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車企都會推出新款車型或新車系,推陳出新是品牌和産品保持活力的常規操作,新車除了會根據上一代的使用情況做優化外,還會根據購買群體的喜好做進一步的改動。消費者在購車前都會優先購買最新款車型,今天作者就跟大家盤點一下在2022年豐田都推出哪些新款和換代車型!以下是目前豐田在2022年已更新的款式和車系。
2022年豐田新車一覽
豐田2022年開年更新了有13款車型,先說豐田的已經賣了很久的四款入門車威馳FS、緻炫、威馳以及緻享,這4台車用現在的話來說可謂是“内卷”嚴重。
威馳FS對标的是緻炫,兩台車本質沒有區别,隻是豐田的合資生産廠家不同。兩台車就曆史上來說,威馳FS比緻炫推出得更晚。最大的特點是均擁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并全系标配ESP車身穩定系統。作為豐田車型銷售的常青樹,如果說2022年計劃購入就沒有必要再研究發動機、車架等汽車核心部件,兩車連内飾都基本是一模一樣的,最大的區别在于外觀的不同,而兩台車在銷量排行上緻炫更勝一籌,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審美喜好選擇。
威馳對标的是緻享,兩車同屬相同的技術平台,兩車在核心部件上别無二緻,适用家用。但兩車在配置和内飾配色上卻有很大差别。威馳為豐田全球車型,在外形設計上使用了更多的細線而且内飾配色更突出年輕和運動,緻享整體造型和内飾則偏于穩重。配置上威馳比緻享多出了多功能方向盤、天窗、中控大屏等,不僅提升了整車科技感,也更符合國人對于配置的個性化需求。得益于全球化車型的成本平攤,在售價上威馳也擁有較大優勢。
2021年雷淩依舊是豐田銷量的主力車型。2022新款雷淩沒有過大的變化,而是新增了1.5L運動版車型,馬力稍大于之前的1.2T款。雷淩全系有燃油和混動兩種選擇,全系多達13款車型,從最低配至最高配的差價不到3萬元。在2021年受到國産新能源汽車的沖擊,雷淩特别是混動版銷量出現了下滑,在目前新能源浪潮下雷淩的亮點已經無法很好的吸引消費者,2021年銷量排名緊湊型轎車第四名,隻能上藍牌的混動車憑借其出色的穩定性還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期待往後雷淩能在售價上給與更多驚喜。
繼第八代凱美瑞、C-HR和全新換代雷淩之後,威蘭達為TNGA産品家族的第四個成員,也廣汽豐田首款TNGA中型SUV車型。至今為止已上市兩年,在2021年12月在緊湊型SUV銷量排行第四,得到了不錯的市場反響。2022年新款同樣有燃油和混動兩種選擇,與前期車型最大的不同是配置隻增不減,增加了胎壓監測、全景監控、遠程控制、防盜提醒等,但是作者認為一款高配售價達24.38萬的中型SUV,這些配置隻能說是中規中矩。如果這樣的價格放到國産車能買到更加高級的配置,得益于TNGA背書的加持讓威蘭達依然能獲得大衆消費的認可。
新款淩放外觀給人第一感覺就是融入了時尚的風格,而内飾設計依然保持較為成熟的商務風格。值得一提的是用上了豐田自駕聞名的動力萬金油2.5L混動總成,為什麼說是“萬機油”?因為這套動力總成從凱美瑞到漢蘭達再到埃爾法都在用,在動力、油耗和穩定性方面的口碑有目共睹。但作為高端家用車其後排空間和後備箱容積相比漢蘭達就略有不足。
新款漢蘭達較同級而言依舊延續其油耗低、可靠性高的特點,在2021年12月在中型SUV銷量排行第三,不及特斯拉MODEL Y和大衆途觀L。值得一說的是,漢蘭達25萬的入門車型顯得特别寒酸,相比同級車在這個價位既然沒有全景天窗、電動座椅、主動刹車等配置,令人失望的是甚至連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都沒有,基礎配置方面還比不上6萬塊錢的國産車。建議考慮漢蘭達的消費者直接考慮中高配車型。
2022年豐田的大事不得不說新增了卡羅拉銳放和鋒蘭達,豐田依然以雙車型“内卷”的方式沖擊中國SUV市場。對于豐田來說,在此之前最新款的SUV入門價格最少也要15萬以上。在中國SUV是國人的偏愛,這塊大蛋糕常年被哈佛H6瓜分大頭。這次推出基于TNGA平台的卡羅拉銳放和鋒蘭達将豐田SUV價格區間下探到12.98萬,作者認為這會極大的吸引哈佛H6和吉利星越L的潛在客戶。兩款車頂配價格一緻而入門價相差4000塊,入門車型差異體現在卡羅拉銳放多了如車道保持、主動刹車、自适應遠光燈等安全配置。建議入手入門款的消費者直接考慮卡羅拉銳放性價比會更高!
威飒前期作為進口車型進入中國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業績,作為跨界車融合了SUV、MPV和旅行車的設計,在海外也是銷量慘淡。或許是中國自駕遊日益火熱讓豐田萌生了在中國正式推出這款車的想法,但作者認為這款車充當的更多是“試水車”,動力方面依然有燃油和混動兩種選擇,喜歡外出旅行自駕的消費者可以考慮。跨界車能否在中國熱銷可以期待2022年該款車型的銷量。
結語
縱觀豐田2022年新款車型的産品規劃,采用的依然是轎車到SUV全覆蓋,特點是從7萬到35萬采用價格區間重疊梯次上升的戰略路線,同時推出新款SUV沖擊國産車型熱銷市場。以前老說國産車沖擊合資車,從2022豐田新推出的卡羅拉銳放和鋒蘭達來看是合資沖擊國産車,國産車的崛起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