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在古代稱為“四渎”,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四條由西向東、獨流入海的河流。如今長江、黃河、淮河仍在,但濟水卻不見了蹤影,隻能在史籍資料中才能找到和它有關的記載,濟水哪裡去了?
在古代,天子為表功德或祈福,往往會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五嶽和四渎便是最主要的祭拜對象。在四渎中,濟水雖然沒有其他幾個那麼氣勢宏大,但卻是非常神聖的一個。原因在于在古人看來濟水很神奇、神秘,一直有着“穿黃不濁,三伏三見”的說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濟水由北往南穿黃河而過,卻依舊清澈,而且三次潛行地面之下,又複出,依舊奔向大海。按照這種說法,不要說古人了,就是今人都會覺得神奇到不可思議吧。
《尚書·禹貢》中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荥;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菏,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 濟水發源于濟源市(因濟水之源而得名)王屋山上,源水以地下河向東潛流七十餘裡,從濟源城西地面湧出,東流至溫縣西北這段稱為沇水,之後始稱濟水。濟水行至黃河再次潛行,穿越黃河,在河南岸荥陽浮出水面入古荥澤。之後濟水向東流經原陽時,又再次潛行,至定陶,和汶水彙合,向北彙入巨野澤(大野澤),之後再向東北方向轉入山東境内的大清河流入大海。黃河之所以叫黃河,以泥沙多著稱,而濟水穿黃而不混,神奇不神奇?
唐太宗曾問大臣許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載祀典,濟水甚細而尊四渎,何也?” 意思是濟水水流不大,為何能成為四渎呢?許敬宗回答:“渎之為言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也,濟潛流屢絕,狀雖微細,獨而尊也。” “濟潛流屢絕”就說明濟水“三伏三見”這種現象在古人看來是非常神秘的,而且古人非常崇尚濟水這種“出濁水而不染”的高貴、雖小卻奮力獨流入海、百折不撓的頑強。白居易都曾以詩贊濟水:“自今稱一字,高潔與誰求,惟獨是清濟,萬古同悠悠。”
由于時代的局限,古人認為濟水“三伏三出”合情合理,但在今天很多人看來卻非如此。别的不說,就說濟水穿黃河而過這個問題,很可能就是古人的誤解。我們都知道地下河确實存在,但大都是喀斯特地貌那種,在濟水入出黃河的溫縣、荥陽一帶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有人認為進入黃河的濟水和出黃河的濟水根本就不是同一條河流,黃河南岸的這條濟水隻不過是黃河的一個分支,因為南入古荥澤泥沙沉積而變清,且接收嵩山上的來水也都是清流。這一入一出兩條河流十分巧合地出現在黃河兩岸不遠的範圍内,而且都水質清澈不同于黃河,故誤解為同一條河下穿黃河而不濁。
那濟水為何後來不見蹤迹了呢?這還是和我們偉大的母親河黃河有關,黃河在下遊頻繁改道,對整個華北地區的河流生态都造成巨大的影響。早期因為黃河上遊尤其是流經的黃土高原地區人煙稀少,沒有大規模開發,有植被保護,水土流失沒那麼嚴重,黃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并不太高。但是随着人類活動的增加,黃河水攜帶的泥沙越來越多,濟水攜帶的泥沙逐漸湮塞了荥澤。本來由濟水潴而成的荥澤消失後,濟水也逐漸步其後塵。當然,除了濟水中泥沙的自然沉積外,也離不開黃河泛濫、頻繁改道的強力助攻。
據學者考證,從黃河至巨野澤的這段濟水在東晉時已被淤平、湮沒,巨野澤以下的濟水由于有汶水等河流的補充,依然存在,但是因為和原來的濟水已經沒了太大關系,後來就逐漸改叫清河。濟水出巨野澤後,往東北方向從泰山北麓流經濟南、濟陽等地,在今東營市境内流入渤海。1855年(清朝鹹豐五年),黃河銅瓦廂決口,造成黃河第六次大改道,由原來的奪淮入海改從山東境内奪大清河(濟水)入海,濟水從此消失。
圖-濟南黃河、小清河
黃河奪濟入海,但是因為濟水河道窄且淺,在濟南以東黃河并沒有再走原來的濟水水道,而是自己闖出了一條新的入海線路。而那段擺脫黃河侵奪的濟水又接收了新的來水,且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如今叫小清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