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幅衆所周知的日本浮世繪,它是全世界人民看過最多遍的一幅畫,影響過梵高、高更、莫奈等衆印象派畫家。它就是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裡》。
▲ 《神奈川沖浪裡》 1831年 日本浮世繪 25.7cm×37.9cm
創作這幅畫時,葛飾北齋已經71歲高齡,他的孫子嗜賭成性,花光了他的全部積蓄。北齋明白,如果自己不重拾畫筆,就要凄慘的度過人生的最後階段,這促使他創作了《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裡》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神奈川沖浪裡》為世人所知是在1853年,日本憚于美國人的槍炮而被迫開啟港口,于是日本版畫大量流向歐洲。原本快要走進曆史角落的《神奈川沖浪裡》,憑借它獨特的構圖和張力十足的畫面感,在歐洲一炮而紅。
原來它這麼袖珍這幅畫非常小,高25.7cm,寬37.9cm,拿A4紙做例,它比A4紙稍微大一點點。
▲ 《神奈川沖浪裡》 實際大小
它是一幅版畫,版畫用原稿制作浮雕,以木版浮雕為模型進行大量印制,由于用木頭制作木版較為不易,所以它有一定的尺寸限制。
其實它不止一幅也正因為是版畫與書籍的發行方式雷同,起售後陸續印制了幾千張,留存到現在的還有幾百張。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東京國立博物館都有收藏。
▲ 大英博物館
▲ 大都會博物館
不要總讀錯它的名字畫作的左上角有葛飾北齋的簽名,框裡注明了這幅畫的名字。注意,“神奈川沖浪裡”斷句并不是“神奈川·沖浪裡”,而是“神奈川沖·浪裡”。“神奈川”是地名,“沖”指的是海域,“浪裡”指被巨浪包裹的船隻。
框外寫着一句日文,意思是“來自葛飾北齋,現已改名Iitsu”。他一生改過30多次名字如今這些名字用以區分不同作品的不同階段。
它的另一面
《神奈川沖浪裡》能夠被人們熟知,絕不單純因為它的畫面感強,它看似簡單的構圖卻又蘊含着幾何原理,三角形和圓形相結合,在當時是一種開創性的構圖形式。
▲ 構圖
整幅畫給人一種秩序感,北齋把視點放得很低,看畫的人會覺得自己也在海上,和船上的人一樣,面臨着這場逃不掉的浪潮。《神奈川沖浪裡》會給我們一種層疊的感覺,北齋在作畫時,安排了前中後三部分。
▲ 三層景
第一部分是前方相對較小的浪花,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隐藏起來的另一座富士山。
中間是最引人注目的大浪和半隐的富士山,浪頭是被人們讨論最多的地方,很多人覺得它像鷹爪,給人很大的壓迫感,正撲向海面上的船隻。
船上的人均用簡單的筆觸帶過,但依然能夠看出來他們在奮力劃槳。
最後一層背景使用了漸變色,富士山上面是一層灰暗的色調,渲染了陰郁的基調。
它傳達出什麼有人認為《神奈川沖浪裡》表現的是人在自然環境下的渺小,面對巨浪,再強大的人都會屈服,它告誡我們:要遵守規則和秩序。
日本人有另外一番解釋,富士山是日本人的守護神,也是永恒與力量的象征。他們認為這幅畫恰恰表示着日本人勇敢無畏的精神,後來它甚至演變為日本文化的代表。
需要說明的是,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均在描述底層人的生活情境,展現的是恬靜的農家生活,隻有這幅《神奈川沖浪裡》含着“驚濤駭浪”之感。或許北齋想通過這幅畫表達出浮世繪中所描繪的安逸生活始終不是永恒的,危險、災難,總會伺機而動。
▲ 葛飾北齋像
1849年,90歲的葛飾北齋終于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說:
“如果老天爺能讓我再多活十年,甚至五年,我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又也許在這幅畫中,北齋表達的是自己懼怕自然的力量,再強大的人都會死去,這大概是北齋對自己内心深處的一次探索。最後,萃花向這幅經久不衰的名作緻敬!
更多内容,請關注”藝萃”
本文為藝萃原創,轉載請私信藝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