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觀古喻今
觀古喻今
更新时间:2025-04-03 10:53:26

文 | 田東江

今天是農曆虎年正月初七,傳統習俗裡,這一天是人日。人日在各地狀況如何,式微與否,須待民俗界人士田野調查才能得知了,但人日曾經流行于全國各地,是不争的事實。

觀古喻今(今古齊觀人日)1

按洪邁《容齋随筆》的說法,漢朝東方朔在《占書》裡就提到了人日“歲後八日,一為雞,二為犬,三為豕,四為羊,五為牛,六為馬,七為人,八為谷。”為什麼?就要追溯到神話時代的伏羲、女娲了。相傳兩兄妹開天辟地造萬物,第一天造雞司晨,第二天造犬看門,第三第四天造豬羊供食,第五第六天造牛馬拉車,第七天造人使主宰六畜。人誕生于“初”七,所以成為人的“生日”。

觀古喻今(今古齊觀人日)2

這種說法的起源或許更早,但到南北朝之東魏時,顯然還未成為大衆的共識。《北齊書·魏收傳》載,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宴百僚,問大家人日的來曆,“皆莫能知”。魏收站出來,根據“晉議郎董勳《答問禮俗》”,說了一套類似東方朔的話“正月一日為雞……七日為人”。當時邢卲“亦在側,甚恧焉”。邢卲慚愧什麼呢?因為“邢魏”如後世“李杜”一樣并稱一時,魏收能回答皇帝的問題而自己卻不能。邢卲是個文學家,其“雕蟲之美,獨步當時,每一文初出,京師為之紙貴,讀誦俄遍遠近”。邢卲自恃才高,因此也有了驕傲的資本吧。他“有書甚多,而不甚雠校”,自己讀書不那麼認真,還嘲笑人家“何愚之甚,天下書至死不可讀遍,焉能始複校此”。缺一點較真精神,當堂應對之時,不知邢卲又該作何感想。不過,魏收是曆史學家,今天二十四史中的《魏書》就出自他的手筆,可見彼時人日的概念,尚要從典籍中鈎沉。而南朝梁之宗懔有一部《荊楚歲時記》,其中說道:“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鑲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發。又造華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以相遺,登高賦詩。”也就是說,人們在這一天,或者剪彩紙,或者镂金箔,都弄成人的形狀,貼在屏風上、帳上,戴在頭上,還相互贈送,大作“人”的文章。宗懔與魏收的生活年代相當,南面熱熱鬧鬧而北面寂寂無聞,敢是北方戰亂頻仍、傳統中斷的緣故?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從今克己應猶及,顔與梅花俱自新。”(唐盧仝《人日立春》)人日從什麼時代起進入了千家萬戶,須待專業人士考證。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很重視這個節日,人日那天每每大宴群臣,“賜王公以下彩縷人勝”。彩縷人勝,業界人士說就是用彩帛或金箔剪制縷刻的人物,大約有“以人厭勝”的意思,包含了法術詛咒或祈禱的成分,所以人日又名人勝節。宋計有功《唐詩記事》裡有不少中宗時的大臣人日那天于大明宮或清晖閣的“應制”詩,李适的、宗楚客的、劉憲的、趙彥昭的、沈佺期的,等等。溫庭筠《菩薩蠻》詞———“水精簾裡玻璃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鬓隔香紅,玉钗頭上風”,描繪的正是人日時“人勝”的盛況。

人日的習俗豐富多彩,從前人留下的文字中,我們至少可以窺見其三個特質,其一祈壽。如李适《人日大明宮應制》———“林香近接宜春苑,山翠遙添獻壽杯。向夕憑高風日麗,天文垂耀象昭回”;趙彥昭《人日清晖閣應制“幸承今日宴,長奉萬年春”雲雲。今日香港還有“食壽包”的習俗。其二懷人,懷念友人,思念家鄉。隋薛道衡有《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大雁飛回來了,而人不及候鳥,思鄉之情躍然紙上。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遺》詩雲:“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複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這種表達就更直接了。按照葉嘉瑩先生的解讀,溫詞中“人勝參差剪”一句,透露出的也是懷人情感。其三登高。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年)人日,大家的詩作就是圍繞“清晖閣登高遇雪”。此外,唐朝詩人中,喬侃有《人日登高》、宋之問有《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韓愈有《人日城南登高》,詩題都開宗明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與懷人,從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吧。

宋朝張耒雲:“歲後七日,其名曰人;愛此嘉名,飲酒歡欣。豈竹木之始和,生庶彙而施仁。”在東方朔的說法裡,正月初七這天的天氣陰晴非常重要,能夠預測當年的世道以及作物的豐歉。如果天氣晴朗,政事方面則“民安,君臣和”;農業方面,則“所主之物育,陰則災”。所以杜甫詩曰:“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洪邁說:“八日為谷,所系尤重,而人罕知者,故書之。”在洪邁看來,人吃什麼比人生哪天重要得多。今天,當各地胡亂尋找文化“抓手”之際,倒不妨考慮人日的振興。

(作者系南方日報高級編輯)

【作者】 田東江

南方評論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伊麗莎白圈的名字由來
伊麗莎白圈的名字由來
伊麗莎白圈的名字由來?之所以叫伊麗莎白圈,并非是伊麗莎白發明的意思,隻是單純地因為和伊麗莎白女王時期,所盛行的英式脖套長得很像,因此叫伊麗莎白圈伊麗莎白圈,是戴在頸子上、像反過來的燈罩一樣,專為貓貓狗狗和各種小動物在手術後或病患期間佩戴專用...
2025-04-03
曆史有周亢這人嗎
曆史有周亢這人嗎
周盛傳的來曆北海老農周盛傳是小站鎮和小站稻的創立人。是小站鎮、小站稻之父。他将和小站這個地名永遠地聯系在一起。我們就認識一下周盛傳。周盛傳(1833一1885),字薪如,名和字連起來就是薪火相傳延續不斷的意思。“薪盡火傳”語出《莊子》。薪就...
2025-04-03
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發展
傳統民族體育項目的發展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南京奧博【社教小課堂】開課啦!五十六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大家要搬好闆凳認真聽哦~土族:輪子秋輪子秋是土族傳統娛樂項目,每年正月農忙過後,土族青年們将大闆車改裝成融秋千、轉盤為一體的吊車,兩...
2025-04-03
沙漠鷹犬是什麼狗
沙漠鷹犬是什麼狗
鷹犬——就是我們說的走狗。​那麼鷹犬是怎麼由來的呢?第一步:獲取熬鷹和犬獒A:熬鷹——含義解釋:古人訓練鷹隼的過程。——獲取方法:将鷹隼雙眼遮蓋,不給鷹隼飲食損耗體力的同時,讓鷹立在一根麻繩之上,因雙眼目盲對外界無任何主觀判斷,鷹隼便會本能...
2025-04-03
8月15日節日習俗
8月15日節日習俗
8月15日節日習俗?節日風俗廢除奴隸制國際日,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8月15日節日習俗?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8月15日節日習俗節日風俗廢除奴隸制國際日簡介12月2日廢除奴隸制國際日是為了紀念聯合國大會在該日通過《聯合國禁止販賣人口及取締...
2025-04-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