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分享過果果小時候的一件事。
果果三歲時,有一天我倆坐車,她問“為什麼樹往後跑”,無論我怎麼解釋,她都不理解。
想想也是,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要想解釋清楚「相對運動」的概念确實有點難。三、四歲的孩子滿腦子都是好奇的事兒,我們怎麼才能用有趣、又有效的方式,把這個世界運轉的基本原理給他們講清楚呢?
嗯……如果把複雜難懂的科學原理,像放動畫片一樣,直接“演出來”給孩子看,是不是一下子就簡單、好玩多了?
我想到了之前看過的一檔科普節目,節目中就把孩子對于「相對運動」的疑問,從各個角度做了非常有意思的演示;
果果隻看了一次,立馬就明白了為啥向前行走的人,看上去卻在“往後跑”:
在行駛的車上,看到行人在倒退
在路邊的人看來,車和行人都在前進
這個節目名叫《大科學實驗》,它是由日本知名電台NHK(日本第一家覆蓋全國的廣播電台及電視台)制作的一檔科學實驗節目。
本着“不試不知道”的宗旨,節目對生活中常見、卻經常被我們忽略的自然規律和現象,一一做了發問和驗證。
随便點開彈幕,就能看到很多學生打卡:
還有很多是被老師要求來看的:
因為片中涉及的不少内容,都可以緊扣物理課本的知識點:
初中物理教材截圖(部分)
今天呢,我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這檔節目,它不僅是一部适合大孩子看的“物理實驗片”,更是一部非常難得的少兒科普啟蒙節目~
這部片的主題選材、叙事方式、以及時長設置,對年齡小的孩子都很友好,很多複雜的原理,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演示給孩子講的清楚又明白;
就連我也跟着娃一起看的津津有味,跟着娃一起學到了不少知識,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把它當做親子科普片和孩子一起看。
慢
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部好玩的科普片,文末也準備了免費的資源領取方式,記得看到最後哦~
01
這是一檔“樸實無華”的科學普及節目
跟其他科普節目不同,這檔節目通篇沒有一個定理和名詞,更沒有高大上的科學概念。
這樣做好在哪呢?
在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我們有意無意就會借用一些概念,就好比解釋“樹往後跑”要用到相對運動一樣。
雖然我隻字未提,然而這個現象和概念對大人來說太熟悉了,解釋的時候會不經意圍繞概念講;但對于孩子,顯然是聽不懂的,一不小心就又掉入解釋概念的循環裡。
而跳過概念,直接說現象,顯然要好很多,孩子一下子就能代入——
“如果我們站在路邊,能看到走過的路人和行駛的車。”
“那如果我們在車上呢?電線杆和行人,是不是都在往後跑啊。”
02
從身邊現象引入,層層遞進,便于理解
整部片子看下來,我最大的感受是:這部科普片真的很貼近生活。
全部實景拍攝,從常見的生活現象入手,實驗也可以運用到身邊的各種材料來進行。
比如,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發現,用一面鏡子對着陽光照,光竟然“跑”到牆上去了:
孩子平時有注意到這個現象嗎?可以找一面鏡子試一下,不過小心不要劃到手
如果鏡子的數量不斷增多呢?
陽光是熱的,那照到牆上的光也有溫度嗎?
于是,節目組就把5面鏡子反射的光疊加到一起,沒想到測量之後,竟然有52度!
那麼……如果溫度足夠高,是不是都可以直接做飯了?嗯,這真的是孩子會問出來的問題——
好吧,不試不知道,節目組索性把平底鍋搬到戶外,直接放到太陽底下去試試看:
首先,想要得到足夠高的溫度,就需要足夠多的鏡子:
30面鏡子夠了嗎?溫度隻有60多度,還差很多呢:
來吧,讓我們大幹一場!
這燈光、這架勢,不知道還以為在秘密讨論作戰計劃。
嗯……還是關于利用太陽能做飯的作戰計劃:
為了使所有鏡子反射的光重疊到一處,每一面鏡子都要按照預先設計好角度來擺放:
這些夠了嗎?
哇,超過100度了。
倒入鍋中的水,立刻變成了蒸汽!(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是100度,大家有注意到家裡燒水的時候,水開了會有蒸汽冒出來嗎?)
那麼,是不是也可以做飯了?
做蔬菜沒問題的,那做牛排呢?
沒熟啊……
沒關系,再增加一些鏡子升高溫度就Ok:
現場真夠壯觀!當鏡子數量達到5的一百倍,溫度也成倍增加(但不是等倍增加哦:)
最終——成功了!!
片子看到這裡,孩子們也就很自然地、循序漸進地看懂了太陽能闆是怎麼工作的,就連工作原理也能聽得懂、講得清了吧。
看過演示之後,我們還可以和孩子小小的拓展一下,比如讨論看看看,太陽能這麼厲害,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地區不依靠太陽能呢?或者,有哪些領域是必須要太陽能供能呢?……
幫助孩子做進一步的知識延伸和應用科普。
節目裡這樣的演示還有很多,比如放大鏡是由凸透鏡組成的,可以彙聚能量(孩子們可以在父母陪同下進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哈),如果陽光足夠充足,甚至可以點火、做飯……
整部片子都是這樣接地氣的講解方式,不講科學道理,直接真人上陣、手動操作,真孩子們不僅看的開心,更能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不少科學原理呢。
03
嚴肅幽默體量大,一本正經搞事情
這部片子還有個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特别有趣。
含蓄又無處不在的日式幽默,總是在“一本正經的搞事情”,随處可見一本正經和意料之外的沖突所帶來的喜感,看的時候孩子總會眼前一亮,帶着新鮮感和好奇心一直看下去。
片中經常會出現“大場面”,直接将整部片子拉滿了趣味buff。
比如,在驗證“太陽能氣球能否載人飛行”時,沒有使用常規的熱氣球,而是專門制作了一個巨大的鲸魚氣球:
這麼龐大的“實驗器具”,前期準備工作超級費心,光修補氣球的膠帶就準備了這麼多:
同期又配上了激昂的背景音樂,感覺這群人真是在做一件嚴肅莊重的“大事”
鲸魚被風吹癟,露出猙獰的表情,還遭到了旁白的“無情”吐槽,仿佛看到一個日本人既困惑又面無表情、聲調平緩的說:“诶,真是奇怪呢!”
這裡切換畫面的方式和音效,就是日本動畫片的感覺啊,整個畫風都中二起來了:
而當氣球的體量放大到一定程度,現場又變得震撼感十足;當鲸魚終于升起來的時候,屏幕外的孩子們一定會跟着忍不住歡呼起來:
再比如,在《不想移動的蘋果》這集中,節目組嘗試了快速拉動桌布,桌面上的蘋果不會掉:
沒掉?那就換張大桌子,擺上幾百件物品再試試看:
大場面又來了,真是佩服節目組的大腦洞和大制作:
單靠雙手是拉不動桌布了,節目組不得不直接開來一輛汽車,讓車在前面飛,桌布瞬間就被拉掉了:
當然,片中還有一些特别“淘氣”的地方。
比如在研究聲音時,明明可以使用喇叭、音響等作為聲源,卻偏偏讓工作人員穿上演出服來打钹。
掄圓了胳膊打钹的樣子,又有視覺張力,又能吸引孩子,而且這演出服與銅钹同框竟然也莫名的非常和諧,哈哈:
再比如研究氣壓時,明明可以挂個秤砣,節目組卻偏要吊起大力士。
這種名場面,孩子們簡直能“過目不忘”了,以後再提到大氣壓,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這名大力士了
有趣、吸引人、好玩……所有元素加到一起,讓年紀小的孩子也一樣愛看,大人們看也不覺得無聊,玩着笑着就把複雜的知識、概念、原理記到心裡了。
04
對待科學的嚴謹認真當然不能少
作為一部科普片,我們最關心的當然還是它的科學性與嚴謹性,這部紀錄片當然也不會少。
以“在行駛的汽車上反向發射棒球,棒球會做什麼運動”這個小實驗為例:
乍一聽到這個問題,感覺實驗難度真不小:
發射棒球和汽車行駛的速度、方向要怎麼精準控制才能保證實驗成功?如果正在刮風,實驗就會受影響,怎麼避免?最終怎麼确定棒球發出後的運動速度和軌迹?
帶着這樣的疑問,節目組帶來了一系列“高能設備”——
最新款的棒球發射器:
專業司機,和最新款的車速測量儀:
使用最先進的超高速攝影機,追蹤棒球發出後的狀态:
竟然還有用來測量風速的專業儀器:
這麼完備的實驗前準備,就能保證實驗結果準确了嗎?
誰也不知道,不如先做一下試試看。
當車速控制在100km/h時,球速分别設置為110和90km/h,結果形成了對稱的弧線:
如果換成相同的球速呢?
沒想到,被反向發出的球,竟然真的停下來了!
實驗之前的所有疑惑和擔憂,通過實驗人員精心的設計和計算,竟然一步一步解決了不穩定因素,确保最終的實驗結果“零誤差”,真是好厲害!
整個過程讓人滿滿的成就感,也為孩子心中種下了一顆“嚴謹、求真”的實驗種子。
而節目組的這種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勁頭,在時間的細節上也有所體現,足夠看出節目組有多嚴謹了:
我截取了1-6集的圖片,大家可以看到,整整10分鐘,一秒不差。
每集節目時長10分鐘,符合孩子們的注意力規律,10分鐘講完一件事,孩子看起來沒有負擔,時間也好控制,媽媽們也不必過于擔心長時間看電子屏影響視力了:
05
是科普,又不止科普
最後還想再說一點,是關于節目中始終滲透的價值觀與鑽研精神。
“每個人都認為理所當然的自然規律和科學知識,确實是真實的嗎?”
以及那句貫穿始終的口号:“不試不知道”。
很多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但父母、老師說的一定就是對的嗎?
這檔節目就可以在做實驗、學知識的同時,把孩子本來擁有的好奇欲望和思辨意識還給孩子,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學會主動思考、積極發問,對世界保有旺盛的求知心、求真心。
雖然如今科技發達,我們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但我始終很關注保護孩子探索世界的源動力。
不直接提供正确答案,讓孩子自己思考、尋找、探索;激勵孩子學習,更要鼓勵他們勇于表達想法,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喜歡這部紀錄片,趁着假期可以帶孩子看起來;35集,每集10分鐘,推薦給5、6歲以上的孩子、和對科學實驗感興趣的大人們一起看哦~
——END——
作者:花時間。微信公衆号「慢成長」創始人,國際新聞碩士,四語媽媽,童書譯作者,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美國加州PAU心理學研究生。創立公衆号慢成長,分享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教發育、兒童心理、親子教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