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也從來都是“閑人止步”的神秘之地,因此那些發生紫禁城高牆之内的宮闱秘史,也就成為了普通百姓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比如,紫禁城裡有很多太監,他們平時做些什麼,哪些太監最辛苦,哪些太監最清閑,而且還有您不知道的太監,究竟什麼太監最舒服呢?如果您也好奇想知道,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對于太監,想比很多讀者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對其曆史發展卻知之甚少。曆史研究表明,太監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如《禮記》,《詩經》和《周禮》等文獻中提到的“宦官”就是太監,從秦統一建立秦朝之後,又曆經兩漢和唐宋,一直到明清,宦官制度也伴随着封建王朝的交替更叠。毫無疑問,在明清時期太監發展到頂峰,也出現了很多的權臣太監,比如明朝的劉瑾和魏忠賢,清朝的李蓮英等,但不過這些位極人臣的太監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太監還隻是個默默無聞的“服務員”,終其一生在宮裡伺候皇帝妃子。
史料記載,在清朝乾隆時期,宮裡的太監有3000多人,他們工作也被分配的明明白白,長得機靈會來事的太監都讨人喜歡,因此他們能幹些美差,比如伺候妃子們的起居,都是一些比較輕松的事情,如果是讀過幾本書還會寫字的太監,就會被安排去庫房整理檔案,而如果什麼都不會,隻有一身蠻力的太監,就會讓他到廚房幫工,做得也都是一些苦力。不過,還有一些太監充當“監控”,觀察宮裡的所有人和所有事。
在清朝的紫禁城中,太監也有專門的人管理,他們隸屬于内務府,其“領導”叫做太監總管,比如清朝大太監李蓮英就擔任過這一職位。其實,在宮裡能混上一官半職就已經很難得了,如果能坐上太監總管那就是八輩子的福分,但不過這一職位也不輕松,不僅要管理上千個太監,還要處處勾心鬥角,即便是身體不累,内心也會變得很有壓力。因此,對大部分太監來說,要是能碰上個閑差最好,所以都想做“清閑太監”。
在清宮劇中,或許很多讀者都看過一種替僧,但是對他卻感到很奇怪。其實,替僧就是替代皇帝出家的人,因為清朝的皇帝都信奉佛教,但是他們肯定不可能會去出家做和尚,所以就要找一個和皇帝生辰八字相同的人,最好長得還有幾分相似,然後這個人代替皇帝出家,故此得名“替僧”。在一開始,替僧不一定是太監,但到後來為了方便,就直接從太監中找替僧,比如末代皇帝溥儀的替身就是太監孫虎,他每天什麼都不要幹,隻需要敲木魚念經,吃喝都有太監伺候着。
替僧太監看起來是清閑,但其實還有更加清閑的,甚至可以十幾年什麼事情都不要做,而且也沒有人敢說什麼,即“承恩薄”太監。據清朝史料記載,承恩薄就是一本厚厚的記事本,而且記錄的事情也隻有一樣,即每天晚上皇帝臨幸了哪位嫔妃,時間和地方也都記錄的清清楚楚,甚至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有記載,而做這些記錄工作的就是“承恩薄”太監。由此可見,如果皇帝嫔妃多,臨幸的次數就多,太監的記錄工作也就相對變得更多,所以有人認為這也不算是閑差。
在光緒皇帝之前,“承恩薄”太監确實不是閑差,這一點從保存下來的承恩薄也能發現,足足有數百本之多,但是到光緒皇帝執政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史料記載,光緒皇帝十八歲娶隆裕皇後,但也就隻有大喜之日當天一次洞房,此後他就再也就沒有去過隆裕皇後的寝宮了,因此“承恩薄”太監也沒有可記錄的東西。後來,珍妃入宮成為了光緒皇帝的嫔妃,但他們也隻在一起生活了十年,到1898年就被慈禧太後打入了冷宮,一直到後來被丢入井裡……從那之後,光緒皇帝也沒有在碰過任何妃子,一直到1908年,他38歲駕崩。這十年期間他的承恩薄上一筆記錄都沒有,也說明“承恩薄”太監沒事幹。
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太監,也不管是做什麼事情的太監,他們的命運都是悲慘的,即便是在宮裡混上了美差或者閑差,他們最後的下場也都和其他太監一樣,等年老體衰的時候就被趕出宮,一個人孤獨終老……參考資料:《太監往事》作者:張劍峰,出版社:華文出版社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