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幹支紀年法”,而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遊牧民族則以動物來紀年。《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日虎年。”另外,《宋史·吐蕃傳》中也記載說,吐蕃首領在叙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以後,在中原同少數民族的交往中,兩種紀年法相互融合形成現在的12生肖。正像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這種關于12生肖來曆的解釋,已經被許多人認可。
也有人認為生肖是由中東傳人中國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是郭沫若,他認為生肖是中東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的,它傳人中國的時間是在張骞出使西域之時。而十二生肖的記載以《詩經》為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裡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将“午”與“馬”對應,這一記載證明十二生肖在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就已有了,因此可以證明生肖是于我國産生的古老文化。生肖外來說的觀點顯然與春秋時期的文獻記載相違背,無法立足。
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了十二生肖在春秋時期已存在。出土竹簡的《日書》甲種有一章标題為“盜者”,其内容為占蔔盜者相貌特征,其中記載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面有黑焉……”據考證,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前217),所以十二生肖的産生至少可以上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專家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關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較完整的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