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春天裡,小公園裡的孩子們多了許多,我們都知道,要讓孩子多運動,多曬太陽,才能夠更好地成長。
可是,總是會遇到一些家長,逼迫着孩子去做一些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或者提前要孩子完成某些運動或鍛煉,這樣真的就是對孩子好嗎?
圖片源自網絡
今天就遇到一個媽媽,帶着不到5歲的寶寶一直在練習跳繩。其實不到5歲的年齡,真的還不太适合長時間練習跳繩,即便是孩子喜歡跳繩,那麼能夠蹦起來并且能夠每日堅持練習下去,力争熟能生巧就好。
可是這位媽媽卻非常的焦慮,又是強調孩子跳繩的姿勢,又是要求孩子必須連着蹦、腳不能擡得太高、手拿繩子也不能過大擺動……很快,孩子就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跳繩了,越是重視姿勢,越是跳不起來,也跳不好。最終,孩子在無數次的挫敗中嚎啕大哭,把跳繩扔得遠遠的。
圖片源自網絡
孩子的運動能力是有規律可循的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運動和技巧的發展規律,才能夠有的放矢地讓孩子有效地運動起來。
要知道,寶寶的各項神經活動的發育有一定的規律性。
這種規律由神經系統的成熟程度來決定,有些不能用教育的方法加以改變;隻有神經系統已經成熟,教育方法才能夠左右其發育的進度。
圖片源自網絡
1、上下規律
寶寶的發育規律是由上而下的,具體表現為,寶寶首先會吮吸,然後才是眼功能,其次是擡頭、取物、站立、行走。
2、協調規律
随着寶寶的成長,身體各部分的活動才慢慢協調起來。比如,三四個月的寶寶,看見物體隻能手舞足蹈,身體和手是不協調的;到七個月時,這種協調能力就增強了;到九月齡之後,才慢慢學會用拇指和食指抓取東西。
3、飛躍規律
寶寶的各項活動的發育,并不是總以平均速度進行的。往往當寶寶學習一項新技能時,其他活動的發育就會暫時緩慢下來;過一段時間,就能夠實現質的飛躍。
圖片源自網絡
3歲之前要積極開發孩子的運動潛能根據孩子運動發展的規律,及早科學地開發寶寶的運動潛能,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有幫助。
3歲前是孩子運動能力發育的最初階段,也最容易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和習慣。所以,家長不妨有意識的引導寶寶多做一些運動,讓孩子有親身體驗,潛移默化的幫助他們開發運動潛能。
圖片源自網絡
通常,1歲左右的孩子,家長可以多訓練他們的四肢活動能力,如床上翻身、練習爬行、訓練平衡能力等;
2歲左右,家長應有意識地引導他們進行一些動作配合運動,比如搭積木、撿物品等。讓孩子的身體适當地動起來,用無意識的下蹲、站立、舉手等動作,練習寶寶的身體關節力量、左右平衡的能力以及大腦的思考能力等。
3歲左右的寶寶,運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對運動項目的模仿、判斷等能力也更強,這時可以訓練孩子踢球、投擲等運動,練習寶寶手臂、肩膀、腿等處的肌肉。
圖片源自網絡
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是适合孩子的為了孩子有健壯的身體,有些家長會過早地讓孩子從事某些運動,但是不僅不利于孩子的身體鍛煉,相反會容易造成對寶寶身體的傷害。
這是因為正處于生長發育旺盛時期的孩子,身體内的器官、組織還沒有發育成熟所導緻的。
1、力量練習
根據人體的生理發育次序,兒童生長發育身高是先于體重的增長的。也就是說,孩子時期,身體發育是以骨骼生長為主,還沒有進入肌肉生長的高峰期。所以,寶寶的肌肉力量弱,容易疲勞是正常現象。
因此不要在這個階段讓孩子過早進行肌肉負重的力量鍛煉,比如引體向上、俯卧撐、仰卧起坐等;孩子局部肌肉強壯,身體各部分發育就會不勻稱;另外,肌肉過早受刺激變得發達,就會給心髒器官造成負擔;還會使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彈性;豈不是很糟糕的事情?
圖片源自網絡
2、滑闆車
滑闆車在孩子中很流行,公園裡總是能看到孩子們踩着不同類型的滑闆車跑來跑去。事實上,8歲以下的兒童不宜玩滑闆車。
因為滑闆車需要腰部、膝蓋、腳踝等同時用力支撐身體,這些部位是非常容易受傷的;另外長期玩滑闆車,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
圖片源自網絡
3、長跑、長時間兔子跳
長跑屬于典型的撞擊運動,對人體各關節的沖擊力度很高。孩子如果經常長跑鍛煉,對關節處的骨骺發育不利,容易出現炎症,從而影響孩子長個子。
長時間兔子跳也是如此,專家指出,在做兔子跳運動時,人體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當于自身體重的3倍,沒跳一次膝蓋骨所承受的沖擊力相當于自身體重的1/3,這樣對骨化過程尚未外完成的孩子來說,很容易造成韌帶、膝關節半月闆損傷。所以,偶爾為之有益身心,長時間就會欲速則不達。
圖片源自網絡
4、小區的健身器材
很多健身器材處都會出現孩子的身影,他們看起來動作娴熟、經驗老到,其實健身器材原則上是為中老年人配備的,隻能适應成人的運動能力和認知能力,并不适合兒童。
圖片源自網絡
針對孩子的身體發育特點,父母不妨讓孩子進行跳繩、彈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籃球、遊泳等體育項目;另外,一次運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一天的運動量也不宜過大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