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時很“狠心”,
放下兒女,奔赴一線;
她的“套路”有點深,
總是對着孩子說“過兩天就回”;
她有時很簡單,
簡單到今天,
隻想陪家人好好吃頓飯;
她有時很“愛哭”
看着兒子偷偷發來的照片,
眼淚沒忍住……
這樣的她,
成為了“萬能超人”;
這樣的她,
可以打病毒“怪獸”;
這樣的她,
舍小家為大家。
她,她們,
在疫情防控的一線上,
堅韌、智慧、果斷、沉着、嚴謹
……
她,她們,是媽媽!
今天,跟她們說一聲:
你真美!
母親節快樂!
媽媽,有時有點“狠心”
王芳,作為具有12年護理工作經驗及14年黨齡的護士,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參加一輪又一輪的閉環管理工作。
3月9日她進入隔離病區開啟新一輪的閉環工作。4月10日,她才結束一輪的隔離病區工作。
本土疫情發生,4月13日剛進入隔離休整的第三天的她,作為護理負責人回來籌備啟用隔離六區收治本土确診患者——這意味着她将堅持近3個月的閉環管理工作。
自4月27日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何雲開帶領村社幹部、黨員、志願者、工作人員,晝夜堅守防控第一線,24小時随時待命。
“平時大家都說我是一個溫柔的人,但到了這個關鍵時刻,我覺得溫柔和雷厲風行都要有。”何雲開說。
何雲開的兒子今年高三,正在住校安心備戰高考。要是平常有時間,“慈母型”的她會經常關心他的生活起居和學習,而現在忙到聊天都已很少,“兒子挺體諒我的,忙到三更半夜,翻出手機,會看到他讓我注意休息、注意身體的留言。”
媽媽,“套路”有點深
說起家裡的兩個孩子,周琴的聲音中充滿了愧疚:“4月份出來(入駐白雲流調中心),到現在快一個月了,我現在都不太跟家裡打電話,一打電話,大女兒就會纏着我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媽媽什麼時候回來’。”
為了安撫女兒,周琴每次對女兒說“過兩天就回啦”,但實際上,“過完兩天,我還是沒回去……我陪她們的時間很少,但是也沒有辦法。”
抗疫兩年多,周琴的青絲肉眼可見地成了華發。她說,自己隻是許許多多疫情防控一線上的一員,“大家都為疫情防控付出了很多,都很辛苦,都熬過最深的夜”。
她最希望的是能快點處置好疫情、早些回家,讓女兒在自己懷中盡情撒嬌。
媽媽,其實是“超人”
33歲的羅清清,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五歲女孩的媽媽。
在管控區接觸核酸采樣樣本,在很多非醫護人員看來,是一項有點危險的工作。“4月28日是第一次,人手不夠,忙不過來,隻能硬着頭皮上。”羅清清說,按照操作規範,她需要穿好隔離服,戴上面屏、帽子、兩雙手套,每次收集、清點完一批,就要再換手套,清點完畢,再上報采樣數據,“第一次必須要克服恐懼心理,告訴自己要勇敢。”一回生,二回熟,對于這項工作,如今,她已能平常心對待。
再勇敢的媽媽,女兒始終是她的軟肋。在核酸檢測現場,來做核酸的女兒看到羅清清,會沖上前求抱抱。她也隻能往後退,用手示意,“不要過來”。羅清清告訴女兒,“媽媽是共産黨員,我們要快點打敗病毒,這樣就可以早點回來陪你玩了。”
匆匆忙忙向領導報備、和同事交待完工作就直奔抗疫隊伍,來自珠江街道辦事處的韋娴平才想起,報名支援白雲“戰疫”的決定還沒和家人商量。
然而出乎韋娴平意料的是,家人十分支持她的決定,上幼兒園的小女兒更沒有因為媽媽未信守承諾而生氣,反而很驕傲地說:“我同學的媽媽去摘星星,我的媽媽去‘抓病毒’,都是最厲害的媽媽!”
在夏海燕看來,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應急能力,有時還要對緊急任務“死磕”一下。
從4月疫情發生至今,夏海燕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已經22天沒回家了。
偶爾有時間,她就會和女兒打電話或者視頻通話。14歲的女兒很理解媽媽,她說“媽媽你辛苦了,我會照顧好自己,等你凱旋歸來。”
莫文婷成了“萬能超人”——在辦公室協調指揮調度,領隊出發支援,下場采集核酸,都有她的身影。在生活上,莫文婷也是居家能手,不僅手工做得好,廚藝也高超。
莫文婷夫妻二人都是醫生,平時由外婆送孩子上學。5月6日,女兒大清早收拾妥當準備出門前,說要看看媽媽,一個箭步沖到床上,死死摟着她,哭着喊着說要陪媽媽多睡5分鐘。
“這5分鐘孩子哭得‘地動山搖’的,我抱着孩子心裡也酸酸的,感覺虧欠孩子很多。”莫文婷說,“但是孩子很懂事,哭過後她還預祝我母親節快樂,這個母親節滿滿都是正能量。”
曾曼麗是白雲區人和鎮漢塘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同時是一位二孩媽媽。4月27日,人和鎮多地實施管控措施,漢塘村是人和鎮面積最大、人口衆多的村,漢塘村黨委書記曾曼麗第一時間将自己的電話号碼公開,作為“村民答疑熱線”,讓村民有需要就找她。
從管控至5月6日調整為防範區,曾曼麗的電話記錄有300多條,微信還有數不清的語言通話和留言。
整個管控期間,她一邊處理日常村務,一邊接聽電話為群衆答疑。在她看來,管控期間,群衆存在不安、疑惑,甚至煩躁的情緒在所難免,自己是村黨委書記,親自接聽村民的電話更能赢得群衆的信任。
媽媽,其實也很想你
羅素鳳是B超醫師,也是兩個女兒的媽媽,大女兒十歲,小女兒兩歲。
新一輪本土疫情發生以來,4月8日,科室需要派員支援隔離酒店,羅素鳳報上了自己的名字。
入駐隔離酒店後,羅素鳳馬上投入緊張的工作狀态,本來預計4月30日結束的支援工作,因工作需要延長到5月8日,她和丈夫開玩笑說:“組織又要增加對你的考驗,小寶現在都不理我了,剛好給多點時間讓你享受‘小棉襖’的愛啦。”
這背後其實是她對兩個女兒和家人的深深思念。5月7日中午,大女兒梁心怡請老師拍了一段視頻送給媽媽:“媽媽,我想你了,你是最美的白衣天使,母親節快樂!”
媽媽的心願,其實很簡單
彭婧有兩個女兒,大女兒10歲了,小女兒才3歲。這位媽媽個子不高,但小小的身軀卻迸發出極大的能量。
外出支援核酸采集,彭婧既是主力“大白”,更是隊員們的主心骨,兼顧着各種溝通協調和後勤保障工作。每次完成采集任務,所有的隊員都撤下場,她會繼續留下來整理物資、清點标本、統計數據、感控檢查……耐心又嚴謹地對待每一個細節。
“有時候出門,小女兒哭着說‘媽媽不要走’!我告訴她:媽媽要去打怪獸,她就乖乖地去找婆婆了。”女兒挺懂事的,彭婧很欣慰。
“孩子英語演講的視頻記得交哦,今天是截止時間。”當老師的提醒信息發來時,來自黃埔區龍湖街道的楊華琦還在白雲區的管控區支援。
從4月28日下沉至今,楊華琦每天都在海量的數據中奮鬥,為指揮調度做好基礎保障。想到一對兒女,她心裡一陣酸澀。
5月5日深夜,她回到駐地後,急忙抽空剪輯編排孩子們演講的視頻。看着他們流利的演說,心裡滿是感動。還記得第一次外出時,女兒在日記裡寫道:“媽媽去打病毒了,弟弟每天找媽媽。我很乖,沒有吵着找媽媽。等媽媽回來,我再抱抱她。”
“等我回來,好好抱抱你們,”楊華琦說。
媽媽,其實也“脆弱”
社區被管控後,謝敏珊連續駐守在居委會十多天,因部分工作人員封控管控在家,當時桂花苑社區僅有兩名工作人員在崗。
每日完成核酸檢測工作後,謝敏珊還要比對更新居民的底冊,把他們的核酸情況都列出來,看有沒有遺漏的。此外,還要完成上級所需數據,安撫居民情緒,解釋各種居民問題,排查居民情況……
忙完這些事情,往往已經淩晨一兩點。距離第二天到崗也隻剩下三四個小時。睡在居委的謝敏珊說:“别人是兩點一線,我就一點。”
謝敏珊的小兒子用爸爸的手機給她發了兩張自拍,看到照片,謝敏珊沒有忍住眼淚。“我隻是這麼多防控人員中的一個縮影,其實大家都是一樣辛苦。”謝敏珊說。
“這是兩個孩子從出生以來,第一次跟我分開這麼久,不單是他們不習慣,我更是心裡空空的。”陳彩霞說,孩子們都掰着手指來算她還有幾天可以回家。
“每天視頻都哭着問我什麼時候回家,看到他們哭,我也想哭。當哥哥的還說,等我回去要用他的零花錢買榴蓮給我吃。”陳彩霞眼眶濕潤了,有次孩子還跟爸爸說不要跟媽媽打電話,因為想要“真的媽媽”,快點回到身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在廣州這座城市,
許許多多的母親,
放下家中的孩子,
義無反顧地奮戰在防控一線,
“戰”出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另一番風景。
這些堅韌、智慧、果斷、
沉着、嚴謹……的媽媽,
謝謝你們!
今天,
我們借此機會,
跟所有堅守在一線的媽媽們說聲:
母親節快樂!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鑽瑩、何瑞琪、伍仞、周潔瑩、張青梅、曾衛康、廖靖文、翁淑娴、吳多、耿旭靜、陳鈞聖 通訊員江赟、吳雷紅、馬小濤、李玉紅、翟曉雪、韓文青、劉琪莎、南宣
來源: 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