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易中天老師開講之後,在曹營當了十一年軍師祭酒的郭嘉忽然成了可以跟諸葛亮相提并論的超級軍事家,甚至出現了“郭嘉不死卧龍不出”的“名言”。
筆者十分尊敬并感激這位易中天老師,有很長時間睡前必聽一段《品三國》或者郭德綱相聲,是這二位的聲音伴我度過了一段艱難歲月。
贊揚郭嘉,這本沒有錯,引用的史料也沒有錯,郭嘉在曹營位置很高,這更是事實:按照《三國志》的排序,郭嘉在曹營文官武将中的位置,僅次于諸夏侯曹、荀彧、荀攸、賈诩、袁渙、張範、涼茂、國淵、田疇、王脩、邴原、管甯、崔琰、毛玠、徐奕、何夔、邢颙、鮑勳、司馬芝、锺繇、華歆、王朗、程昱,還在董昭、劉晔、蔣濟之前,說他是曹操集團的核心人物,一點都不為過。
但是易中天老師說郭嘉跟諸葛亮有五個共同點,并且說“郭嘉的不幸,是曹操的不幸,是劉備的大幸。”筆者卻不敢苟同,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看看郭嘉和諸葛亮到底有沒有這五個共同點,如果郭嘉在,能否避免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慘敗。
為了表示對易中天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下文将他所列的郭嘉卧龍五個共同點用黑體字标注,相關史料和筆者評述,就不變體了。
第一,他們都是少年天才,郭嘉出山的時候27歲,諸葛亮出山的時候26歲,而且一出來就表現得非常地成熟,對于時局看得很清楚,而且每一個主張都能夠實施。
郭嘉和諸葛亮是不是少年天才?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是不需要深究多少歲才算少年的。
在人均壽命極低的古代,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過了二十歲,就是貨真價實的成年人了,如果十四五歲或十七八歲還不結婚,朝廷是要過問的。
郭嘉和諸葛亮是否算“少年天才”,咱們隻要看看三國三巨頭嶄露頭角的年紀就知道了:曹操,生于155年,174年被舉為孝廉并就任洛陽北部尉,在任期間,打死了蹇碩的叔叔蹇圖,184年,以騎都尉大破黃巾,升任濟南相;劉備,生于161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二十四歲的劉備帶領關羽張飛征讨黃巾,并于188年因公受封安喜縣縣尉;孫權,生于182年,200年孫策遇刺孫權接班,208年,孫權與劉備聯手在赤壁火燒了曹阿瞞。
如果說諸葛亮郭嘉不能跟三國枭雄相提并論,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曹營其他謀士:荀彧,生于163年,189年被舉孝廉任守宮令,191年荀彧離袁紹投曹操,被評價為“吾之子房也”。
第二點,這兩個人都審于量主,就是這兩個人都會為自己選老闆,郭嘉是先投靠了袁紹然後改換門庭去找曹操,諸葛亮是坐在隆中不動等着劉備出來。
在挑選老闆這件事上,郭嘉顯然不如諸葛亮。
郭嘉是二十七歲出山不假,但他一開始跟的是袁紹,要不是曹操的重要謀士戲志才英年早逝,郭嘉連進入曹營的機會都沒有:“颍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
劉備用諸葛亮,是“就見”,曹操将郭嘉,是“召見”,劉備和曹操同樣求賢若渴,但是郭嘉享受的待遇,顯然不如諸葛亮,這說明諸葛亮技高一籌——如果郭嘉選擇了劉備,能不能比諸葛亮還受重視?
第三個呢,他們都謀功為高,他們對各自集團的貢獻都非常之大。
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評價諸葛亮:“外連東吳,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諸葛亮對蜀漢集團的貢獻,當然是有目共睹的,連跟諸葛亮有些宿怨的陳壽,也不能不承認諸葛亮是治蜀第一能臣。
反觀陳壽對郭嘉的評論,好像就不那麼美妙了:“程昱、郭嘉、董昭、劉晔、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按照陳壽的意思,程昱郭嘉的謀士技能,可以跟荀攸相提并論,但是在品行上,似乎還有些欠缺,至于跟荀彧相提并論,這些人好像還沒資格!
第四個呢,他們都忠心耿耿,諸葛亮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郭嘉也是這樣。
諸葛亮忠心耿耿自不必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也是對諸葛亮的準确評價,但是用在郭嘉身上,好像就不能那麼恰當了:諸葛亮從一而終,郭嘉有白鍵生之毀。
諸葛亮的人品是無可挑剔的,但是郭嘉在曹營,一直有批評的聲音,而且曹操似乎也承認郭嘉做事不太地道:“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
如果陳群多次當衆訓斥郭嘉行止有虧是誣告,那麼曹操也不會讓他當曹魏集團的組織部長(西曹掾屬),更不會對陳群的舉動表示贊賞。
第五個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與托孤後世有關,諸葛亮這個沒有問題,劉備是托孤的,白帝城托孤把劉禅托給了諸葛亮,而曹操自己說他也是準備自己百年之後把後事托付給郭嘉的,沒想到郭嘉先我而去。
讀者諸君都知道,曹操是很擅長誇人的,這可能也是很多枭雄拉攏人心的慣用手段。至于曹操表示要把郭嘉當成托孤寄命之臣,筆者怎麼看都像是客套話,而且話裡話外的意思說,郭嘉的優勢就是年輕,至于能力,未必比其他謀士強:“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如果曹操想把郭嘉培養成托孤重臣,那麼首先要提升他的官職和威望,起碼在爵位和封邑上不能太小氣——郭嘉在軍謀祭酒這個職位上呆了十一年,到死也隻有二百戶食邑,是曹操覺得過意不去,追加了八百:“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并前千戶。”
有人說“并前千戶”,指的是郭嘉原先食邑是一千戶而不是二百戶,這是不需要争論的,因為曹操就此事給荀彧寫的信中說得很明白,就是把郭嘉的食邑增加一些湊滿一千戶。
在後漢三國亂世,諸葛亮指揮打了哪些勝仗,這是有史料可查的,當然,諸葛亮也打了不少敗仗,比如他初出祁山伐魏,就輸給了張郃,後來跟司馬懿較量,也是各有勝負。
諸葛亮的戰績和政績有據可查,但是要找郭嘉的這方面的資料,可就太難了——曹操知人善任,是不會讓軍師祭酒帶兵打仗的,當然也不會讓他像荀彧那樣坐鎮後方假扮蕭何。
于是易中天老師所說的郭嘉與諸葛亮的五個共同點,好像就有點站不住腳了。
易中天老師精研三國史料,而筆者連毛皮都知之甚少,所以隻能把這五點列出來,最後的結論還是要由讀者諸君來下:以您之見,如果郭嘉不死,能否避免曹操的赤壁之敗?如果郭嘉長壽,能否取代司馬懿的位置,與諸葛亮實現巅峰對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