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3】;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4】。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5】,而亂之首【6】。
前識者【7】,道之華【8】,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9】,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注釋】
-
上德不德: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
-
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着形式上的德,不失德指形式上不離開德。
-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以,有心,故意。無以為,無心而為之。上德的人順任自然而無心作為。
-
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強力牽引。伸出手臂而使人們強就。
-
薄:衰薄,不足。
-
亂之首:禍亂的開端。
-
前識者:前識,指預設種種禮儀規範;者,此處表停頓,無義。
-
華:虛華,非實質。
-
處其厚:立身敦厚。
今譯: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其實是真正有德的;下德的人刻意想要不離失德,其實是沒有達到德的境界。
《道德經》與生活智慧本章提到的德、仁、義、禮幾個層次,看似被老子區别對待,特别是禮,被稱為“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感覺傳統意義上所推崇的“仁”、“義”、“禮”,在此處被老子深深的被鄙視了。
老子真的摒棄了“仁”、“義”、“禮”嗎?
并非如此。
古人雲,倉廪實而知禮節,老百姓肚子吃飽了,家中有餘糧了,安全感有了,不需要強制也能知“禮”。而“仁”、“義”是人性善的一部分,不是強制得來的。
當想要提倡什麼的時候,說明這樣的東西已經匮乏到引起大多數人的警惕和重視。老子在第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意在告誡世人,仁義盛行時,大道已經被遺忘了。如果大道還在,仁義是一種自然流露,跟穿衣吃飯一樣正常,不會有人天天鼓吹我們要穿衣,我們要吃飯,這明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還用得着挂在嘴邊嗎?
老子看到的,是“仁”、“義”、“禮”表像之下,“德”的缺失。
第十七章提到了治理的四個境界,跟本章的“德”、“仁”、“義”、“禮”正好相互對應。
“德”就是十七章的“太上”境界,在“德”的治理下,一切自然和諧有序,老百姓完全感覺不到治理者的存在(對應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這應該是老子認為的最有生命力的政治生态。
在“仁”的治理下,人們交口稱贊,也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之境(對應十七章“其次,親而譽之”),但老子認為名利繁華是難以持久的,所以将“仁”放到“德”下面的一個層次。
在“義”的治理下,各種法規戒律風行,人們因為害怕而小心翼翼不敢造次(對應十七章“其次,畏之”),社會看似安穩平靜,但這樣壓抑人性的治理方式,也是跟老子“自然無為”的理念相左。
在“禮”的治理下,治理者重形式、好面子,虛華浮誇,并要求人民必須遵守,如果有人反對,就揚着胳膊強迫人民服從(“攘臂而扔之”)。百姓陷入繁文缛節中,得不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當然怨聲載道(對應十七章“其次,侮之”),人心不穩,出亂子也是自然的事。
“禮”的盛行很容易導緻道德綁架,無數被捐款、被公益背後,是很多人打着“禮”的旗号形成的強大輿論攻勢。強迫而來的“禮”,是社會文明的倒退,而非進步!
所以老子說,仁、義、禮都是浮雲,安身立命,須得落在實處啊。
老子強調實而不華,而現實常常華而不實,人們的心,很難沉靜下來,大多數人忙忙碌碌拼命追尋,卻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我們的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還記得陳奕迅那首廣為人知的《浮誇》嗎?歌曲中有句歌詞被反複吟唱:
你當我是浮誇吧,誇張隻因我好怕........
歌詞寫得很走心,之所以浮誇,不過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那麼多的不确定性,讓我們害怕。浮誇,就是我們的盔甲。
誰不渴望坦誠相見?誰願意辛苦地帶着假面具生活?但每個人的防禦是如此之強,很難有勇氣解除武裝,真誠可能被無情嘲弄,于是我們的那些面具,再也難以卸下。
浮華迷茫了我們的雙眼,虛假成了常态,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喜歡這樣說:“我好像過了一個假的***”。
普通人要做到實而不華,其實并不複雜,不過是将注意力從利益得失,放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品嘗生命的每個細微瞬間。喝水的時候知道我在喝水,吃飯時知道現在在吃飯,走路的時候知道我在走路,洗碗的時候知道此刻在洗碗.......
他人就是他人,世界就是世界。不用我們的尺度去度量外在事物,允許一切如其所是的存在。
沒有那麼多的“我應該”、“他應該”、“這件事情應該”,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
也許幸福可以很簡單,放下部分安全感,信任自己,信任他人,信任一切生命!
注:1、原文部分參考書目《老子注譯與評介》(陳鼓應著) 2、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