在我們泱泱大國5000多年的曆史長河之中,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流傳下來了許許多多脍炙人口的俗語。那些俗語通俗易懂,讓人們很容易就能理解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那些俗語,可以說關乎着我們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在我們中國,一直保留着一些原始的風俗習慣。就比如說,有重大的事情都會大擺宴席。大家知道嗎?其實在這宴席之上,也是十分有講究的。盡管各地的風俗習慣各有不同,可是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絕對不會把狗肉端上桌。下面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就是:“狗肉不上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句俗語從何而來呢?有什麼講究?下面就讓小編和大家說說這其中的緣由吧!
衆所周知,犬類是人類最早馴服的一種動物。根據史料的記載,在戰國時期,當朝的君王為了國家能有足夠的兵力對抗外敵,所以就一直鼓勵人們多生孩子。在那個時候,生孩子可是有獎勵措施的。假如說這家人生了一個男孩,那就會獎勵兩壇酒和一隻狗。假如說這家人生了一個女孩,那就會獎勵兩壇酒和一頭豬。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在那個時候,狗是相當有地位的。
在南北朝的時候,大多人都是以放牧為生,而狗就是為了幫助那些牧民看護牛羊最好的幫手。不僅如此,還經常會帶着狗去打獵。從那個時候起,人們就把狗看作是最好的朋友,因此根本不會去吃狗肉。關于不吃狗肉的這種習俗,被遊牧民帶到了全國各地。其實,“狗肉不上桌”這一俗語,就是從那時候演變來的。
到宋朝以後,有一位官員為了恭維皇上,就上奏皇上說:“陛下,您是屬狗的,所以狗應該被所有的人們所尊敬,都不能殘殺狗,如果有四一殺狗吃肉的,那就是對您的不敬,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當皇上聽到大臣說這句話之後就嚴格下令,滿朝文武和老百姓都不能随意的宰殺狗,吃狗肉。盡管皇上有着嚴格的命令,可是天高皇帝遠,有一些人還是在背地裡偷偷的殺狗、吃狗肉。
事實上人們不吃狗肉有很大一個原因,那就是狗經常會去外面吃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人們就感覺很不衛生,因此也就不會去吃狗肉!有一句話就是說“狗不嫌家貧”,意思也就是說狗狗不會因為主人家窮就離開主人家,而重新去找新的主人。小編覺得狗是我們人類最忠誠的夥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愛惜狗,我們不應該殘害那些幼小的“小生命”。大家覺得小編說的有道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