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五一假期
正是牡丹花開時
在圓明三園内種植牡丹面積最大
花開最盛的當屬長春園的含經堂
賞花之際
花叢間的蒙古包同樣惹人關注
仿佛讓你置身草原
心胸也開闊起來
然而此地為何有蒙古包?
小編這就告訴你答案~
提到含經堂的蒙古包,就要先說明清宮蒙古包的作用。作為清代宮廷與蒙古諸部宗教、政治和文化交流的載體,清宮蒙古包的發展演變曆程是清代建築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清宮蒙古包的搭建地點主要是以圓明園為主的京城宮苑以及熱河行宮。
清 《苑西凱宴圖》局部
在圓明三園中,山高水長與含經堂兩處地方常搭建蒙古包,前者主要搭建大蒙古包,後者搭建的蒙古包規模相對較小。現如今根據史實,在含經堂遺址複原了盛時的四座蒙古包。
乾隆皇帝将圓明三園中的長春園視為“歸政娛老”之所,退休後的居住之地,而含經堂位于長春園的中心,也是該園内最大的園林建築群,蒙古包就位于含經堂的南廣場,成為當時宴請外藩使臣的禮儀場所和安供佛像的佛堂。
乾隆十八年(1753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到北京,乾隆帝在長春園含經堂宮門廣場“親禦帳殿,優以宴賞。”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内務府造辦處檔案中有“梅花式蒙古包即在含經堂前殿院内搭蓋”的記錄,可見在含經堂南廣場還曾搭建過梅花式蒙古包。
據史料記載,搭建于含經堂南廣場的梅花式蒙古包主要供乾隆皇帝修行和供佛使用:五座蒙古包中的西一座為佛堂,東一座為辦事房,後一座為寝宮,而文獻未記載的前一座與中一座的功能,按照平面組合方式推測,應當是門廳與中廳。各組成蒙古包的尺寸相對小巧并以組合布局的方式區隔不同功能的空間,滿足了乾隆皇帝的使用要求。
知道了蒙古包的來曆
您不妨在牡丹花開時
來園欣賞一番
領略這位“遠方客人”的魅力吧~
[資料來源]
北京圓明園研究會
[攝影]
任 翾
石 宇 萌
胡 利 明
[編輯]
趙 磊
溫馨提示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内多省複發,北京市内外疫情形勢嚴峻複雜,為保障廣大遊客安全遊園,圓明園遺址公園實行“實名、限流、分時、預約”的入園制度,請廣大遊客提前通過“圓明園遺址公園”微信公衆号或官網根據遊玩日期、具體時段和門票類型進行預約(半票、免票的優惠對象同樣需要預約)。遊覽當日,務必按照預約時段持有效身份證件入園,未按預約時間前來的遊客,将不能進入景區遊覽。
公園将嚴格執行測體溫、查驗健康碼等防疫措施。進入園區遊覽時,請廣大遊客注意全程科學佩戴口罩,不紮堆、不聚集,保持适當遊覽距離,注意個人防護。公園将全力做好清潔消毒、秩序維護等工作,并請廣大遊客積極配合園區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共同營造良好遊園環境。
鑒于“五一”假日期間,圓明園周邊容易出現交通流量大、道路擁堵等問題,請廣大遊客盡可能選擇公共交通,綠色出行。公園南門、東門、二宮門、藻園門均可入園,建議來園遊客合理規劃行程,錯時錯峰遊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