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可能會淡化智能手機業務,押寶新興的VR市場。而Google的企圖心也并不在手機。
文|AI财經社 周晶晶 周路平
編輯|趙豔秋
9月21日12點,台灣新北市的HTC總部,HTC舉辦媒體說明會,披露今早瘋傳網絡的HTC與Google的“11億美元合作案”。
根據合作協議,原參與打造Google Pixel手機的HTC成員加入Google;同時,HTC也将其知識産權非專屬授權予Google使用,交易作價11億美元。
出席這場說明會的有HTC董事長王雪紅及Google硬件資深副總裁Rick Osterloh。
“王雪紅看上去很高興。”一位與會消息人士對AI财經社說,“畢竟這個價錢不低。”
會上披露,HTC目前大約有4000名智能手機研發工程師,其中将有約2000人并入Google,占到Pixel項目總人數的七八成。此前,曾有消息說,并入員工僅限于HTC Pixel項目的ODM團隊,也就是Pixel生産團隊,數量隻有百人級别。
谷歌硬件資深副總裁Rich Osterloh與HTC董事長王雪紅。圖片源于網絡。
Google 與 HTC 的首場并肩戰反響相當不錯。HTC G1 在預售期間就已賣出150萬部,并開啟了蘋果和Android兩大陣營的對峙局面。
Android 初獲成功後,Google想要為新生系統提供标杆性産品,以引領 Android 陣營的發展方向。
于是在2010年初,Google再次與 HTC 合作,推出能搭載原生Android的第一款 Nexus系列設備——Nexus One,這款手機在背部同時打上了 Google 和 HTC 的 Logo。Nexus系列的特點是由 Google 提供軟件系統和更新,并提出相關硬件外觀和設計方案,然後由第三方廠家代工。2014 年,Google再次與HTC合作推出Nexus 9 平闆電腦。
2016 年,Google 打算正式推出一款無論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完全由自己打造的手機。在自有品牌的手機業務進展困難的情況下,HTC 接手了這個代工業務,這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知道的兩款 Google Pixel 手機——Pixel 和 Pixel XL。
雖然這兩款手機最終銷量慘淡,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此過程中,Google 手機部門已經與 HTC 進行了深度磨合。這也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礎。
“這些未來的Google員工都是了不起的人,我們已經在Pixel智能手機上緊密合作,我們很高興看到可以一起做一個團隊。” Google接手HTC部分手機業務團隊後,Google硬件資深副總裁Rick Osterloh在博客中寫道。
HTC的兩次劫難
在此次與Google簽署合作前,HTC 董事長王雪紅一定會回想起幾年前,上千名記者和業内人士蜂擁在 HTC 發布會展台前的光景。
1997 年以代工廠起家的HTC,在之後的兩個關鍵時期都抓住了最佳機會,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踩在風口上”。這兩個節點分别是WindowsCE手機和Android手機早期野蠻生長的黃金期。
HTC代工制造的産品,曾一舉拿下超8成的WindowsMobile手機份額。HTC也曾作為安卓王,在美國的銷售一度超越蘋果。
但是,也就在這之後5年,HTC業績快速滑坡,而這一時期正是智能手機蓬勃發展的大黃金時代,HTC究竟經曆了什麼?
轉折從2011年開始。
2011年下半年,蘋果和安卓陣營爆發了專利大戰,作為安卓陣營代表的HTC首當其沖受到沖擊——在美國遭遇禁售。
盡管蘋果和HTC在2012年底達成了和解,但禁令對于曾經在北美市場占有率第一的HTC而言,無疑是一場緻命的打擊。2011年上半年,HTC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達到23%,禁令實施後,HTC美國市場份額急劇下滑到6.2%。
在此之後,HTC在歐洲多國市場同樣遭到來自競争對手的專利侵權訴訟,旗下産品相繼被德國、英國等國家禁售。
至此,HTC在西方市場構築的大廈在一瞬間傾倒,這是HTC遭遇的第一劫。
當時智能手機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對HTC而言,尤其是在已樹立一定影響力的中國市場,還有着翻身機會。
近幾年,HTC推出的VR産品Vive大受歡迎。圖@視覺中國
2011年,北京中關村随處可見HTC的影子,它甚至是許多中國用戶的第一部智能手機;那時的小米剛剛發布第一代産品,出貨年僅30萬部,包括華為在内的衆多品牌,還睡眼惺忪。
但是HTC卻開始和自己較上勁,始終堅持原有的中高端市場,和蘋果、三星咬牙博弈。但兩個對手太強大,一個是時代的革命者,另一個是品牌和供應鍊運營典範。結果,HTC在高端市場并沒有占領一席之地,中低端市場機會也錯過了。
與之相反的是,華為、小米、ViVO、OPPO等衆多國産手機開啟多産品線戰略,向中低端這一大衆市場空地發起進攻。甚至原來走小衆路線的魅族也開始迎合大衆市場,樂視、酷奇、錘子等新生代品牌遍地開花。
2011年,HTC巅峰時期市值高達335億美元(超過2000億人民币),如今市值僅為19億美元,僅為巅峰時期的6%。
因此,有業界人士猜測,此次與Google的合作可能是HTC的一次轉向,HTC可能會淡化智能手機業務,押寶新興的VR市場。
“在此次媒體說明會期間,與VR相關的問題,王雪紅都親自上陣回答,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消息人士告訴AI财經社。
Google為何越來越“硬”?
對于日薄西山的HTC來說,此次合作的11億美元,或許是其依賴現有業務的一次轉向。而對于Google來說,它為什麼要第二次對智能手機業務出手呢?
6年前,Google宣布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但3年後又轉手賣給聯想。
業内資深人士趙力對AI财經社說,Google這次出手,與上次對摩托羅拉的收購明顯不同。“上次是奔着摩托羅拉的專利去的”。Google雖然後來将摩托羅拉出售給聯想,但依然擁有摩托羅拉移動17000項專利中的15000項。這對于解決當時安卓陣營面臨的專利糾紛,平息可能引起的法律訴訟非常關鍵。
谷歌曾兩次對智能手機業務出手。圖@視覺中國
而這次在與HTC的交易中,趙力認為,Google首先看重的是工程師的能力。業界傳聞,Google将HTC Pixel項目ODM工程師并入其硬件開發部門,不接納業務和管理層,可見其對工程師經驗的需求。
研究公司Jackdaw Research首席分析人士Jan Dawson稱,通過并入HTC部分員工,Google将能使其Android軟件團隊在更大程度上參與Pixel生産過程,并使這款手機與其他同類産品相比更具特色。“Google已經意識到,為了改善Android軟件的體驗,需要加強對手機硬件的控制”。
此前,Google的Pixel一直不完整,軟硬件匹配得不好。這次HTC ODM工程師的加入,軟硬團隊就能更緊密地合作。
“但Google的企圖心并不在手機。如果做手機,它可以到全球前幾大手機企業去找團隊。”趙力說。
這與GfK分析師金瑞兆的觀點相似。金瑞兆認為,Google此舉是為加強對硬件的理解。
“安卓系統在硬件上的應用,消費者體驗、産品形态、操作邏輯、新科技融合等,這些都是需要呈現到硬件上的。”金瑞兆解釋,“軟件需要呈現到硬件端去實現,舉個簡單例子,全面屏火了,安卓底層不跟進,不适配,會有問題。”
但從2016 年起,Google 開始推出自有品牌下的智能手機 Google Pixel,并開啟了 Made by Google 的全新硬件策略。與 Nexus 系列不同,Google 為 Pixel 手機花費了大量的宣傳費,開設了實體店。而 Pixel 與 iPhone相差無幾的起步定價也說明,Google 是想通過這款産品增加營收乃至獲取利潤的。
這與Google之前的模式完全不同。此前,Google Android的移動戰略是盡可能地覆蓋更多的手機品牌及機型,通過龐大的裝機量實現豐厚的廣告收入,所以自有品牌終端對Google的意義并不是很大。
Google在硬件上到底有怎樣的企圖心,我們還需時間來驗證。
【想看更多,請移步“AI财經社(ID:aicjnews)”微信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