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字的演變?多年前,初當人父教子,沒有什麼經驗可談,大緻仿效老輩人和其他同齡人教子的方法其首先要學會的便是對孩子說:“乖,聽話”,這樣皆大歡喜,大人心不煩,小孩兒也不會覺得無聊因為有人在誇自己,虛榮心,可能是小孩兒便有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乖字的演變?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乖字的演變
多年前,初當人父教子,沒有什麼經驗可談,大緻仿效老輩人和其他同齡人教子的方法。其首先要學會的便是對孩子說:“乖,聽話”,這樣皆大歡喜,大人心不煩,小孩兒也不會覺得無聊。因為有人在誇自己,虛榮心,可能是小孩兒便有的。
那時,我不曾查閱相關資料,不知“乖“字造于何時,更不知何時把它賦予了小孩兒。于是随手翻閱了手頭的《簡易四角号碼詞典》。詞典裡,“乖”字的意思有三個:1,小孩子聽話,不淘氣;2.伶俐、機警。例如乖巧;3.(文)違背、抵觸。
不查不知道,一查問題出來了。第一個解釋,可理解為小孩兒不違背大人的意願、不對大人提出的要求産生抵觸情緒,即順從他人的意思。但第三個解釋為“違背、抵觸”。一說其意為順從,一說其意為違背,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這使我想起了《紅樓夢》第三回裡描寫賈寶玉的“西江月”詞中的兩句:“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诽謗”。“乖張”一詞的釋義為“怪癖、不合情理”。“張”在這裡的意思是擴大、誇大。“乖”字按總的詞義應當解釋為“違背、抵觸”。二字聯合,可直譯為“極度的違背或非常不合情理”,引申為“怪癖”。
真是越想越弄不通,同一個字有兩種相反的解釋,用在成人身上和用在小孩身上的意思截然相反。為什麼是這樣的?這個問題我有一段時間百思不得其解,真應了鄭闆橋那句名言“難得糊塗”。
後來,我讀李贽先生(明代思想家)的《童心說》時,總算找到了一點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感覺。他将認知的是非标準歸結為童心。
文章裡說:“夫童心者,真心也……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複有初矣”。
大意是說,童心,實質上是真心,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幹擾時一顆毫無造作、絕對真誠的本心。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個真誠人的資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誠為本,就永遠喪失了本來應該具備的完整的人格。又說:“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也,心知初也”。即是說,兒童,是人生的開始;童心,是心靈的本源。
言為心聲。據此說可知,說涉世未深的孩子乖、聽話,孩子的表現是出于真心的,沒有他人的指使或出于私心雜念,是真的順從。
但童心會失去的,文章接着說:“蓋方其始也,有聞見從耳目而入,而以為主于其内童心失。其長也,有道理從聞見而入,而以為主于其内童心失。……童心既障,于是發而言語,則言語不由衷”。
大意是:在人的啟蒙時期,通過耳聞目睹獲得的感性知識,長大之後,又學到更多的理性知識,這些後天得來的感性的聞見和理性的道理一經入主人的心靈之後,童心也就失落了。童心一旦雍塞,說出的話,也是言不由衷,人們的語言、行為都變得虛僞、假情假意了,即"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其實,《童心說》裡也指出了怎樣說話才算真心:内含以章美,笃實生輝光。即要心懷美好而溢于言表,具真才實學而自然流露,這樣才會有蘊含道德修養的真話産生出來。
李贽還認為,"童心"即"真心"是文章的直接本源。認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換句話說,即天下最好的文章,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性情即真,文無所不真。不管什麼時代,不拘何種體裁,顯示出作者真實的精神風貌,都是有真價值的。"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
由此可知,一般成人,雖見多識廣,則其言行很可能不是自己真實的所思所想,而是他人思維的翻版。同意并表達别人的主張,可能是出于掩飾的目的或遭受蒙蔽後的結果,呈現出失去童心後的表現:認知的是非标準變得混亂或颠倒了。總而言之,此時稱其“乖”,則隻能表達相反的意思,即真正說其是“不乖”,即是“真抵觸、真違背”了。
但以上的解釋是否合理,我就不得而知了!
王建輝 2022.06.17淩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