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
據史料記載,周代夏曆十二月,就有獵禽獸祭祖先的習俗,叫作“臘”。
“臘”字是由“獵”字演變而來的,這兩個字在古代寫做同一個字。在年終歲尾之時,農作物收藏完畢,冬閑的人們便組織起來獵取禽獸,以祭祀神靈和祖先,祈求幸福,迎接吉祥,這種活動被稱為“獵祭”。
人們把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就來源于年終的祈福和酬謝神靈。而舉行獵祭的日子是在臘月初八,所以就叫作“臘八日”。到了南北朝時期,很多地方都把“臘日”定在初八這天,久而久之便成了習俗。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成道日。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得道之前,曾苦苦修行了六年而一無所獲。他自知苦修的方法不會有結果了,便到河中沐浴,卻因為身體赢弱的原因無力再爬上河岸。牧女蘇耶妲(意思為善生)将他從河裡拉上來,并饋贈了一碗粥給他。這粥是由雜糧和野果加清泉水煮熬成乳糜狀的,佛祖吃後頓覺精神振奮,就靜坐在菩提樹下沉思,終于在十二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于是,印度北部的釋迦族人,便把臘八節稱為佛道的“成道節”。因為佛祖的成道日與我國的臘八節正好重合,寺廟在這一天以“佛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在佛教的影響下,我國民間就形成了喝“臘八粥的”風俗。
據宋代吳自牧撰寫的《夢梁錄》記載:“十二月八日,寺廟謂之臘八。大刹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的詩句,就是對臘八粥最好的說明。到了明代,臘八粥已是皇帝賞賜給朝中大臣們的節令佳食。到了清朝,“臘八粥”已經極為普通,連皇帝、皇後和上層人士,也都喝臘八粥了。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門内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每到農曆十二月初八,在宮内萬福閣等處,大煮臘八粥,并請來喇嘛僧人誦經,然後把粥分給王公大臣們品嘗食用。廣大民間亦争相效仿,全家聚食,饋送親鄰,成了人人皆喜吃的美食!
臘八粥也叫“七寶粥”、“五味粥”。
周密的《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八寶粥”。《燕京歲時記》則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榛穰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這樣的臘八粥,當然是色香味俱佳啦!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各地的飲食習慣有很大差異,臘八粥的用料也不一樣。近些年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地方添加了粘秫米、糯米、薏仁、百合、蓮子、綠豆、龍眼肉等,不僅使粥更有營養,而且具有健脾、養胃、補氣、安神、養血、清心之功效。
馬上就是“臘八節”啦!最後引用一首老北京的歌謠來作為結束語吧:“老婆老婆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裡裡拉拉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