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開會、套開會議,推出“無會日”“無會周”;精準控制參會人員範圍和時間,少講“大、空、套話”,多說“幹、硬、實貨”;多開研究協調、解決問題的會,少開泛泛布置的會……近來,各地在精簡會議上出實招,會議質量有所提升,基層減負效果漸顯,不少人為之叫好。
治理成效值得肯定,但一些新出現的問題也需要警惕。最近,有一些縣鄉幹部反映視頻會議泛濫,“部裡開完省裡開,省裡開完市裡開,市裡開完縣裡開,說得都是會咋開”。原本為減負而推行的視頻會議,倘若使用不好,就會增加基層的新負擔。“視頻會開成了接力賽”,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新變種不容忽視,應盡早遏制于初萌。
開會布置、調度,是推進政策落地、督促落實的重要手段。視頻會議,往往效率高、覆蓋廣,是傳達政策要求的新形式,有現實需求也有客觀必要。然而,有基層幹部一天開三個視頻會,依舊很“忙”;有的同時接到三四個視頻會議通知,分身乏術;有的縣級綜合部門,剛參加了市裡視頻會,又要列席另一市級部門同題視頻會……改會風,在不經意間又陷入了另一種“文山會海”的窘境,甚至影響到部分基層幹部的實際工作。
會議從現場搬到線上,切莫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風再“轉移”。有基層幹部無奈地說,“各級視頻會上說的内容,七八成高度雷同;以前我們隻用參加上一級的會,現在相當于重複召開三四個會。雖然省得跑路,但更耽誤時間”。開會是方法,不是目的;開會要解決實際問題,而不能用會議落實會議、用會議替代工作。一些基層幹部認為,要反對的不是視頻會,而是過多過濫、重複低效。這說明,會議形式雖然變了,但一些不良傾向還需要進一步扭轉。
“視頻會開成了接力賽”,仍是形式主義作祟。一方面,有些下級單位怕擔責、被問責,開會留痕算落實;另一方面,有些單位除了開會,找不到其他工作抓手、落實渠道。有基層幹部說,“開會雖笨但有用”。辯證地看,當開的會,能起到實際作用;但濫開的會,起到的恐怕是“負作用”。從根本上說,脫離實際、遠離實踐的形式主義,無論是出現在現實的會場上還是視頻的會場裡,都是求真務實的“天敵”。隻有真正時時從實處着眼、用實幹考量、用實際說話,才能糾正并整治形式主義之風。
視頻會議泛濫,折射出作風問題的反複性、頑固性。治理視頻會背後的形式主義,關鍵一招是“做減法”。如,有領導幹部明确要求減少會議,對非主責部門“能口頭通知的不用電話,能電話說的别讓幹部到現場列席”;又如,有地方明确,上級召開了視頻會的,下級原則上不再開會,不開重複會,避免反複開。實踐表明,治理形式主義之風,應該有的放矢、精準施策、重點突破,隻要發現其苗頭、掌握其規律,就必須對準“問題靶心”果斷“亮劍”。
當前,“我為群衆辦實事”活動正在展開。真正辦好實事,就要謹防把開會當落實。這也警示人們,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一場必須打赢的攻堅戰,需要實打實、硬碰硬,敢管敢抓、馳而不息,唯有見底見效,才能讓幹部輕裝上陣辦實事、讓群衆不斷提高獲得感。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