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妊娠晚期的沖刺階段,離分娩越來越近,那些還沒有“入盆”的孕媽,心情肯定既緊張又焦慮,到底寶寶什麼時候會入盆?是不是入盆之後馬上就要生了?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入盆這件事。
- 入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胎頭入盆在醫學上稱為胎頭銜接,是指胎頭顱骨的最低點接近或者達到母體骨盆的中骨盆平面,也就是坐骨棘水平。簡單地說,就是寶寶頭顱最寬的地方下降進入了孕媽骨盆的上端“入口”,可以認為是開始順産“旅程”的第一步了。
那入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腹部形狀改變:寶寶入盆後,由于所處的位置下降,腹部的外觀形狀也會随之發生改變,像是從“西瓜”變成了“柚子”。
呼吸暢順了:增大的子宮會向上壓迫膈肌,肺的擴張受限,孕媽會感到呼吸不暢,而寶寶入盤下降後,減輕了對膈肌和器官的壓迫,孕媽的呼吸自然會暢順很多。
小腹疼痛:寶寶進入骨盆,恥骨間隙被撐開,因此會感覺小腹、恥骨部位疼痛、墜脹。
尿頻、便秘加重:寶寶入盆後更靠近膀胱和直腸,壓迫力度更大,孕媽的尿頻、便秘情況也會變得更嚴重。
出現假性宮縮:入盆後的寶寶有更多機會壓迫、刺激宮頸,随之引發假宮縮。
如果明顯出現了這些症狀,就很可能是寶寶入盆的征兆,下次産檢就可以證實了!
- 入了盆就快要生了?
很多孕媽都聽家裡的長輩說過:入盆就是快生了。
其實,入盆出現的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孕媽從32-34周就會出現胎頭入盆,有的遲遲不入,甚至正式臨産後才入盆。
什麼時候入盆,其實和生産順利與否沒有直接關系,初産婦多在預産期前1~2周内入盆,經産婦多在分娩開始後才入盆。
而臨産的發動,關鍵不在入盆早晚,而由宮縮說了算。當然,如果入了盆的話,對宮頸的刺激更頻繁,臨産發動的幾率越來越大,也就離分娩不遠了。
有部分孕媽從38周到預産期一直沒有入盆,焦慮不已,擔心自己骨盆太小,或者寶寶頭顱過大,怕不能順産。
實際上,就算寶寶不入盆,仍然有可能會發動臨産,寶寶可以在宮縮的作用下才入盆。能否順産也不取決于之前是否入盆,而是受胎兒大小、胎位、産力甚至産婦心理精神狀态、并發症的影響。
- 為什麼有些孕媽總不入盆?
胎位異常:正常的胎位是頭位,當胎位出現異常,如枕後位、枕橫位、胎頭高直位、面先露等,會加大胎兒入盆的難度[1]。産檢期間若發現胎位不正,孕30周之前隻需要加強觀察,無需糾正;孕30-32周是孕媽媽糾正胎位不正的最佳時間,32周以後胎位相對固定,糾正機會較小。
胎兒因素:當胎兒體重達到或超過4000g時,也不利于胎兒入盆。而造成胎兒過大的因素主要有:孕婦肥胖、妊娠合并糖尿病、過期妊娠、高齡産婦等,孕媽媽在懷孕期間應該合理飲食,控制體重,以預防巨大兒的發生。
臍帶因素:臍帶纏繞或臍帶過短時會影響胎先露部分入盆,使胎頭下降受阻[1]。孕媽媽按時接受産檢,通過超聲檢查可以發現臍帶繞頸,臍帶附着點,但是不能看到臍帶的長短等情況。
骨盆因素:頭盆相稱是胎頭銜接及陰道分娩必不可少的條件,骨盆異常或傾斜度過大可影響胎頭銜接及下降,若是由于骨盆因素導緻的胎兒遲遲不入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在臨産時采取半坐卧位或屈膝位等自由體位來幫助胎兒入盆[1]。
- 胎兒不入盆怎麼辦?
如果想寶寶如期入盆,促進順産,孕媽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運動來幫助入盆:
多散步:孕晚期每天堅持散步30分鐘,讓胎頭在上上下下的震蕩中,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進入骨盆。
深蹲:有助于放松和延長骨盆底肌肉并伸展會陰部,打開骨盆。可以手扶桌沿,雙腿分開與肩膀等寬,膝蓋慢慢彎曲下蹲,然後再慢慢地起立,重複幾次,以不産生不适為度。
骨盆運動:雙手雙膝着地,吸氣弓背,吐氣,同時擡頭,上半身盡量往上擡,反複10次。
面對分娩的孕媽媽切忌焦躁緊張情緒,抱着放松、平和、期待的心态更容易臨産,希望各位孕媽都能如期入盆,順利分娩!
參考資料:
[1]馮學宇,趙芬. 影響妊娠晚期胎頭銜接的因素分析[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産科,2015,7(09):6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