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三角城市發展格局中,經濟總量處于同一梯隊的中山與惠州,一直是外界重點對比的一組城市。如果從區位上看,分别處于珠江口東西岸的惠州市和中山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接受超級城市的輻射,承擔着區域樞紐的角色。
區位是樞紐形成的天然要素,這在中山和惠州兩座城市身上尤為明顯。北接廣佛都市圈,南靠珠澳,通過深中通道可直達深圳,中山區位優勢突出。“嶺東雄郡”惠州自古是“粵東門戶”。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曆史機遇下,與廣深相鄰的惠州,也迎來打造大灣區“黃金走廊”的新區位之戰。
樞紐的形成需外部推動,更需城市主動而為。在新一輪城市發展中,中山和惠州都将交通作為區位優勢的“放大器”和提升城市綜合競争力的重要抓手。2019年,在中山打響“交通大會戰”之時,東岸的惠州啟動了“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工程。這個内連惠州市内7個縣區、外通廣深莞等6個城市的超級交通工程,被寄予了打開惠州連海向“灣”産城發展新格局的希望,有望推動城市發展從江河時代走向海洋時代。2021年,惠州進一步提出“12345”綜合交通發展格局,從交通與城市空間規劃等關系,描繪了一幅新城市發展藍圖。
這是惠州城市發展的突圍探索,也是一條可給中山帶來啟示的發展路徑。
再造“樞紐”
“豐”字超級交通工程連海入“灣”
“惠州有9個高鐵站,與桂林并列全國第一,但是,卻不是樞紐。”
“豐”字超級交通工程如一顆巨石落入水中,迅速激起了浪花,引發了外界對惠州交通的深入讨論。關于惠州的交通“欠賬”也被網友翻出:區位突出,交通建設分散,便捷程度不高,這直接導緻惠州雖然擁有密集的高鐵站布點,卻不是交通樞紐的尴尬局面。
惠州總面積11347平方公裡,是中山的6倍之多。從轄區面積來看,惠州的交通建設任務比中山更重,也面臨着不同的建設難題。關于惠州市的交通網絡問題,今年8月公示的《惠州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公衆征求意見稿)》就作了較為系統的總結:樞紐地位需進一步提升,作為灣區東部樞紐的承載力有待加強。在交通網絡方面,規劃突出了“不平衡”這一關鍵問題:高速公路對東南部、北部等旅遊資源集中區域輻射和服務不足;國省道高等級公路比重較低,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服務水平還有提升空間;快速路體系未完全形成,串聯城市機場、各高鐵站及産業平台之間快速交通網絡功能不強;中心城區進出城耗時較長,中心城區跨江、跨河通道不足,城區各組團間的高效直連道路不夠完善。
惠州啟動“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工程,展現城市新發展藍圖。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攝
痛而奮起。對于惠州而言,“豐”字超級交通工程是補短闆之舉,也是再造與強化交通樞紐的過程。
“豐”字交通主框架空間結構為“三橫一豎”,總裡程約485公裡。其中,第一“橫”對接廣州(知識城),形成輻射粵東北地區的沿江交通軸線;第二“橫”對接東莞(松山湖)、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形成輻射河源、梅州的中部交通軸線;第三“橫”對接深圳(前海)、香港,形成輻射深汕特别合作區及粵東地區的東西交通軸線;一“豎”連通中心城區與惠州灣,形成由沿江走向沿海的南北交通軸線。
結合“豐”字交通主框架,在惠州市區原有的“兩環八射”快速進出城體系基礎上,惠州還構建全市域的“五橫五縱”快速路支撐體系,以及五條聯絡加密線,總裡程約747公裡。
對全市交通網絡建設,惠州市作了更為宏觀的布局。《惠州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惠州市将構建起支撐雙區雙循環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海陸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設成效顯著,對接廣深莞、輻射粵東北、暢通國内外。
随着立體化的區域交通網絡逐步成型,大灣區東部交通門戶樞紐角色也将愈發明顯。
産業協同
建設連接廣深港莞“黃金通道”
交通規劃的背後,還包含着惠州對城市産業體系的新謀劃。在“豐”字超級交通工程啟動之初,惠州就提出“交通帶動産業、産業支撐城市”,謀劃和提升一批産業發展平台。“12345”綜合交通發展格局中,惠州提出打造4個高質量融合示範,其中一個就是“交通軸線與産業帶融合示範”。
“豐”字路網既是一個交通路網,也是惠州的産業新架構。在惠州市的産業版圖中,電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是兩大主幹,兩大産業分别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仲恺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和南部沿海的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除了國家級園區,惠州市内還有上百個大小不一的工業區,園區分散,這也導緻區域産業資源整合和效益仍未最大化。近年來,惠州市提出打造“2 1”現代産業集群,其中“2”是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産業兩大支柱産業,“1”是指生命健康産業,産業發展對高質量平台的需求進一步增加,新平台建設任務日益迫切。
在“豐”字超級交通工程啟動之初,沿線産業發展就已被納入規劃。“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廊道控制寬度在300米或500米範圍内,除了道路、綠道,主要布置高端要素資源産業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等,串聯帶動沿線産業園區發展,這相當于進一步拉寬了地區産業空間格局,推動分散的産業空間化零為整。
值得關注的是,在“豐”字超級交通工程啟動實施近半年後,惠州市出台《惠州市實施工業園區提質增效行動方案》,提出“3 7”工業園區新格局,即優化提升3個國家級園區,重點建設惠城高新科技産業園等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這是對“豐”字超級交通工程“交通帶動産業”布局的升級,“以路為帶”的産業新框架進一步清晰。
惠州還将産業發展的觸角延伸至外部,通過拓展路網,對接深圳、東莞乃至香港等地區的優質産業資源,借力推動地區産業升級。
根據《惠州市“豐”字交通主框架總體布局規劃》,惠州将通過東西交通軸線,承接前海、橫琴、珠西先進裝備制造區等地産業,優化惠陽區臨深産業結構,并構建空港經濟區集聚優勢;通過中部交通軸線,承接廣州南沙、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東莞濱海灣新區的金融、物流、高端電子信息及高端制造業等産業,與仲恺高新區産生聯動效應;通過沿江交通軸線,承接廣州科學城和中新知識城的研發制造、生物技術、教育培訓等産業,加強惠廣合作,帶動惠廣合作産業區快速發展。
更值得期待的是,作為“豐”字交通網絡主軸的惠州1号公路南北走向,連接起惠東白花新材料産業園、大亞灣石化區、稔平半島等沿海園區平台,這将是惠州未來發力海洋産業的“黃金通道”。
百年格局
推動城市從沿江時代向沿海時代邁進
多年後再回看“豐”字交通網絡工程和“12345”綜合交通發展格局,這或許是惠州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式舉措。
惠州市市長劉吉指出,“豐”字交通網絡工程将有力促進資源高效便捷流動,充分釋放惠州廣闊的土地發展空間和潛力,提升城市品質和價值,推動惠州從沿江時代向沿海時代邁進,奠定惠州未來百年城市發展大格局。
雖然擁有海岸線281.4千米(居全省第5),所轄海域面積超過4500平方千米(居全省第6),但從城市和産業空間布局來看,惠州更像一個沿江城市。長期以來城市中心主要是沿東江、西枝江和西湖發展,這種格局延續千年。改革開放以來,随着大亞灣的開發發展,惠州城市重心向南部海濱區域轉移,但始終缺少貫穿南北的直通大道,出海通道建設仍然滞後,這也減緩了城市向海發展的腳步。
“豐”字交通網絡建設為惠州城市發展提供了新選擇。“豐”字交通網絡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連海”。網絡中軸的惠州1号公路貫穿南北,将博羅、惠城、惠陽、惠東、大亞灣5個縣區串聯起來,直接通達海邊,實現中心城區與惠州灣連接,推動陸海呼應、江海聯動。
從沿江到向海,推動城市發展格局轉變是惠州在新一輪城市發展中的蓄力之舉。近五年來是惠州城市發展格局變革的重要時期,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城市格局更大、層次更清晰。
2016年,惠州城市組團發展格局從原來的“一城三組團”(“惠城中心區—惠陽副中心區—陳江—仲恺地區”)向“一市六組團”轉變。2017年,《惠州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年)》出台,對“一市六組團”的城市發展主骨架進行細化,按照“面朝大海、南進西融”的方向,規劃提出“一區、三軸、六組團、多節點”的網絡型市域城鎮空間結構,城鄉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城市功能劃分更清晰。2021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從更宏觀的視野提出,惠州自北向南将形成“1個生态發展區、1個城市發展區和1個海洋發展區”的“1 1 1”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交通的規劃建設緊随城市格局變革腳步。惠州已明确将依托“豐”字交通主框架,打造“交通帶動産業,産業支撐城市”的發展模式,構建支撐“千萬級人口”規模的“新城 組團”空間布局。此外,“豐”字交通主框架将對接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等外部資源,實現“向灣”目标,提升城市能級。
《惠州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惠州交通建設工作将以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為導向,錨定城市發展目标,為惠州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國内一流城市提供重要支撐。
以交通建設為重要牽引,惠州正描繪一張城市發展的新百年藍圖。
■觀察
強力度重廣度
中山要“軟硬兼施”加快入“灣”步伐
縱觀古今中外,因區位而興的城市不可勝數,但要将興盛延續下來,非獨外力可為之,曆史可證明,區位優勢更像是一座城市興盛的充分非必要條件。上世紀70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北部的矽谷和波士頓的128公路地區成為世界上電子工業的主要創新中心。到上世紀80年代,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大學和研究機構,且擁有交通和靠近政治中心等區位優勢的128公路地區卻讓出主導地位,被矽谷地區的所取代,後者成為舉世矚目的電子信息創新高地。矽谷從中勝出,靠的是更活躍和更具包容性的創新氛圍。從矽谷的案例來看,用“三分靠先天七分靠‘活力’”來總結地區興盛規律更貼切。
中山正打響交通攻堅戰,全面融入大灣區現代化交通體系。圖為廣珠城軌中山站。 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與起步之初仍是舊金山灣區南部一片荒地的矽谷相比,身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惠州和中山具有先天的區位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曆史機遇下,無論是惠州還是中山,都以積極主動的姿态參與其中,以交通為牽引,放大區位優勢,提升城市綜合競争力。但在交通背後,還有一套系統的城市升級邏輯。
愛德華·格萊澤在《城市的勝利》中指出,決定城市成功的首要因素不是物理的基礎設施,而是人力資本。從完善升級交通網絡入手,惠州着眼“人與城”的關系,通過“交通 産業 城市格局”多管齊下,層層遞進,盤活區域人流、物流、信息流,增強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對高端要素的承載力,這與惠州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水平建設現代活力新城”的目标相吻合。
對于中山而言,增強區位競争力,也是增強城市活力的過程。中山市委十四屆十三次全會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六大競争力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區位競争力。全會提出,中山要建設協同發展樞紐、要素流通樞紐、綜合交通樞紐“三個樞紐”,以此将區位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而與要素流通樞紐和綜合交通樞紐相比,協同發展樞紐更注重在制度上進行整合,消除“制度落差”。在更加開放、要素流動更加頻繁的發展環境下,占有區位優勢的中山在“軟環境”上升級,有望形成對各類資源更具吸引力的環境,為各類要素流動、聚變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來源】南方日報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雷海泉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