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水劑運用範圍?混凝土減水劑是使用場合最多的混凝土外加劑之一關于混凝土減水劑,相關标準已對它的定義、分類以及相應的技術指标做了明确的界定,本文不做讨論人們對于減水劑有許多的期望,比如,認為減水劑可以減水、增加強度、提高流動性以及節約水泥(膠凝材料),還要求減水劑能夠解決新拌混凝土不離析、不泌水、不分散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性能,甚至還要求減水劑能解決坍落度損失的問題這其實是對減水劑性能的誤解那麼減水劑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它,又應該如何看待減水劑的各項技術指标的作用,是這個系列文章要讨論的内容,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減水劑運用範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減水劑運用範圍
混凝土減水劑是使用場合最多的混凝土外加劑之一。關于混凝土減水劑,相關标準已對它的定義、分類以及相應的技術指标做了明确的界定,本文不做讨論。人們對于減水劑有許多的期望,比如,認為減水劑可以減水、增加強度、提高流動性以及節約水泥(膠凝材料),還要求減水劑能夠解決新拌混凝土不離析、不泌水、不分散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性能,甚至還要求減水劑能解決坍落度損失的問題。這其實是對減水劑性能的誤解。那麼減水劑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它,又應該如何看待減水劑的各項技術指标的作用,是這個系列文章要讨論的内容。
減水劑究竟在混凝土中起什麼作用呢?按減水劑的學術術語來說,它稱為Plasticizer,即塑化劑,也就是可以為新拌混凝土提供塑性的外加劑。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起兩種作用, 一種是用于水化反應,這一部分用水量相當少。據估算,所有膠凝材料完全反應,用水量僅占膠凝材料總量的0.25倍,即水膠比中,僅0.25的用水量用于水化反應。這個數字還被高估了,因為水化過程是極其漫長的,目前所知,成型後60年的混凝土試件中,仍然有未水化的水泥顆粒,因此,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因為化學反應所消耗的水量是極少的。大多數混凝土用水是為混凝土提供流動性,讓混凝土具有可塑性,便于操作,形成所需要的結構形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施工階段,所有的混凝土用水都會為混凝土提供流動性。
那麼在現代混凝土中,除了混凝土用水外,還有什麼材料能為混凝土提供可塑性性呢?可以肯定地說,沒有。這時,有人會問一個問題,混凝土用減水劑不是可以增大流動性嗎?為什麼說除水之外沒有原材料為混凝土提供流動性?這裡邊其實是有誤區的。我們說混凝土的可塑性是由水提供的,并未否定減水劑可以增加可塑性。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減水劑,毫無疑問,混凝土的流動性增加了。但是,如果我們不加入減水劑,而加入适量的水呢?流動性增加,即可塑性增加。但如果混凝土中沒有水,即使加再多的減水劑,無論如何拌合,混凝土原材料表面不可能會被潤濕,因而顆粒間的的摩擦仍然會很高,混凝土是一盤散沙,完全不具備可塑性。在此基礎上可以認為,本質上,足量的水可以潤濕混凝土原材料表面,減少顆粒之間的摩擦,從而為混凝土提供塑性性能;減水劑加入後,可以放大水的這種作用,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加減水劑相當于加水。
既然減水劑的本質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那麼又應該如何解釋減水劑可以減水、可以增加強度和節約水泥呢?
既然加入減水劑後放大了水的作用,如果我們并不希望它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可以減少用水量,或者減少一定的用水量,讓流動性增長的幅度少一些。這就是它的減水作用。
我們知道,混凝土強度受水膠比的影響,水膠比越大,則強度越低,水膠比越小,則強度越高。如果我們在混凝土中加入減水劑,同時減少用水量,保持流動性不變,在膠凝材料用量不變的情況下,水膠比會減小,因此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如果在減少水的情況下,同時減少膠凝材料用量,保持水膠比和流動性不變,則可以節約膠凝材料。這是減水劑的使用方法,并不是減水劑的本質, 原因就是我們利用了減水劑的性質,進而改變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從而可以提高強度或節約膠凝材料。考慮C50配合比,如果要滿足強度,則需要控制水膠比低于0.38,而膠凝材料用量受混凝土收縮的影響不能超過500kg/m3,因此決定了用水量不得超過190kg/m3,這樣的混凝土拌合物按坍落度方法測量流動性,其值一定是0mm,沒有流動性,混凝土是幹硬性混凝土,需要使用非常規的強力機械振動才能密實成型,用常規的混凝土施工工藝不能完成澆築、振動密實成型,即混凝土沒有可塑性。在不改變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下,我們加入适量的減水劑,可以将混凝土的坍落度調整到180~220mm,即我們使用減水劑來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混凝土減水劑的本質是在不改變配合比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流動性,也即提高其塑性。
當前有很多關于混凝土用減水劑的流行說法,但我們認為,在不改變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下,加入适當用量的減水劑,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提高其可塑性性能,便于混凝土的施工操作,這是減水劑在混凝土中所起到的本質作用;利用這一性能,通過人為的選擇,通過調整混凝土配合比,靈活地應用減水劑,可以達到減少用水量、節約水泥或提高強度的目的。
摘自:《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