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立夏小滿節氣的詩句?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5月05-07日,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将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描寫立夏小滿節氣的詩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描寫立夏小滿節氣的詩句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5月05-07日,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将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夏日
唐·白居易
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
盡日坐複卧,不離一室中。
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
山亭夏日
唐 · 高骈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日山中
唐 ·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挂石壁,露頂灑松風。
阮郎歸·初夏
宋 · 蘇轼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 · 楊萬裡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客中初夏
宋 ·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初夏即事十二解
宋 · 楊萬裡
傱教節序暗相催,曆日塵生懶看來。
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立夏
宋 · 陸遊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餘春隻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随征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立夏
宋 · 趙友直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莺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台。
納涼
宋 · 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夜追涼
宋 · 楊萬裡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見莺三首其一
宋 · 白玉蟾
鮮怡寡樂負清明,簾外花如紅淚傾。
又是殘春将立夏,如何到處不啼莺。
池上早夏
唐 · 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初夏
宋 · 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金陵雜興二百首其一
宋 · 蘇泂
立夏連朝劃地寒,看承芍藥倩園官。
秋千拆罷無聊賴,軒檻周遭綠一般。
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
宋 · 滕岑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
梅子酸着齒,麥穗長半腰。
天運不暫停,又将轉鬥杓。
無複冬裘禦,重取夏扇搖。
《玉蝴蝶·立夏》
(清代·莊盤珠)
喚起眉間幽恨,一簾芳草。
滿地斜陽。
燕子銜泥重到,綠遍池塘。
乍離魂、殘花戀子,還顧影、弱絮萦窗。
怪東君,将春歸去,忒也匆忙。
堪傷。韶光九十,蜂粘屐影,蝶趁衣香。
誰把濃煙暗雨,盡付空江。
算前宵、春和夢斷,到今日、愁比春長。
漫銷凝,一年一度,惱亂人腸。
《立夏前一日登馬氏山亭》
(清·朱翌)
百憂不到酒三行,萬事盡休棋一枰。
梅子未黃先着雨,櫻桃欲熟正防莺。
忽驚夏向明朝立,便恐春從此地更。
數蝶飛來花寂寞,亂蛙鳴處水縱橫。
《立夏日》
(元末明初·貝瓊)
江寒雨急仍北風,扣戶喜聞南巷翁。
錦城鲊送蒲茅白,玉盌酒瀉桃花紅。
三月忽驚春似客,百年那得老還童。
一雙黃鹂寂無語,飛過小月高樓東。
《立夏明日行園無客》
(宋·方回)
春來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筆點詩垂欲困,黃鹂啼樹急須聽。
沾沙不濕收微雨,倚柱無言立小亭。
芒屦稿僮人一緉,為耘惡草莫教青。
《立夏前一日有賦》
(元·楊基)
漸老綠陰天,無家怯杜鵑。
東風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蠶熟新絲後,茶香煮酒前。
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朝中措(立夏日觀酴醿作)》
(宋·管鑒)
一年春事到酴醿。
何處更花開。
莫趁垂楊飛絮,且随紅藥翻階。
倦遊老矣,肯因名宦,孤負銜杯。
寄語故園桃節,明年留待歸來。
《滿江紅(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韻)》
(宋·洪邁)
雨澀風慳,雙溪閟、幾曾洋溢。
長長是、非霞散绮,岫雲凝碧。
修禊歡遊今不講,流觞故事何從覓。
待它時、水到卻尋盟,籌輸一。
燕舞倦,莺吟畢。
春肯住,才明日。
池塘波綠皺,小荷争出。
童子舞雩渾怅望,吾人提筆誰飄逸。
記去年、修竹暮天寒,無叢迹。
《阮郎歸·立夏》
(近代·張大烈)
綠陰鋪野換新光,薰風初晝長。
小荷貼水點橫塘,蝶衣曬粉忙。
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
燕雛似惜落花香,雙銜歸畫梁。
來源:閩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