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飲酒,說到高興的時候,大笑之後,端起面前的酒杯,說一句“當浮一大白”。朋友聚會,講到快意恩仇的江湖事,遇到牛逼哄哄的見聞,不論面前有酒沒酒,都會來一句“當浮一大白”。似乎隻有說出“浮一大白”這句話,才能表達心中酣暢淋漓的情緒。
“當浮一大白”這句話,我們真的用對了嗎?它最初的意思是什麼呢?
“當浮一大白”最早出現于劉向的《說苑·善說》
“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觞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文侯飲而不盡釂,公乘不仁舉曰浮君。君視而不應,侍者曰:“不仁退,君已醉矣。”公乘不仁曰:“周書曰:‘前車覆,後車戒。’蓋言其危,為人臣者不易,為君亦不易。今君已設令,令不行,可乎?”君曰:“善。”舉白而飲,飲畢曰:“以公勝不仁為上客。”
魏文侯,原本是晉國的臣子,三家分晉之後建立的魏國,任用李悝變革,是後世商鞅變革的藍本,啟用了從魯國逃出來的吳起抵抗秦國,拜孔子的學生子夏為師形成西河學派.......這麼牛逼的一個國君,這一日與臣子在一起飲酒,喝到興起處便下了一條命令,“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