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創立于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為迦毗衛國(今尼泊爾境内)的王子釋迦牟尼。佛教在兩漢之際從西域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開始廣泛傳播。幽燕地處西來佛教的東端,空間距離較遠,但佛教傳入的時間最遲不晚于西晉時期(下面要說的薊城西郊的靈泉寺,其建造年代可能更早)。
從北魏開始,幽燕就成為佛教興盛之地,“當時北方佛法稍盛之地想為西北之涼與東北之燕”。
北魏初期,隴右涼州(今武威)與幽燕黃龍(江南稱幽州為黃龍國)并列,兩地已是佛教興盛之地。
曆史在寺廟裡回蕩
除了北魏太武帝首次滅佛(445-446),從北周到五代大約四百年的時間裡,中原王朝曾三次打擊排斥佛教,幽州因其特殊的曆史地理條件,三次“法難”均未波及:
北周武帝滅佛(572-577),幽州遠在北齊境;
唐武宗滅佛(842-845),幽州為藩鎮割據之地未受影響;
五代周世宗滅佛(955),幽州已屬契丹遼朝。
為躲避災難,僧人大批湧入幽州,緻使佛教在幽州地區持續興盛。遼代以後,幽燕則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
佛寺風格演化中國最早的佛寺是建于東漢年間的洛陽白馬寺。“寺”原為中國古代官署建築的名稱,此後逐漸為佛教建築所專用。
中國佛寺的建造,沿襲了傳統的殿宇式建築風格。木架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結構方式,其中擡梁式結構的使用範圍最為廣泛,而鬥拱則是擡梁式結構的一種特殊的構件。殿和宇有舉架高低、規模大小之分,殿指高大的房屋建築,宇則是一般的民居房舍。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寺的建造十分普及,南朝僅都城建康地的佛寺就有五百餘所,而北朝的寺院更多,北魏洛陽及其附近一帶,寺院多達一千三百餘所,北魏全境多達三萬多所。
雲岡石窟靈岩寺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寺的布局主要有塔廟型和宅院型兩種形式,前者以塔為中心,以廊庑或院牆圍成院落,信徒繞塔禮拜,這種形式源于印度;後者或仿官署而建,或由富豪官僚的宅邸改建而成(前廳為佛殿,後堂為講堂,受原有格局限制而不建塔),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的特色。
虔誠信徒繞佛寺
隋唐時期的佛教更為昌盛,佛寺建造的數量和規模超過前代。這個時期,塔廟型和宅院型兩類佛寺的布局形式逐漸融合,形成南塔北殿的基本格局;塔在寺院中已不占主要位置,而供奉佛像的佛殿成為寺院的主體,具有中國傳統宅的合院式特色。
宋代寺院建築已定型,山門殿、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祖師殿、伽藍殿、法堂、禅堂藏經樓、齋堂等,以南北為軸心而形成有序的組合完成了中國寺院建築的程式化。
寺廟的屋檐
由于寺院建築多為木構,加之從北朝至五代多次“滅佛”,北朝佛寺已蕩然無存,隋唐佛寺留存至今的也很少,僅有唐代的兩座佛殿,一座是南禅寺大殿,另一座是佛光寺大殿,都在今山西五台縣。
幽燕北京都有哪些早期佛寺佛教可能早在東漢就已傳入幽州,薊城西郊(今門頭溝)齋堂鎮靈水村的靈泉禅寺,據記載建于漢代,明代順天府宛平縣知縣沈榜編著《宛署雜記》雲:“靈泉寺,在靈水村,起自漢代”。該寺原名瑞靈寺,明代重建,改為今名。
薊城西郊(今門頭溝)還有一處幽靜峻峭的山巒,山間有龍潭,山上有柘樹,被稱為潭柘山,山腰古來有一座佛寺,據推測這座佛寺最初建造于西晉,始創于晉代華嚴法師,最初叫嘉福寺,人們常說這是北京最早的佛寺,民間流傳“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的諺語,這至少說明潭柘寺不僅十分古老,而且影響很大。潭柘山上的這座嘉福寺唐代改稱龍泉寺,金代稱大萬壽寺,清代稱岫雲禅寺,随其山名俗稱潭柘寺。
潭柘寺
北魏時期,作為與涼州并列的兩大佛教聚興地之一,幽州的佛寺建造也十分興盛。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幾代在幽薊之地均建有佛寺,如北魏的光林寺、木嚴寺、奉福寺、天開寺,東魏的尉使君寺,北周的佑聖元寺,北齊的大安寺等。
北朝佛寺全已毀,原址上可以看到的寺廟和佛塔均為後代重建,佛寺名稱曆代也有變化。如北魏的林光寺就是現在的天甯寺,佛塔為遼代所建。北朝幽州的佛寺早已無存,但石刻造像卻有保存至今的遺迹,如今房山孔水洞的摩崖開龛造像和房山閣村山崖的釋迦佛造像等。
形象最為鮮明生動的是一尊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的釋迦牟尼造像,今存海澱區車兒營,這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單體石佛造像。造像身長1.65米,連座高2.2米,身後有圓形通體背光,身側有脅侍菩薩(脅侍也稱脅士,佛教語,指侍立在佛兩側的菩薩)。造像斜披袈裝,袒露上身,衣褶線紋流暢;右手平舉胸前,左手垂于膝下,結施無畏印(印契是釋迦牟尼的五種手勢,施無畏印的特征是一手屈臂上舉,掌心向外,表示解除衆生苦難。五種印契詳元代居庸關雲台浮雕佛像)。造像額部寬廣,鼻梁高隆,眉眼細長,頭發呈波浪狀,具有印度犍陀羅藝術的風格。
海澱車耳營的北魏釋迦摩尼佛
如此看來,連七環外的深山裡、鄉村中都有古老的寺廟、佛像,還能不說明北京是個佛系的城市麼?
你還知道北京有哪些古老的寺廟麼?留言,一起探究去。
關注莊主在北平,一起在文字裡感受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