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
更新时间:2024-09-29 16:22:05

☟本周問題☟

我經常自己哼着哼着就唱出了一段旋律,但是我并不會樂理,這種算是創作嗎?我看到據說有些作曲家也不會樂理,有點震驚。所以樂理是寫歌的前提和基礎嗎?

網絡上關于這個問題的熱議與讨論也時刻在發生。前兩年,《隐形的翅膀》的曲作者王雅君在微博上公開表示:自己就不懂和弦也不會識譜,并且認識很多圈内創作人也不會樂理,但不妨礙他們創作出“好作品”。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1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2

她還分享了自己從三年級開始就寫歌的方式:将旋律錄制下來,并慢慢完善,之後給到編曲來處理。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3

了解了一下她創作《隐形的翅膀》的過程,據說也是有一天晚上,她随口哼出了這段旋律,覺得特别适合張韶涵,就将旋律記錄了下來。

所以,能靠靈感哼出旋律,等于會寫歌嗎?掌握樂理到底是不是創作的基礎和前提呢?

以下是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

一、本能的音樂表達≠音樂創作

我們先來說随口哼出旋律這件事。

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有很多人天生旋律感較強,樂感較好,靈感迸發時腦海裡會浮現出好聽的旋律;還有一些人處理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能力比較強,能把聽到的音樂更好地轉化成自己的輸出,于是腦海裡也能産生新的旋律。

這些都是正常且本能的音樂表達。

嚴格來說,這樣本能的表達并不等同于會音樂創作。這裡依然可以對照文學來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有本能的表達欲望,都會說話,或者寫一些文字,但并不意味着我們每個人都會寫作,都有完整的文學創作能力。

而音樂創作比起文學創作涉及到的元素更複雜一些。衆所周知,音樂必須具備的四個要素是:音色、和聲、旋律和節奏。旋律僅僅是音樂創作中的一部分,能哼出一段旋律或許并不是特别高門檻的事,但音樂創作本身不僅僅是旋律這麼簡單。從一段旋律到一首完整的音樂作品,還需要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

二、職業分化導緻作曲門檻降低

至于為什麼如今有些作曲家不會樂理也能寫歌?

首先,不排除真正有天賦的天才,可以單憑樂感就哼唱出非常優秀的旋律。

這樣的例子不多,但并不是沒有。比如爵士大師Caser Mariano,就曾在不會樂理時寫出過很多自由優美的爵士樂曲;張國榮曾在廁所裡哼出過《沉默是金》的旋律;而還有一個時間比較近一點的例子,蘇運瑩通過哼唱的方式,寫出了《野子》。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4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5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6

所以,這些例子可以證明,不懂樂理确實是可以寫歌的,甚至可以寫出特别優秀的旋律。但還是那個問題,一首歌隻有旋律還不夠,要成為一首完整的作品還需要編曲、制作人等一系列的努力。

沒錯,大家或許已經發現了,在流行歌曲的介紹上,署名往往就有一大串。除了詞曲作者,還會寫上編曲、制作人等等。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7

要知道在古典音樂時代,哪裡有編曲、作曲之分?作曲家必須要有足夠強的綜合能力,主導音樂作品創作的全部流程。而現在,因為音樂創作中的職業分化,作曲人承擔的職責被大大分解了。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8

這就不免讓某些人鑽了空子,比如一些流量明星、網絡歌手。哪怕隻是憑樂感哼唱出了一段普通的旋律,也可以在編曲與制作的加工下,被包裝成一個完整的作品,然後在作曲人那一欄署上自己的名字。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不必覺得現在的作曲人多麼厲害,或許他們的水平跟我們身邊那些有點天賦的普通人差不多,隻不過背後多了一個團隊來包裝。更多時候,編曲和制作人更值得被關注(這也是為什麼樂壇很難産出好作品的因素之一,真正有實力的人被隐藏在幕後,付出少的人卻占有了絕大部分利益)。

當然,随着如今技術的進步,也有很多不太懂樂理的人,可以利用軟件完成一整套音樂的制作流程,比如15歲的UP主萱萱半小時就完成了一首歌的制作。但這些作品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又是值得商榷的。這類情況比較特殊,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

三、音樂創作的前提與基礎是表達能力

所以,說了這麼多,我們來解答終極提問:樂理是否是音樂創作的前提和基礎?

如果将前提和基礎理解為沒有這個東西就沒辦法來做這件事,那麼音樂創作的前提與基礎并不是掌握樂理。

樂理作為基礎知識,作為技術層面的支持,它确實非常重要,可以從理性層面上幫助我們認知和理解音樂的規律。但如果說離開了樂理是不是完全沒辦法做音樂了,前面很多例子證明并非如此。

音樂領域如何創作(每周問答能哼出一段新旋律算是音樂創作嗎)9

▲歌手蘇運瑩

那麼音樂創作前最不能缺失的是什麼?是音樂表達的欲望。它可以是一種故事的講述、情緒的宣洩、情感的流露……隻有存在這樣的欲望,才有音樂創作的動力。

樂理作為技術層面、具有實操性的東西,如果每個人願意認真去學,其實都可以學會;但掌握了樂理,卻無法靈活地用這些知識、技術表達自己的情緒,依然還是沒有創作能力。

所以,在我看來,音樂創作的前提和基礎,是每個人獨特的表達能力,而樂理是漫長的、理性創作過程中的輔助工具。

當然,我這裡說的樂理,絕對不是希望所有創作者都去死記硬背樂理的定義和規律,并以這種固定的方式來理解音樂。比如刻闆地認為大三和弦一定代表着明亮,小三和弦一定代表着灰暗。而是希望大家能夠通過了解樂理,理解音樂的本質與規律,靈活地運用這些規律,真正掌握音樂這門語言。

當你的表達風格足夠獨特,并形成一套自己的表達體系,所有的樂理知識也将會為表達服務。正如當魯迅成為文學大師時,他在語法上的獨特表達已然成為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同時也并不妨礙我們理解他的表達意圖。當音樂表達到了這個境界的時候,也不再需要用樂理來限制或評判它。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