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監督員”事件持續發酵。17日,李亞玲在微博發表《别黑人黑己了!請國航正視維權乘客的正當訴求》文章後,再次發文表示,自己懷着不得不服的心情放棄索賠。
根據李亞玲的說法,讓她“服了”的直接原因是中國民航網發布的一篇題為《安全人人有責 維權也需有度》的文章。該文稱事件中的另一位主人公牛女士“在此次事件中的出發點是好的,這種維護安全人人有責的意識,應該得到社會的認可”。
這場風波發展到了這裡,終于落下了帷幕。但這個結局,有人能猜到嗎?
李亞玲赢了嗎?顯然沒有。懷着“不得不服”的心情放棄索賠,這一态度的潛台詞是清楚的。作為維權者,她的努力化為泡影。作為消費者,恐怕未來她會缺少一個出行選項。
國航赢了嗎?很難說。雖然應對很“硬氣”,但是這一輪“交鋒”下來,國航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又留下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民航行業赢了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就更是無人知曉了。雖然中國民航網及時發聲,卻沒能解開萦繞在公衆心頭的疑惑。
比如,國航先承認再否認“監督員”的存在,那麼,航空“監督員”到底存不存在,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又比如,牛某某曾多次在飛機上因類似問題與其他乘客或航司服務人員等發生糾紛。那麼,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重演?國航以及其他航司會不會有相應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雙方一來一去的隔空對決,也讓讨論的焦點不斷跑偏。飛機滑行時“接打手機”行為确實不對、如何鑒定精神疾病患者乘坐航班時的狀态,這些細節不該被淹沒在口水仗裡。
一場糾紛就此不了了之,留下了一個無言的結局。但是上述問題,卻不會因為李亞玲的“服輸”而煙消雲散。就此而言,“國航監督員”事件裡沒有赢家。但是,雙方的一系列操作到底應該如何評判?相信,公衆心中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