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1月6日訊(通訊員 聶珍香 記者 張可)在今天下午中國南京科舉博物館的“狀元大講堂”活動上,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殷墟甲骨文全文數據庫”負責人、河南大學教授王蘊智介紹,數據庫預計明年結項,将收錄了迄今發現的4100個甲骨文字頭,未來公衆可通過該系統查詢漢字本源。
講座現場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作為迄今發現中國最早的文字,這些3600年前商代人的“占蔔記錄”再度引發了公衆的關注和學界的研究熱情。今天下午,河南大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黃河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甲骨學與殷商文明研究平台牽頭人王蘊智作客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品牌活動“狀元大講堂”,主講《甲骨文的故事》。
王蘊智教授
“漢字是中華文懷延綿不絕的重要載體和證據,解決了‘漢字從哪裡來’的問題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而甲骨文研究則是揭開這一問題的鑰匙。”王蘊智教授舉例說,例如“王”字,在商代武丁時期的甲骨文中,寫作“刀刃向下的斧钺形狀”,隻有兩個“橫”,而钺是一種大斧,比商代更早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是權力與權威的象征。而在商代祖甲時期的甲骨文中,“兩橫”變成了“三橫”,奠定了今天“王”字的寫法。
另一個“人”字,雖然是簡單的“一撇一捺”,但在甲骨文中“一撇”較短代表“上肢”、“一捺”較長代表“下肢”,表現的是人體的側視圖。而“大”字則與今天的寫法幾乎無異,表現的是人體的正視圖。值得一提的是,“屍”字在甲骨文中寫法幾乎與“人”字一樣,隻是代表“下肢”的“一捺”是彎曲的。這是因為“屍”字本意代表“睡覺”,代表“屍體”則是“屍”字。“這是漢字簡化中造成的‘錯别字’。”王蘊智說。
王蘊智教授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目前共發現了4100個字頭,其中可以辨讀出含義的約2000個。目前,王蘊智教授的研究團隊正在承擔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大數據、雲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的核心子課題《甲骨文全文數據庫及商代語言文字釋讀研究》。“數據庫建設将收錄所有發現的甲骨文字頭,預計明年年底前完成,屆時将上線供大家查詢,認識我們漢字的本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