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幹寶。原本已散,今本系後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于民間傳說。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影響深遠。 其中《幹将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統治階級的殘酷,歌頌了反抗者的鬥争,常為後人稱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
《搜神記》内容十分豐富,有谶緯神學、有神仙變幻,有精靈物怪,有妖祥蔔夢,還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戀愛等。其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西漢傳下來的曆史神話傳說和魏晉時期的民間故事,優美動人,深受人們喜愛。如卷十四的“盤瓠神話”,是關于古時蠻族始祖起源的猜測、“蠶馬神話”是有關蠶絲生産的神話;如卷十一“幹将莫邪”講述的複仇故事、卷十六紫玉傳說,講吳王小女的生死愛情;卷十一“東海孝婦”,講孝婦周青蒙冤的故事、韓憑夫婦的傳說則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這些故事是《搜神記》的精華所在,曆代長傳而不衰。
《搜神記》對後世影響深遠,如唐代傳奇故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神話戲《天仙配》 及後世的許多小說、戲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相關的聯系。
幹寶,晉新蔡人,初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關内侯,是一個有神論者,他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就是想通過搜集前人著述及傳說故事,證明鬼神确實存在。故《搜神記》所叙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不少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搜神記》對後世影響深遠,如關漢卿的《窦娥冤》,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神話戲《天仙配》等許多傳奇、小說、戲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聯系。
雖然很多人不一定信鬼神,但是鬼怪故事一直很有市場。人們對另一個世界的同行者都頗為好奇,在現實中看不見的、得不到的,不妨把他們安排在另一個世界實現,就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于是往往奇幻,全能,甚至殘忍。《搜神記》有一則《韓憑妻》,比較著名,說夫妻倆人不畏強權,抵死相守,嗣後遂不能合葬,但是兩個人的墳上長出一棵大梓樹,盤根錯節在一起,樹上又有鴛鴦交頸悲鳴,讓人心生悲慨,借用一個濫俗的套語,就是“柔情也瘋狂”,背後一陣涼風,胸中一陣蜜意,不知如何是好。不過,變孔雀也好,變蝴蝶也罷,人間若真有是情,何苦化去?
志怪小說的最高成就,應該體現在《搜神記》上。它與地理博物作品不同,以輯錄鬼怪神仙故事為主,也包括一些瑣聞雜記,是直承《穆天子傳》及《山海經》影響而出現的。它的作者是東晉初年著名史學家幹寶。幹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人。出身世家,少即勤學,博覽群書,着《晉紀》二十卷,時稱良史。據《晉書》本傳載,他作《搜神記》是有感于父親之婢和兄長死而複生的神異經曆。遂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而成的。一方面"考先志于載籍",另一方面"收遺逸于當時",涉獵頗廣,曆數十年而成。原書為三十卷,唐宋時尤存,大概在宋元之際佚失。今本為二十卷,是明代學者胡應麟從《法苑珠林》、《太平廣記》、《太平禦覽》等書中輯出的。
《搜神記》不但内容豐富,而且語言也雅緻清峻、曲盡幽情,确是"直而能婉"的典範。其藝術成就在兩晉志怪中獨占鳌頭,對後世影響極大。它不但成為了後世志怪小說的模物,又是後人取材之淵薮,傳奇、話本、戲曲、通俗小說每每從中選材;至于其中故事被用為典故者,更是不可勝計。《搜神記》的續作、仿作很多,最著名的當推署名陶潛的《搜神後記》,十卷。這部書是否真為著名的大詩人陶淵明所作,尚難以确定。該書除少數故事與《搜神記》、《靈鬼志》等書相重外,絕大部分采自當時的民間傳聞。書中多愛講神仙故事,其中不乏佳篇,如卷五的海螺女故事和"阿香推雷車"故事等,都十分優美,曆代傳誦,廣為引用。但也得承認,在藝術方面,尚處于小說發展的初期階段,一般是粗陳故事的梗概。
幹寶,東晉新蔡人,初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關内侯,是一個有神論者,他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編傳作者為東晉初年史學家幹寶,全書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作者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搜神記·自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