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說的是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夜晚到來之前,能夠看見名為“火”的星宿從西方逐漸落下。這意味着天氣逐漸轉涼,農曆九月就可以開始縫制過冬衣裳,以迎接冬天的開始,也就是農曆十月的到來。因此,農曆十月初一的時候,人們得以添衣,這就是“授衣節”,也是“寒衣節”。
雖說“寒衣節”的習俗在當代已經式微,但是衆所周知的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長城》,就與寒衣節緊密相關。
孟姜女哭長城(圖源網絡)
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各地征集數十萬民夫,将秦、燕、趙三國北邊的城牆連通、修繕合一,修築萬裡長城。孟姜女與書生萬喜良拜堂成親的當日,新郎卻被衙役綁走,充作修繕長城的苦力。自萬喜良走後,孟姜女日日盼,夜夜盼,卻再也沒有等到丈夫的消息。
眼看着冬天就要來了,因為擔心丈夫沒有禦寒的冬衣,孟姜女連夜趕制了寒衣,辭别家人,踏上了萬裡送冬衣的路程。經過數日的風餐露宿,孟姜女終于到達長城腳下,卻被告知丈夫因為無法承擔過重的勞役,早已辭世。得知生死相隔事實的孟姜女,日日夜夜于長城腳下痛哭。好似長城也不忍夫妻生死不複相見一般,在孟姜女的哭聲中,高大的城牆轟然倒下,露出了埋在牆裡的萬喜良的屍骨。故事的最後,孟姜女以寒衣裹着丈夫的屍骨下葬,随後自己跳海殉情。
苎麻(圖源網絡)
此處孟姜女決意前往長城送衣,就是源自“寒衣節”的習俗。農曆十月初一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天,古時就有授衣、祭祀等習俗,提醒人們注意寒冬就要到了。這一天,婦女們要拿出棉衣,送給親人,後來也逐漸發展出了為祖先、亡故親人也一并送去過冬寒衣的祭祀習俗。
杜甫的《搗衣》中“甯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中“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寫的都是為戍守邊關的家人搗衣,制作冬衣禦寒的習俗,隻是杜甫寫得沉痛,李白寫得大氣,各有不同風格。為何是搗衣呢?因為古時平民百姓隻穿得起麻布,就是需要将其捶打柔軟,穿在身上才能夠舒适。現在這種麻布仍舊存在,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夏布就是這種麻布。
搗練圖【唐】(局部)
唐宋時期,在北方地區生活的人們要在寒衣節這一天正式生火爐禦寒,民間也會有互相贈送燒火用的炭等習俗。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國北方的供暖時間,大緻也就是寒衣節前後。
夏布(圖源網絡)
在上海,也有“爐節”的說法。大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因為氣溫逐漸下降,人們就要吃更多的熱食了。所以上海人會在這天開爐做燒餅,頭一爐的燒餅用來祭祀祖先,後來的燒餅也會送給親友和鄰居,有時候也會圍爐而坐,喝茶吃餅。
實際上,在漢武帝劉徹确立《太初曆》之前的秦漢,一直以農曆十月初一作為新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推行的是《颛顼曆》,以十月為歲首。這種曆法直到秦朝被漢所滅後,仍舊得到推行,直到漢武帝統一曆法,這才确立以農曆一月作為正月的用法。
農曆十月拉開了冬季的序幕,也意味着秋收的結束。在這一天,古人會以新收的稻米、谷物制作吃食,祭奠祖先,謂之“薦新”。
從古時的寒衣節來看,确實是一個盛大的節日。但在今天,因為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寒衣節的習俗早已不能為人們所記起。就像《太初曆》改變了十月初一作為新年的規定一樣,雖然可惜,但也不過是順時而為的變化罷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