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身邊有一侍從才華橫溢、熟讀兵法,堪為帥才之人,名為鄭和。在靖難之役中,做出的貢獻很大,職位也得到了提升。永樂三年開始,鄭和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到永樂二十二年時,累計已經六次下西洋了。
洪熙元年後,鄭和升職為南京守備太監,并于宣德五年領命第七次下西洋。對于明朝有名的事件:鄭和下西洋,史學界對其的看法卻褒貶不一。
圖片:燕王朱棣劇照
有人認為,七次下西洋以不正常的交易,不僅消耗了巨大的人力,也導緻朝廷有了巨大的損失,意義實在不可恭維;也有人認為,七下西洋,加強了明朝和其他各國的聯系,大大宣揚了國威,展示了明朝的财力之雄厚,明朝的世界地位又上升到了一個層次。
以小編的淺薄見識,個人認為在那個時代,海上事業剛剛起步不久,我們能夠七次依靠海路周遊列國,國力該是多麼的強盛。
《明史》中記載,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過程中,有過三次大規模的戰争,并且在這三次戰争中,依靠明朝水軍的勇往直前無所畏懼,三次均擒敵首領,大敗敵軍,有一股所向披靡勇者無敵之勢。
圖片:鄭和劇照
第一次戰争發生于永樂五年,這次,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返航,各國使臣也跟随船隊一起去觐見燕王朱棣。随着一同去的,還有舊港匪首陳祖義,此人在船隊行進時被鄭和俘虜,便借此押解回京,震驚了當時的朝野内外。
這裡的舊港,在明朝被稱為三佛齊國,位于今日的蘇門答臘島一帶。永樂年間,朝廷在此設立舊港宣慰司來管轄南洋諸國,并設其為最高機構。
陳祖義籍貫為廣東潮汕,在當地他是最有名的海盜頭目之一,周邊百姓深受其害,朝廷也曾多次圍剿。洪武年間,朝廷再次派遣水軍前去消滅海盜,陳祖義僥幸逃脫潛伏在南洋一帶,在馬六甲海峽又開始做起了海盜,給周邊百姓又帶來了危害。
圖片:押解回京劇照
據野史記載,陳祖義的海盜團夥曾一度達到數萬人、戰艦數百艘,日本、台灣、南海及印度洋一帶是他們的主要活動區域,數次作案很少遇到實力相當的對手,搶劫的過往商船累計多達萬艘。
還曾向周邊五十餘座城池發動進攻,意圖稱王。以陳祖義的海盜團夥作參考,如今的索馬裡海盜可能也會望其項背吧。
為了南洋邊境的安穩,也為了早日解決海盜煩擾,朱元璋曾懸賞白銀五十萬兩通緝匪首陳祖義,但均無功而返。
此時的陳祖義長年盤踞在舊港一帶,多年的經營也使得其勢力越來越大,他麾下數千猖獗的海盜們在海上橫行霸道,明朝水軍在對地形的熟悉程度上遠不如陳祖義一方,加上兵力等其他因素,多次拿陳祖義毫無辦法。
圖片:鄭和劇照
鄭和的艦隊雄赳赳來到舊港後,首先以招安的名義與陳祖義談判,陳祖義卻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答應了歸順朝廷,背地裡卻找來其勢力商量如何吞掉“鄭和水軍”這塊肥肉。
當然,鄭和也不全然信任陳祖義,在發現陳祖義有異常舉動時,果斷出擊,用雷霆手段成功俘虜陳祖義,鄭和運用兵法擊潰海盜,并将陳祖義生擒押解回京,當衆處決。
在這場戰鬥中,明朝水軍殺敵五千餘人,擊沉數十艘海盜船,成功擊潰海盜集團,一舉建功。這場戰争深深影響了南海的形勢,南海自此進入了一段和平安甯的時期。
圖片:鄭和擊潰海盜集團劇照
第二場硬仗發生于永樂六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返航後,經過一番調整和組織,再次率領水軍揚帆起航,航行到印度洋與錫蘭國進行交易。但是,錫蘭國王表面上非常歡迎明朝艦隊,但背地裡小肚雞腸,意欲敲詐明朝。
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借盛大的迎接儀式,将鄭和騙進都城并将其軟禁,扣押鄭和做人質,向明朝勒索錢财。
鄭和雖被軟禁,但憑借自己的智慧,從看守他的士兵口中套出了錫蘭國的軍事配備,随即聯系斥候,讓斥候聯系駐紮在城外的水軍,制定合理的計劃,僅以兩千精兵便将錫蘭山城攻占。
戰鬥結束後,亞烈苦奈兒及部分錫蘭國的官員成了大明朝的階下囚。為了彰顯大名王朝的大度,朱棣赦免了錫蘭國王一行人。
圖片:鄭和劇照
第三場硬仗則發生于永樂十一年,鄭和再一次奉命出航,這次的目的地是蘇門答臘,并與該地區國家進行交流建立外交。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到達蘇門答臘島時,蘇門答臘國正發生内亂。由于蘇幹剌與現任蘇門答臘王并非父子,他的生父是前任蘇門答臘國王蘇丹罕阿必鎮。
幾年前,蘇門答臘與鄰國發生糾紛繼而升級為戰争,老國王在這場戰争中不幸被毒箭射中,不治身亡。由于年幼的蘇幹剌無法繼承王位,王妃便隻能在國内招納能救國之人,并許諾,若此次危機化解,即尊此人為新的蘇門答臘國王。戲劇性的一幕是,最後是一個漁夫率領蘇門答臘軍擊敗敵國,化解了危機,并登上國王之位。
圖片:鄭和劇照
對于年齡尚小的蘇幹剌,新的蘇門答臘國王無疑是他最大的敵人,奪走了本屬于他的王位。蘇幹剌長大後,對地位的追求、對新國王的仇恨與日俱增,于是率領親兵發動宮變,将這位漁夫國王殺死,自己登上了王位。
由于鄭和不承認其合法性,加上蘇幹剌對明朝軍隊的不尊重,鄭和随即率軍正面迎戰蘇幹剌的軍隊,在戰場上生擒蘇幹剌。
圖片:鄭和船隊劇照
南下西洋中,由于這三場硬仗的勝利,大明王朝的威名遠播南洋,在此後的四次遠航中一切順利。
由此來看,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向其他國家展示了明帝國的經濟和軍事優勢,并且使得大明王朝主導的朝貢體系規模不斷擴大。
由于這種朝貢體系并不是霸道無理的政治體系,因此鄭和在當時也被沿海人民視為明朝的和平使者。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