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的核心就是李雲龍的“亮劍精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中國精神”,是民族的特質!電視劇選擇拍攝前半部分,也許就是想讓觀衆記住這些“精神”,記住這些“特質”,這些精神和特質,是震撼的!是讓人熱血沸騰的!
然而《亮劍》原著共386頁,劇集卻隻拍了199頁,電視劇僅僅為觀衆展現了故事的上阙,把演技精湛的李幼斌塑造的李雲龍形象刻在人們心裡,記住了“二營長”、“意大利炮”這些的梗,剩下的為什麼不能拍,因為原著後半部分不忍卒讀。
《亮劍》電視劇展示的不僅是戰争,冷兵器和炮火,他有鐵漢柔情,不止是像李雲龍,趙剛,楚雲飛這樣的大主角,更包含無數小角色但也依然不失其獨有特色,有情有義的和尚,城樓上向我開炮的秀芹,騎兵連連長發起的最後一次進攻,有勝閱兵時嘴角向下的微笑……場景曆曆在目,作者和導演以及演員都無疑是優秀的。而它的失敗,在于結局的戛然而止。
看《亮劍》原著,每每當李雲龍感歎自己的峥嵘歲月時我都會泣不成聲,戎馬生涯,晚年卻被害,最終像壯士樣飲彈自盡,像自己亮了劍,真是種莫大的悲哀。這種狹路相逢勇者勝,逢敵必亮劍的亮劍精神應該得到發揚與傳承,那段日軍侵華的曆史也不應該被輕視和遺忘,我們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替先輩原諒某些人,勿忘國恥,吾輩更需自強。
被信仰背叛的滋味對我這個沒有信仰的人是難以理解的,但那一定是絕望的。看了原著,内心是震撼我很納悶的,心裡想,沒有電視劇精彩。當我看完的時候,明白了,故事的合理性,很多疑問也迎刃而解。也明白了電視劇為什麼沒有拍後半部分。
當初在電視劇播出的同時,就知道這是部小說而且隻拍了一半。當然基于拖延症和惰性使然,一直沒有去讀原著,雖然很多後面内容都劇透差不多了,雖然電視劇些對話也隐喻了他們的悲劇結局,但當看完這部小說,還是被震撼到,這部小說的思想内涵遠超于于電視劇,這是一本徹底反思的小說,從建國之初,曆經各種運動,宏觀和微觀地描述各個運動的災難性後在思想層面進行了剖析。從田墨軒預見性、李雲龍整個心路曆程,從最開始懵懂,擁護,渴望參與的沖動到最後的覺悟反抗,讓他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了一個鬥士。
應該說,真正的亮劍精神絕不是什麼“俠土精神”,更不是什麼“狹路相逢勇者勝”能夠概括的,真正的亮劍精神也覺不僅僅了是勇于戰鬥;真正亮劍精神是,不管面對任何人,任何的壓迫都要勇于鬥争,都要勇于反抗,哪怕犧牲自己也要捍衛自由。
真正的亮劍精神不但屬于李雲龍,同樣屬于田雨;屬于田墨軒的朗朗文骨,屬于趙剛夫婦這樣理想主義戰士!
最後,讓當了一輩子楚雲飛親自悼念自己的對手。
亮劍,是一曲悲歌,一曲英雄的悲歌;是一曲挽歌,是英雄的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