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為185米的三峽大壩,全線修建成功。如今15年過去,三峽大壩已經在發電、航運、抗旱等領域,發揮出巨大的效益。
可是你真的知道,我們最初修建三峽大壩的目的嗎?三峽流域裡的魚又是怎麼翻越它的呢?
❶
修建三峽大壩的原因雖然三峽水電站2018年的發電量,已突破1000億千瓦時,創單座電站年發電量的世界新紀錄。但是我們最初建造三峽大壩的目的,卻不是為了發電,而是為了防洪。
相關數據顯示,長江流域長達4504公裡,流域面積高達100萬平方公裡。因為幅員太過遼闊,所以每年夏季和夏季前後,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東南、西南季風,挾帶着大量水汽在長江流域進行彙合。
在季風進退與冷暖氣流交鋒過程中,整個長江流域,除了源頭之外,其他150萬平方公裡都會下起暴雨,從而引發洪水。
如果該年氣象異常,導緻上遊洪水提前形成,或者中下遊洪水延後退去,那麼長江上遊洪水就會與中下遊洪水重疊,形成區域性特大洪水或全流域大洪水。
相關資料顯示,長江洪水的曆史記載,最早見于公元前185年,西漢呂後執政時期。此後直到1911年,在2000多年的時間中,長江一共發生較大洪災214次,平均約10年一次。
在1949年前,由于長江上遊水庫蓄洪能力不足,中遊缺少足夠容積的調洪、滞洪場所,再加上河道洩洪能力有限,當洪水來量超過河槽安全洩量時,就會造成河堤潰決,從而形成洪災。
而洪水的泛濫常常會引發瘟疫和饑荒,由此導緻的死亡人數,動辄數萬甚至數十萬。
1949年後,雖然洪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大幅降低,但經濟損失卻越來越大,于是國家開始重視長江中下遊的堤壩修建工作。
但由于湖北宜昌段以上流域的洪水流量,占漢口段的大半,這也就意味着宜昌如果被洪水攻占,長江中下遊地區也必定會遭受牽連。
所以我們隻需在宜昌以上河段選擇合适的位置,修建一個水庫來調控長江洪水,那麼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洪災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而根據專家的考察,三峽正好是修建大壩的絕佳位置。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大壩正式動工修建,到了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已建成的三峽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币,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高達175米,防洪庫容多達221.5億立方米。
憑借如此大的防洪庫容,三峽大壩将荊江河段防洪标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這基本上消除了長江上遊洪水對武漢市、洞庭湖區以及江漢平原造成的危害。
隻是三峽大壩在給長江下遊人民帶來福利的時候,卻給長江下遊溯河洄遊型的魚類帶來了難題。因為截至2020年10月22日14時,三峽水庫已蓄水至高程173.55米,而壩下水位為62米,上下遊的落差達到了113米,也就是四十層樓的高度。
就這個高度,别說魚了,就是人也遊不過去。那麼這些魚又是怎樣通過三峽大壩的呢?
❷
魚怎麼通過三峽大壩其實早在設計大壩之初,三峽工程的設計師,就考慮到了魚類洄遊的問題。于是他們在大壩的兩邊,設計了供它們洄遊的通道,人們也形象地稱之為“魚梯”。
從外形上來看,魚梯和我們普通的樓梯相似,隻不過魚梯的坡度要緩得多,并且每隔一定的距離就會出現提供休息的地方。
除此之外,魚群還可以在船開閘時,借助升降機進行洄遊,這種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魚群在通過閘門時的存活率。
但即便如此,生态專家依然發現,很少有魚類能通過魚梯洄遊到上遊,而其中的中華鲟在2017—2020年這四年間,都未曾被監測到任何繁殖迹象,有專家甚至斷言,在未來10~20年内,野生中華鲟或将步白鲟後塵,走向滅絕。
防洪、發電甚至航運效益再重要,但是也不該以長江流域的生态環境為代價,所以在每年的5月~6月,三峽大壩會進行一次人工造洪峰,以此來刺激魚類的繁殖。
對于更加珍稀的魚類,我們還建立了珍惜特有魚類馴養救護中心和保護區,而對于那些洄遊型的魚類,我們在大壩的兩端,專門修建了魚池供其休息,這樣它們就能夠恢複精力,成功翻越大壩了。
除了讓魚群自然繁殖,我們還對珍稀魚類進行人工培育,等到魚兒能夠适應自然環境時,再将其放生到長江中。在2018年舉行的中華鲟放流活動中,三峽庫區累計放生的中華鲟達到500萬尾。
如今這些舉措都讓三峽流域的魚群數目回春,但盡管如此,如何讓魚類順利通過三峽大壩,仍然是世界難題,所以在未來,我們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