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在京港澳高速上每次駕車路過内邱時,總能看到牌子上的扁鵲廟。一直想去,總沒能去,甚至擦肩而過。這次和哥們去拍鳥,在縣道上看到後決定不再錯過,一把方向到了門口,甩下哥倆自己進去了——人家早就看過了!
首先是廟門西側的鵲樓吸引了我,說是樓實則為塔。這是一棟三層四檐結構的建築,三層塔檐一層流水坡檐,尤其是頂檐帶有典型的北方特色。但是方方正正敦敦實實的形态又讓我有了異域感覺。這棟建築的磚雕十分精彩,無論是一層仿制的門扇,還是每層的鬥拱都是十分的逼真,好像舉手就能推開一般。二層的人物雕刻的是典型的北方人,龍和花的線條優美,比例恰當。就是每層的瓦當也是精雕細刻、虎虎生氣。這座鵲樓看似不是現代的作品,可是無論怎麼查找也看不到它的作者和建築年代。從表面看它的年代不會久遠,如果要是近代的作品。我可要伸大拇哥了!
扁鵲廟傳說起始于漢代,而且幾乎每個年代都有人修繕和擴展,好像當初并沒有現今看到的這個規模。
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緩,字越人,尊稱扁鵲,号盧醫。扁鵲是戰國時著名醫學家,居中國古代五大醫學家之首。扁鵲是渤海邊上的任丘人,34歲來到了内邱。據說當時晉國“專國事”的大夫趙簡子生了重病,五天不省人事,不辨家人。扁鵲來後略施醫藥,輕語安慰,趙簡子一覺醒來竟然痊愈了。為答謝扁鵲,趙簡子将内丘蓬山4萬畝土地賜封予扁鵲。扁鵲接受了這份賜封,居住下來,上山采藥,入鄉巡醫,此後便把他鄉當故鄉了。并且在這裡創立了望聞問切的扁鵲脈法。
扁鵲擅長望診。《史記》非常生動的記載了他四望齊桓侯(公)為其開列醫方,而齊桓侯(公)不聽,終于死亡的病案。扁鵲後來周遊到虢國,治好了虢太子假死的病。從此,天下人便稱扁鵲能“起死回生”。《史記》上記載扁鵲為把脈診病的中醫第一人。
扁鵲後來遊醫到秦國,望聞問切、手到病除、盛名之下、不胫而走。以至于傳到秦太醫令李醯的耳朵裡,“自知技不如扁鵲”, 竟然派人追殺刺死了扁鵲,讓一代神醫命喪他鄉。虢太子為了報恩千方百計把扁鵲的頭顱從秦國搶回,安葬在今邢台市内丘縣蓬山,并立廟祭祀,由此這個山村便更名為“神頭村”。
經過曆朝曆代的修葺,扁鵲廟已經成了全國祭祀扁鵲最大的廟宇,每年的農曆三月這裡香火蔽日、人流如川。據《内丘縣志》記載,扁鵲廟漢唐有之,始建不詳。自漢至今,曆代均有修葺,現存為元代建築。扁鵲廟群由扁鵲殿、後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藥王廟、山門、獻殿、回生橋、橋樓、碑樓、三清樓閣、道士院等20多座單體建築組成,總體布局合理,結構緊湊,是北方典型的道教廟群。總體建築以天(玉皇)、地(後土)、人(扁鵲)三才者布局,其中三大殿為整個廟群的主體,配殿建築與主體建築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扁鵲殿為該廟群的主體建築之一,是祭祀扁鵲之處所。坐北面南,平面呈長方形,通高11.1米,面闊七間,長21.78米,進深三間,寬9.94米,占地面積426平方米。系單檐布瓦九脊歇山頂,柱網布局采用減柱、移柱并用,擴大殿内空間。梁架結構為六椽前後對搭牽用四柱,徹上露明造,無施叉手,托腳、各節點均施攀間拱及駝墩支墊,經修繕後仍保留元代的建築風格。
扁鵲廟前有九龍水從西向東流過,故名九龍橋。因扁鵲神醫的聲威又稱回生橋,據說人患重疾或奄奄一息時,隻要從此橋經過,就可以起死回生。
傳說歸傳說,如果真的有事還是去醫院吧,畢竟扁鵲是醫不是神,況且已經走了兩千多年了。
貼士
我采集了關于扁鵲廟的旅遊靈感,這裡适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UFO99王喜慶 發布:2017.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