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課内文言文基礎訓練
一、《世說新語》二則
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1)謝太傅/寒雪日/内集
(2)左将軍王凝之/妻也
(3)君與家君/期/日中
(4)待君久/不至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俄而雪驟
俄而:不久,一會兒
驟:急
(2)撒鹽空中差可拟
差:大體
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風起
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4)太丘舍去
舍:舍棄
(5)去後乃至
乃:才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
尊君在不(“不”同“否”,和肯定詞對用時,表示否定)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
(1)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泛指小輩
今義:兒子女兒
(2)與友期行
古義:約定
今義: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太丘舍去
古義:離開
今義:前往,與“來”相對
(4)相委而去
古義:舍棄
今義:委托
(5)下車引之
古義:拉,牽拉
今義:領
(6)元方入門不顧
古義:回頭看
今義:顧忌;理睬
5.将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謝太傅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裡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輩談論文章的義理。
(2)白雪紛紛何所似?
白雪紛紛揚揚的像什麼?
(3)未若柳絮因風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風飛舞。
(4)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時分。
(5)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約同行,卻丢下我走了。
(6)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友人感到慚愧,下車來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就進門了。
二、《論語》十二章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氣,惱怒
(2)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省:自我檢查、反省
(3)為人謀而不忠乎
忠:竭盡自己的心力
(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誠信
(5)三十而立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6)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7)不逾矩
逾:越過
矩:法度
(8)學而不思則罔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
(9)思而不學則殆
殆:疑惑
(10)人不堪其憂
堪:能忍受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喜愛,愛好
(12)曲肱而枕之
肱:胳膊
(13)于我如浮雲
于:介詞,對,對于
(14)逝者如斯夫
逝:往、離去
斯:代詞,這,指河水
(15)三軍可奪帥也
奪:改變
(16)博學而笃志
笃:堅定
(17)切問而近思
切:懇切
(18)仁在其中矣
仁:仁德
2.解釋下列各組中的加點詞。
(1)而
學而時習之(連詞,表承接)
溫故而知新(連詞,表承接)
學而不思則罔(連詞,表轉折)
人不知而不愠(連詞,表轉折)
(2)為
為人謀而不忠乎(替)
可以為師矣(做)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同“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同“又”,用于整數和零數之間)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
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能夠
5.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詞類活用現象并解釋。
(1)學而時習之(名詞用作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名詞用作狀語,每天)
(3)溫故而知新(形容詞用作名詞,分别譯為“學過的知識”“新的理解和體會”)
(4)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5)飯疏食(名詞用作動詞,吃)
6.将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隻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隻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疑惑。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在河邊上感歎說:“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
三、誡子書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非淡泊無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2)非甯靜無以緻遠
緻遠:達到遠大目标
(3)淫慢則不能勵精
淫慢:放縱懈怠
勵精:振奮精神
(4)險躁則不能治性
險躁:輕薄浮躁
治性:修養性情
(5)年與時馳
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6)意與日去
日:日子,歲月
(7)遂成枯落
枯落: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8)悲守窮廬
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
(1)靜以修身
古義:修養身心
今義:衣服顯示出穿着人的線條
(2)夫君子之行
古義:操守,品行
今義:行走
(3)意與日去
古義:日子,歲月
今義:太陽
3.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詞類活用現象并解釋。
非學無以廣才(形容詞作動詞,增長)
4.将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屏除雜念和幹擾來提高自己的修養,勤儉節約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如果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才幹,如果意志不堅定就不能學有所成。
(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
(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年紀随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歲月而消失。
四、狼
1.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每句劃一處)
(1)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一狼仍從
從:跟從
(2)并驅如故
故:原來
(3)屠大窘
窘:處境困迫,為難
(4)顧野有麥場
顧:看,視
(5)積薪其中
薪:柴草
(6)苫蔽成丘
苫蔽:覆蓋、遮蓋
(7)目似瞑
瞑:閉上眼睛
(8)意暇甚
意:這裡指神情、态度
(9)蓋以誘敵
蓋: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
3.解釋下列各組中的加點詞。
(1)其
恐前後受其敵(代詞,指代“兩狼”)
一狼洞其中(代詞,指代“柴草堆”)
以攻其後也(代詞,指代“屠戶”)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2)之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代詞,代指“一狼”)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句末語氣助詞)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結構助詞,的)
(3)敵
恐前後受其敵(動詞,攻擊)
蓋以誘敵(名詞,敵人)
(4)止
一狼得骨止(停止)
止增笑耳(隻是)
(5)意
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意圖)
(6)前
恐前後受其敵(前面)
狼不敢前(向前)
(7)以
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連詞,表目的)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
(1)一狼徑去
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2)屠自後斷其股
古義:大腿
今義:屁股
(3)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古義:多少
今義:數學中的一門學科
5.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詞類活用現象并解釋。
(1)一狼洞其中(名詞作動詞,挖洞)
(2)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名詞作狀語,從通道)
(3)其一犬坐于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
6.将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骨頭已經扔完了,可是兩隻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2)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隻狼徑直離開,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
轉身看柴草堆的後面,一隻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企圖從通道進入來攻擊屠戶的背後。
(4)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隻是增加笑料罷了。
五、寓言四則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家無井而出溉汲
溉:澆灌、灌溉
(2)及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3)國人道之
道:講述
(4)聞之于宋君
聞:使知道
(5)丁氏對曰
對:應答,回答
(6)身亡所寄
亡:無,沒有
(7)因往曉之
曉:告知,開導
(8)若屈伸呼吸
若:你
(9)隻使墜
隻使:縱使,即使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
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釋”,解除、消除)
3.解釋下列各組中的加點詞。
若
求聞之若此(像)
不若無聞也(如)
若屈伸呼吸(你)
4.将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居住在國都中的人講述這件事,被宋國的國君知道了。
(2)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像這樣道聽途說,還不如什麼都沒聽到的好。
(3)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寝食者。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4)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麼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七上文言文對比閱讀
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甲】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将軍王凝之妻也。
【乙】鍋巴救命
吳郡陳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飯,陳作郡主簿②,恒裝一囊,每煮食,辄伫錄③焦飯,歸以遺④母。後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陳已聚斂得數鬥焦飯,未展⑤歸家,遂帶以從軍。戰于滬渎,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饑死,陳獨以焦飯得活。
【注釋】①铛:鐵鍋。②主簿:掌管文書機要、主辦事務的官吏。③伫錄:貯藏。④遺:贈送。⑤未展:來不及。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寒雪日内集( )
(2)未若柳絮因風起( )
(3)恒裝一囊( )
(4)逃走山澤(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2)陳已聚斂得數鬥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
3.【甲】文末“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将軍王凝之妻也。”這句話有什麼作用?
4.讀了乙文後,你有什麼感悟?寫出你感悟最深的一點。
二、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與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魏文侯與虞人期獵
魏文侯與虞人①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日:“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注釋】①虞(yǘ)人:侍衛。②焉之:到哪裡。
1.下面各組加點詞語解釋正确的一項是( )
A.陳太丘與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約定) 、
B.去後乃至(才) 乃往,身自罷之(于是,就)
C.元方入門不顧(照顧) 是日,飲酒樂,天雨(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譯下面句子。
(1)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2)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
3.甲乙兩文表現的共同主題是什麼?讀兩文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三、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甲】《論語》四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乙】《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當餘之從師也,負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烨然若神人;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學而不思則罔( )
(2)腰白玉之環(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餘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甲】段則是典型的______體,表述了孔子的為學之道。【乙】段主要采用了_____的表現手法,突出“餘之勤且艱”的求學經曆。
4.分别從【甲】【乙】兩段中找出表述學習态度的句子,并抄寫在下面。
5.請結合【乙】段内容,談談你對“見不賢而内自省”一句話的理解。
四、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甲)周公誡子
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衆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1)吾于天下亦不輕矣( )
(2)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 )
(3)夫君子之行( )
(4)險躁則不能冶性( )
2.将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1)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2)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3.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請分别說說它們的中心内容。
4.乙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做“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
五、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甲】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複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
兩牧豎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号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緻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②号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複,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注釋】①牧豎:牧童。豎,童仆。②跑:獸類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
1.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兩狼之并驅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倉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狀
D.相去數十步 一狼徑去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3.比較閱讀【甲】【乙】兩文,下面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甲文主要表現狼的貪婪、兇殘、狡詐和愚蠢;乙文則從大狼身上體現偉大的母愛。
B.甲乙兩文在刻畫狼時,都運用了動作和神态描寫。
C.甲文表現狼的狡詐時主要寫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誘敵”;乙文中開篇寫“謀分捉之”,以下從狼的側面處處體現了“謀”的結果。
D.兩文的語言都簡練而生動,都運用了比喻和描寫。
4.同是人與狼的較量,屠戶與牧豎對狼的做法,你更贊同哪一種?為什麼?
六、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乙】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及其家穿井( )
(2)國人道之( )
(3)是吾劍之所從墜( )
(4)遽契其舟(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2)是吾劍之所從墜。
3.說說甲乙兩文分别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參考答案
一、1.(1)把家裡人聚集在一起(2)趁、乘(3)經常、常常(4)跑
2.(1)不一會兒,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2)陳某已經收集了好幾鬥鍋巴,來不及回家了,就帶着鍋巴參戰。
3.最後補充交代了謝道韫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賞及贊揚謝道韫的才氣,并寫出了謝道韫是“詠絮才”。
4.參考示例:(1)孝順父母,是做兒女的本分。(2)孝順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持之以恒。(3)百善孝為先(4)父母為兒女付出了很多,做兒女的要學會感恩等意思近即可。
二、1.B
2.(1)您和我父親約定在中午。中午時您沒來,就是不講信用。(2)現在即使很樂觀,難道不可以相見完成約定嗎?
3.為人一定要講誠信。談感受能圍繞誠信談感想并言之有理、語言通順即可。
三、1.(1)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2)腰佩
2.(1)我卻穿着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2)溫習舊的知識能有新的體會、發現,可以憑(這一點)當老師了。
3.語錄 對比
4.【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或“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乙】“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