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年),于永樂十八年冬竣工,次年元旦投入使用,後為清朝修繕擴建,繼續沿用,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家宮殿。全城南北長916米,東西寬753米,呈縱長方形,總面積達72公頃餘,總建築面積為17萬平方米,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曆史最悠久和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整個紫禁城大體可分為以三大殿為标志的外朝和以後兩宮為代表的内廷,其中内廷後兩宮之中的坤甯宮,是清宮劇中出鏡率最高的場所之一,但也是最容易被人誤解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坤甯宮的曆史沿革。
坤甯宮外景
坤甯宮位于交泰殿之後,始建于1420年,曾于1514年和1596年兩次毀于火,在1605年時再次重建。清軍入關後,又于1645年和1655年兩次重修。1797年時,乾清宮失火,坤甯宮,前檐被燒毀,又于次年重修。曆史上的坤甯宮經過數次毀建,可謂曆經波折。如今大家所見的坤甯宮,是始建于清朝的建築。
去過故宮的朋友會有印象,坤甯宮是一座多開間的重檐庑殿式建築,它與南面的乾清宮中間隔着交泰殿,兩者遙相呼應。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很容易将坤甯宮理解為皇後寝宮,一些清宮劇更是如此。不過,明清兩代的坤甯宮,在作用上有着很大的差異。如不做深究,可将這種差異大體總結為:明代坤甯宮是皇後的日常居所,清代的坤甯宮則是皇帝大婚和舉行祭祀的場所。
坤甯宮初建時,是作為皇後寝宮而設計的。自明成祖遷都北京後,每位皇後自被冊立之日開始,除非中途遭到廢黜或因皇帝駕崩而晉升為皇太後,便會一直居住在坤甯宮,直至病逝。明亡清興,江山易代,紫禁城雖有損毀,但整體完好。清軍定鼎北京後,繼續以此作為皇家宮殿,并對其進行了修繕和改建。其中被重建和調整的,便包括坤甯宮。清初的坤甯宮大體保留了明代坤甯宮的格局,在主殿周圍尚有:
“東露(盝)頂曰貞德齋,露(盝)頂曰養正軒,東披檐曰清暇居。”——《欽定日下舊聞考》引《春明夢餘錄》
到順治十二年(1655年)時,再次仿照奉天行宮清甯宮的舊制,将坤甯宮改為祭祀和皇帝大婚時的場所。重建後的坤甯宮,主體為帶圍廊的宮殿建築,大門開在東次間,中部四間為神堂,東盡兩間的東暖閣為皇帝喜房,西盡間為夾屋,整體呈不對稱狀。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的坤甯宮大門并未用槅扇門,而是使用了闆門。順治重建坤甯宮後,這一内廷主體建築的功用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用于皇帝大婚和祭祀。
清代皇帝大婚時,于坤甯宮東暖閣舉行,會在此居住兩日,作為“洞房”。兩日後,皇帝移居乾清宮或養心殿。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時,孝莊曾親自指定,讓玄烨在坤甯宮行合卺禮。坤甯宮東暖閣的婚房,内壁塗紅漆裝飾,屋頂懸挂雙喜宮燈,東西二門外設木影壁,影壁内外均用金漆雙喜字裝飾,取意“出門見喜”。洞房内的龍鳳喜床設于西北角,床上鋪有江南精工織秀制成的鋪蓋,被上繡有一百個神态各異的頑童,稱作“百子被”。雍正皇帝在潛邸時便已完婚,故其與皇後未曾在坤甯宮東暖閣居住。自雍正朝後,皇後平時也不在此居住,而是在東西六宮中另選一個住所。
清代坤甯宮的祭祀活動,主要在中間四間神堂内舉行。神堂按照滿人習俗,在北、西、南三面設萬字炕,俗稱“口袋居”。在北牆的東側,設有大鍋和肉案,用于烹煮祭肉。在元旦和春秋兩季,清統治者會召集皇室、朝臣和内外藩王在此舉行祭祀:
皇帝坐南炕,衆官分班坐于側,分食胙肉,食畢賜茶;皇後則于東暖閣内率貴妃以下同受胙分嘗。大祭次日為還願日,以牲頸角、精肉及米酒貯挑于祭神杆上。——據《嘯亭雜錄》、《清宮述聞》等
由于清代統治者信奉薩滿,所祭祀的主神為紐歡台吉和武笃本貝子,後來又增添了包括蒙古神、釋迦牟尼、觀世音等神祇,均在坤甯宮神堂内供奉,神像列于北面和西面的炕上。如此一來,清代的坤甯宮與明代的坤甯宮有了本質區别,它不再作為皇後的日常寝宮,除了用作皇帝大婚的洞房外,實際成了一座神堂建築。
在許多清宮劇中,多是以坤甯宮作為皇後寝宮,這實際上是與史實嚴重不符的。深究起來,自順治帝重建和調整坤甯宮功能以後,作為皇帝大婚時洞房的坤甯宮東暖閣内,真正居住過的皇帝也僅有康熙、同治、光緒和宣統等幾位皇帝,因為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等皇帝,多是成年登基,此前已有福晉,并未在此舉行大婚。如此一來,坤甯宮的主要功能,除了作為清代皇帝洞房外,便是用于皇家祭祀傳統宗教了。
參考資料:
典籍:
《欽定日下舊聞考》《清宮述聞》《嘯亭雜錄》
今人著述:
孫大章:《中國古代建築史·清代建築》(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年;
謝宇:《中國古代宮殿堪輿考》,北京:華齡出版社,2013年;
王鏡輪:《紫禁城全景實錄》,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4年;
喬志霞:《中國古代宮殿》,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年。
注: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