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有一種“紅”在口紅界和手機界特别流行,不是正正經經的大紅,也不是粉粉嫩嫩的粉紅,而是女同胞們特别熟悉、男同胞永遠不懂的——
“姨媽紅”
(嗯……女人“大姨媽”的那種紅)
不過,如果你要問具體是哪種紅,很多人可能又說不清,畢竟,女同胞自産的姨媽紅,顔色可不單一。
最健康、标準的姨媽紅,是怎樣的?一般的月經血,大多為暗紅色。
按照我一向嚴謹的作風,必須給你們一個色卡對照着看。但是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人體血液的顔色▼
衆所周知,血液有動脈血和靜脈血之分,前者氧含量高,呈鮮紅色,後者氧含量低,呈暗紅色。
一旦血液脫離了人體,很快就會凝固,并且顔色越變越深。就好比皮膚不慎割出了一道口子,血流出來,一開始是鮮紅色,時間隔久一點,顔色變深慢慢凝固結痂,最終變成4~5的顔色。
而經血,是子宮壁上剝脫下來的子宮内膜,富有血管,有動脈血也有靜脈血,動脈血大約占到75%。除了血液外,還有少量的子宮頸黏液、子宮内膜脫落的碎片及陰道上皮細胞等多種成分。
因此,你看到的經血,往往是暗紅色而非鮮紅色,顔色大概在2~3的程度,稍微有粘稠感。
月經血變這樣,正常嗎?不過,再正常的“大姨媽”,可能都會碰到以下兩個問題:
① 淡紅色經血
一般出現在“大姨媽”剛來或快結束時,出血量較少,呈現淡粉紅色。
不過,假如進入經期第三天仍舊為淡紅色,那就要當心是否有貧血或者罹患婦科疾病了,最好上醫院檢查。
② 月經顔色發黑、有血塊
通常情況下,這是由于經血在子宮内停留太久所緻,不需太擔心。
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久坐不動或者容易緊張焦慮、對外界環境刺激比較敏感的女性身上。
久坐不動,容易造成行經不暢,本來該流出的經血囤積在子宮裡,突然站起時就會感到一股暖流從宮腔流出。
所以,建議大家工作一段時間還是偶爾起來走動一下,不僅對腰好、脖子好,也不至于在看到血塊時吓一跳。
而氣溫驟降或環境改變,或者情緒過于緊張、焦慮,都會影響下丘腦功能,導緻經血狀态上的改變。
通常,在人體适應環境或情緒好轉後,月經情況就會好轉。
還有一些“懶癌”患者,一天就換一片衛生巾,時間一久,衛生巾的顔色自然會變深。解決辦法不必多說,勤換就行了~
偶爾一兩次的月經發黑、結塊并不是什麼事兒,但如果月經顔色發黑、結塊的持續時間超過了3個月,要當心,這可能是某些子宮及卵巢疾病在作怪,嚴重的會引起閉經。
“大姨媽”總發脾氣,怎麼哄回來?每個女性都要面臨的難題:“大姨媽”不按時來、離家出走了,怎麼辦?
想知怎麼辦,得先知道為什麼。正常月經的建立和維持,有賴于三個環節:
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内分泌調節;
②靶器官子宮内膜對性激素的周期性反應;
③下生殖道的通暢。
也就是說,可對以上環節造成影響的,都可影響月經的正常發生。比如——
1. 内分泌調節不穩定
可出現于青春期少女(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發育尚未成熟),或者絕經過渡期婦女(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的變化)。
2. 情緒刺激
情緒的改變,如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煩悶抑郁、過度緊張、重大的精神刺激等,反射到神經系統,造成生殖内分泌軸的抑制,從而導緻月經推遲等紊亂現象,甚至閉經。
解決辦法:轉換情緒,釋放壓力,有必要時請醫生診治。
3. 疾病
陰道、宮頸、宮頸炎症引起粘連,或患有子宮内膜結核等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子宮内膜。當子宮内膜遭受到嚴重破壞,月經便可能推遲來,甚至不來了——閉經。
内分泌腺如甲狀腺、腎上腺的功能障礙、垂體腫瘤、卵巢發育不良、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腫瘤等疾病,同樣可影響激素的分泌,導緻月經推遲或提前。
解決辦法:治療導緻月經不規律的原發疾病。
4. 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如甾體類避孕藥、抗精神病藥物中的多巴胺受體阻滞劑、利血平、奮乃靜、氯丙嗪、雷公藤等,可影響月經周期,導緻月經推遲。
解決辦法:别擔心,受藥物影響的月經推遲現象多為可逆的,一般在停藥後,可恢複月經。
5. 營養不良
過度減肥或長期營養不良,都可擾亂機體原本正常的生殖内分泌調節功能,導緻月經紊亂。
解決辦法:一定要盡早處理,别要身材不要命!
早期還可以通過正常均衡的飲食,來恢複正常月經周期。但假如長期不處理,就可導緻閉經,還會增加子宮内膜病變甚至子宮内膜癌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