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孩子能自由使用手的時候,手就成了工具。真正使用手時,幼兒見圓的就擰,方的就按,見到線就拽,抽屜打開,拿出東西,見到洞,會想要把外面的東西插進去。所有東西都能成為探索的對象。所以不再局限于單純的觸碰感受。
與此同時更喜歡用手指做更複雜更精細的動作了,喜歡用手指抓,喜歡細小的物品,毛線頭,小紙屑,開始靈活運用手掌和手指頭。這個階段,就是手部最為敏感的時期,也是我們為孩子們準備一些關于鍛煉手指精細,手腕力量或者手眼協調類遊戲的好時候。
下面記錄的是在麥麥一歲以後和她一起玩過的 14 個手部精細類以及協調類小遊戲,将大千世界中的細膩與靈巧,用最簡單的遊戲形式呈現在她面前,心靈與手巧,其實也可以很簡單。
插孔遊戲
一歲左右的小寶寶在手部敏感期發展的同時, 對基本的空間也有了概念, 他們開始探索物體間的匹配關系,比如蓋蓋子,插吸管,蓋筆帽,開關抽屜。
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家裡的玩具莫名其妙會消失,然後又在某個時刻出現在了我的鞋子裡,床底下,廚房櫃子裡,我趁熱打鐵,給麥麥提供了很多類似匹配類,插放類遊戲,可謂是見縫插針,無孔不入。
我用打孔機在廢舊奶罐蓋子上大了很多洞,一個最簡單的手部精細類遊戲道具就做好了,完全不用演示和解釋,奇特的本能會讓她自動拿起物品去填滿小洞,完成插放步驟。
經過多次實驗,在麥麥一歲半以前,我為她提供的是材質較硬,更利于手部拿捏的道具,例如圖中的玩具釘,小棍子。經過不斷的練習,現在 20 個月的她可以比較靈活地将吸管這種質地相對較軟,較長,甚至需要兩隻手合作才能完成插放的道具插進洞裡。
彩色釘子隻要不尖銳,其他種類兒童玩具釘也可以,不過要注意不能給口欲期的寶寶玩,平時也要放在專門的寶寶自己打不開的儲藏盒裡,避免潛在危險。
勇闖盤絲洞
從框子裡面拿東西容易,但若是遇到了重重阻礙,是否還能拿得如此順暢呢?筐子裡放入各種玩具,再用毛線随意纏繞成網,玩具們,本寶寶到盤絲洞救你們來了!
是小的玩具更容易拿出來還是大的更容易?玩具被線卡住了,是生拉硬拽還是變換角度利用巧勁?是一隻手更容易還是雙手互相幫忙更有效率?
這些小問題都可以幫孩子進行獨立思考,她們看似簡單的小腦袋,進行的編程語言可比我們想的複雜得多,玩着玩着,沒準就想通了。
串珠子
串珠子遊戲,在我們看來再簡單不過,但對于孩子們卻有一定難度。一手拿線一手拿珠,以及拇指與食指的捏合能力,需要用到的是較為精準的手部控制能力以及手眼協調能力。
一開始可以選擇洞口較大的珠子,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可以幫助他們拿珠子,讓他們隻完成拿線,對準洞口的動作即可,随着年齡的增長,逐步極大難度。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遊戲适合完全度過口欲期的寶寶,謹防吞食細小物品造成危險。
小球運輸
麥麥很喜歡玻璃彈珠,所以在她口欲期過後,我為她提供了很多彈珠小遊戲。
不同于塑料,絨布等材質,玻璃的手感和視覺效果,以及玻璃球和玻璃杯相互碰撞所發出的叮咚悅耳之聲,讓她更佳好奇,反複做着相同的投放動作很多次,還時不時停下來透過透明的玻璃杯往裡面看,雙手捧杯大力搖晃。
每一個自主觀察與探索的過程,對她來說都是很好的感官刺激。無形中鍛煉了手眼協調以及專注力。
泡發泡大後的 Water beads 軟滑 Q 彈,寶寶的小手想要拿起來不太容易,對手眼協調,手指精細和耐心都是很好的鍛煉。Water beads 從高空落下,彈力十足,在瓶中 duang duang duang 的樣子直引得麥麥蹙眉細看,覺得好玩極了,迫不及待繼續投放。
水果切切樂
這段時間麥麥很喜歡這套水果蔬菜木質玩具,每塊木頭之間有氈氈貼相連,她比較小的時候,我一手拿玩具,她另一隻手和我玩拔河遊戲,很好地鍛煉了手指力量。
慢慢的自己可以一手抓一塊積木,自己琢磨着撕扯開。現在可以在我的協助下用裡面配套的木頭刀完成切割動作了,知道如何下手用力,如何前後移動木頭刀以方便切割。“切切切” 這個動詞就是從這個遊戲中學會的。
小小面點師
因為經常玩一些很奇怪的“髒玩”遊戲,所以麥麥對于黏糊糊軟綿綿的東西也絲毫不介意,照玩不誤,所以這次,我們玩很多小朋友會嫌棄的面團,我稱之為“面團版自制蛋糕”。
這個遊戲中,我本來想用橡皮泥做蛋糕底,但是家裡沒有這麼大塊的橡皮泥,所以我選擇了用面粉代替,制作了極其簡易好用還大碗的“面團橡皮泥”。
用料和制作方法都很簡單,隻需要 1 cup(250ml)的水加 2 cups(500 ml)的面粉,使勁揉搓至筋道不粘手的面團即可。準備好其他裝飾道具,開玩!
本來想在制作面團的過程中用食用色素将其上色,制作成彩色面團,結果材料準備的急,忘了這個重要步驟,後來靈機一動,麥麥不是最近愛畫畫嗎,那用顔料自己裝扮面團豈不是更好。
上色完畢,開始裝飾“蛋糕”。我把吸管,意大利面分成長短不一的長度,再配上一把意大利空心粉,放在一起,讓麥麥自由搭配随意發揮。面團揉得很勁道,所以在插放的瞬間,奇特的質感令她很好奇不已,來來回回好多回合。
有時還會特意把很細的意大利面插到吸管中間,自己為自己增加難度。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手指精細,手眼協調,以及專注力的小遊戲。
大功告成,造型出奇的别緻,突然發現麥爸生日禮物有了着落。
小球找小洞
我用遊泳浮條做了一個籃筐,想讓她在洗澡的時候把海洋球一個個扔在裡面,不過她不感興趣,但白白扔掉絕對不是我的風格,所以我這次重新利用,當作訓練手眼協調以及手指精細的遊戲道具。
在這個遊戲中,鍛煉的不僅是手與眼的協調能力,還無形中檢測并鍛煉了寶寶的“空間認知能力”。在一次次放球入洞的過程中,讓他們認識到什麼是空,什麼是滿,讓他們在觀察中自動将球放入空的洞中。
如果将小球放入洞洞中這個過程難不倒寶寶,那不如加大難度,給把勺子、給雙筷子、給個夾子吧,20 個月的麥麥隻能用勺子舀起來,但是無法舀進洞,一個都不行,哈哈,急的她直接扔勺子。
再來個疊羅漢,這個很容易!
還在網上看到了另一種有趣的延伸玩法(如下圖),适合對顔色具備一定認知的孩子,既鍛煉了精細能力,又反複學習了顔色配對。
有趣的插環
這套彩虹套圈是我在麥麥比較小的時候就買來的玩具,起初用來讓她用手用嘴來觸摸,感受木制玩具的質感,中間的圓形小孔很适合小手抓握進行觀察。
後來我用這套玩具鍛煉她的手部小肌肉技巧,比如手眼協調和精細能力。能在坐穩的情況下自如将手臂手腕擡起并控制手腕方向的寶寶就可以進行嘗試了。
這套玩具套環的功能性較多,包括顔色認知,形狀配對,數字概念,可以玩很久,很推薦。
自制簡易套環
如果買不到類似于上圖的套環玩具,或者想要加大一些難度的,可以自制材料作為替換:橡皮泥,意大利面,空心粉,帶孔積木即可。
巧用吸吸樂瓶蓋
手指插在蓋子的小洞裡,左右端詳,于是我把瓶蓋統統積攢起來,沒想到竟變成了她愛不釋手的玩具。
給一個高一點的容器,小孩子獨特的投物本能會讓他們瞬間變身小小機器人,一遍又一遍地做着拿起,投放,拿起,投放的動作。平時的玩具大多是塑料或者木頭的,所以我特别選了一個玻璃瓶,為了讓麥麥感受事物和玻璃相互碰撞時發出的叮咚音質。
玩了太多四四方方的傳統積木,挑戰一下疊瓶蓋吧,尤其還是這種有弧度的,看看誰疊的高!通過堆疊,捏拿等方式,充分鍛煉寶寶們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精細動作的能力。比起疊瓶蓋,麥麥更喜歡幫我把辛辛苦苦疊的瓶蓋推倒!
擰瓶蓋
小孩子有時候真的很奇特,對花哨價格不菲的玩具視而不見,卻鐘情于擺弄再普通不過的瓶瓶罐罐,這樣倒也省事,不妨為他們存一些口徑大,較為安全的帶蓋子的瓶子和盒子,一次蓋個痛快。
幫助鍛煉手眼協調,事物的關聯性,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蓋子與瓶子配對能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注力。一開始為了增加麥麥信心,故意把蓋子稍微松了一點點,然後加大難度,擰緊了一些。
撕膠帶
将彩色膠帶一條條貼在牆上,貼在他們站着剛好夠得到的高度。在撕拉的過程中,膠帶自帶的粘性,正好鍛煉了孩子手指手腕的力量,如果想要加大遊戲難度,可以選擇黏性更大的膠帶。
這個遊戲甚至連剛會爬,還無法獨坐的寶寶都可以開始嘗試了,将膠帶一條條貼在地闆上,膠帶五彩的顔色會激發他們匍匐向前爬行的欲望,正好也鍛煉了大動作的發展。
我們還用彩色膠帶制作了父親節禮物~
巧用廢舊雞蛋盒
将廢舊雞蛋盒底部朝上,用剪刀尖戳幾個小洞,一個簡單的精細類遊戲道具就做好了。釘子,吸管,甚至筷子都可以作為練習道具。
插吸管插釘子需要鍛煉的是孩子的手眼協調以及手部精細能力,洞洞較多,想要把洞洞都填滿,也無形中鍛煉了她們的專注力以及“空間認知能力”。
釘子要将尖的那頭插進洞而不是平的那頭,吸管有一頭是彎的,要倒一下手用直的那頭更容易插進洞,這些都是獨立思考的過程。
20 個月的她已經可以插放自如了。
樂高套圈
一歲半時我為麥麥引入樂高大顆粒,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五彩的顔色很是吸引人。比起搭樂高,初識樂高的寶寶,倒是更喜歡拆!
可别小看拆的動作,它對于寶寶來說也是一個小小的挑戰,因為它需要足夠的手部力量和好的小手控制力去完成任務。
如果寶寶沒有興趣和能力搭建,那就讓她們拆個夠吧,就像對待不喜歡搭積木但卻很喜歡推倒積木的寶寶那樣,順着她們的興趣點,讓她們一次玩個夠!何必非要中規中矩的按照我們的方式去玩呢。
記得小時候逛夜市,10 元錢 10 個套環,一大堆誘人玩具就擺在眼前,每個人手拿套環,一個接一個往地上的玩具瞄準發射,往往隻差那麼一點,卻怎麼也套不住自己心儀的那個玩具。别說小孩子,連大人們都不一定投的準。
盛夏吃着西瓜,突然就想念小時候的夜市了,于是自己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套環給麥麥。樂高充當滿地的玩具,熒光棒充當套環,她肯定是沒那個本事站着投環了,那就老老實實坐着嘗試一下吧。搭建樂高,開始投環,小手指都沒閑着。
哈,套住啦!大寶寶們别客氣,站起來站遠一點,和爸爸媽媽來一次真正的投環遊戲吧。
以上大部分物品我都是從網上或者當地實體店購買的,有的甚至是從二手店淘來的。
其實很多玩具都可以找到它們的替代品,而這些替代品,就散落在生活的各個角落,等着我們去重新開發與利用,就算買不到一摸一樣的玩具,我們仍可以想辦法和孩子們愉快的耍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