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門診,由于疫情就給耽擱了
女兒是17年出生的,然而令我們夫妻倆沒想到的是,她的右手隻有4根手指,拇指旁邊那根食指看起來比其他的手指都要更粗一些,當時喜悅的心情瞬間被蒙上了一層陰影。為了給孩子治手,6個月大左右的時候有帶她到陳主任的門診來看過,當時由于孩子太小,就沒有做手術。再加上20年初開始的疫情,就一直給拖到了去年12月份。
孩子無心的一句話,深深刺痛全家人的心
當時孩子才4歲,在上幼兒園中班。盡管她的右手隻有4根手指,外觀也不太好看,但令我們高興的是,她平時寫字、畫畫都沒有什麼影響。大家都知道,女孩子天生就比較細膩,尤其是在了解到她的手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樣後,變得格外敏感。并且經常會因為生活中某一件在我們看來很不尋常的小事,都有可能成為造成她獨自哭泣的導火索。雖說童言無忌,但每次她那句“媽媽,為什麼我的手手和别人的不一樣?”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心!
第二次門診,讓我們全家都很猶豫
為了幫她能重新擁有一雙正常的手,去年12月份,我們再次來到了陳主任的門診。陳主任在了解完孩子的情況後告訴我們:“孩子的右手功能還行,很多事可以做,但外觀不好,雖然可以多分一個手指出來,但要冒一定的風險,因為多出來的那根手指可能會存在功能不是很好、關節不穩定的情況”!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确實有些猶豫,畢竟孩子的手現在除了外觀不行外,功能還可以。這對我們全家來說是一件大事,不能當場做出決定,還得回家後好好考慮一下。
第三次門診,終于下定了做手術的決心
這次來門診以前,我們還特地了解了一下陳主任以前做過類似的手術的效果。老實說,我們對陳主任以往的治療案例感到很滿意,也期望着女兒也能恢複得像其他孩子那麼好。然而手術的話,總避免不了風險問題。本次來門診,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了解下具體的手術風險以及降低風險的方法。
陳主任告訴我們,手術的風險主要有2個:術後手指壞死和畸形。雖然有一定的壞死幾率,但術後畸形的概率要更高一些。由于個體差異,手術的效果同樣會因人而異。孩子年齡越小,手術後的創面也會越小,恢複起來也就更快。并且手術後,分出來的手指還可以随着孩子的生長而繼續發育,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手術分指後,會出現皮膚缺損的情況,由于女孩子比較愛漂亮,我們選擇了人工真皮誘導免植皮的方式來閉合傷口,不希望在她肚子上留下其他的疤痕。盡管術後傷口愈合的時間較植皮長一些,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為了減少術後畸形的産生,我們格外注意早期的護理,并堅持每晚給她佩戴支具。功夫不負有心人,5個多月後,孩子的手終于正常了,功能也恢複得不錯。她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我們全家都很滿意!
我是協和手外科陳江海醫生,關于手足畸形問題,可評論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