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明子
來源産地《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生龍門川澤,石決明生豫章。十月十日采,陰幹百日。
龍門乃在長安北。今處處有。葉如茳芒,子形似馬蹄,呼為馬蹄決明。用之當搗碎。又别有草決明,是蒌蒿子,在下品中也。
《中藥大辭典》
為豆科植物決明的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後采收,将全株割下或摘下果莢,曬幹,打出種子,揚淨莢殼及雜質,再曬幹。
野生于山坡、河邊,或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全國各地均産。主産于安徽、廣西、四川、浙江、廣東等地。
性味功效
《神農本草經》
味鹹,平。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久服益精光,輕身。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味鹹、苦、甘,平、微寒,無毒。主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治唇口青。久服益精光,輕身。
《雷公炮制藥性解》李中梓
味鹹苦甘,性平無毒,入肝經。主青盲赤白翳膜,時有淚出,除肝熱,療頭風;研末塗腫毒,貼腦止鼻紅。
決明專入厥陰,以除風熱,故為眼科要藥。鼻紅腫毒,鹹血熱也。宜其療矣。
歸經
《雷公炮制藥性解》
歸肝經
别名
決明
《中藥學》淩一揆主編
決明子 (《本經》)
【性味歸經】甘、苦,微寒。歸肝、大腸經。
【功效】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應用】
1. 适用于肝熱或肝經風熱所緻的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等證。可以單用決明子取效,也可與其他清熱、明目藥配伍同用。肝熱者,宜配夏枯草、栀子;風熱者,宜配桑葉、菊花。
2. 用于熱結便秘或腸燥便秘。可單味決明子水煎服,或研末服。
此外,本品有降低血清膽固醇與降血壓的功效,對防治血管硬化與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
【 用量】
10〜1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