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封建帝王集所有權利于一身,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為保住自己至高無上的皇位或是貪戀世間繁華,很多帝王都希望練就長生不老之身,繼續執掌天下。于是,一些皇帝就尋找長生不老藥,煉仙丹,喝甘露。也有的皇帝認為玉能養精,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洩,可以使屍骨不腐,來世再生。于是“金縷玉衣”就成為殓服随葬。那麼,“金縷玉衣”真的能讓人起死回生嗎?
金縷玉衣是中國漢代文物,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殓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圖片所示的玉衣,由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六個部分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并用金絲加以編綴。玉衣内頭部有玉眼蓋、鼻塞,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門塞。周緣以紅色織物鎖邊,褲筒處裹以鐵條鎖邊,使其加固成型。臉蓋上刻劃眼、鼻、嘴形,胸背部寬闊,臀腹部鼓突,完全似人之體型。
全衣耗用玉片、金絲巨多,做工十分精細。玉片成衣後排列整齊,對縫嚴密,表面平整,顔色協調,着實令人驚歎,反映出玉師傑出的技藝和達官奢侈的生活。
金縷玉衣具體由何人所設計并無史料記載。1968年,西漢劉勝和窦绾夫婦墓中發掘出兩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貴族的葬服"金縷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
古人堅信玉能寒屍,達到雖死猶生的效果,其實若幹年後後化作一堆白骨,劉勝夫婦的陵墓被發掘出來後金縷玉衣裡面空空如也。所以說,“金縷玉衣”真能讓屍體千年不腐,也是不可信的。
據考察,這兩套"金縷玉衣"是我國考古出土中,時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兩套。
我國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縷玉衣墓隻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滿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塊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整件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1968年,這件金縷玉衣出土時,轟動了世界。
解放以來,漢墓中所發現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窦绾的兩件、定縣西漢中山孝王劉興的一件、江蘇省徐州東漢彭城靖王劉恭的一件、安徽省亳州東漢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共5件,已經完全複原。以滿城漢墓的兩件為例,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其制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十分驚人。
江蘇徐州楚王陵金縷玉衣是現今出土最早,做工最好,最有價值的國寶,西漢,長174、寬68厘米,1994~1995年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現藏徐州市博物館。
楚王陵金縷玉衣玉片總數為4248片,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玉質最好、工藝最精的玉衣。
玉衣非常像古代的盔甲,拼合得天衣無縫,共使用了4248片玉片,金縷1576克。玉片最多,達4248片;玉質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組成,溫潤晶瑩;工藝最精,保存最好,墓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劉戊。
用這麼精美的玉衣作為殓服,用九竅器塞其九竅,可謂費盡心機,但結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縷玉衣價格昂貴,頻頻招來盜賊光顧。據《三國志·魏文帝本紀》記載,“漢氏諸陵無不盜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有鑒于此,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便在曆史上銷聲匿迹了,隻留下一個千古傳說。
像電視劇少年王裡的金縷玉衣純的故事也是純屬虛構,沒有人能夠起死回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