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夏天
追劇前:“我就算是劇荒!我也不會看一眼于正的《延禧攻略》!”
追劇後:“真香。”
誰也沒料到,今年第一部大衆“真香”定律,發生在于正劇《延禧攻略》上。
自《甄嬛傳》《芈月傳》爆火以來,宮鬥劇一直是大衆娛樂生活裡的剛需。然而2018年古裝劇集體水逆,等了半個暑假還沒等來命途多舛的《如懿傳》《巴清傳》,深陷“劇荒”的觀衆,在好奇心驅使下,點開了《延禧攻略》,然後,一口氣追至十六集。
這部劇講述了心存良善,但性格腹黑的女主角魏璎珞,在宮廷裡猶如一位“氪金玩家”,憑借機敏靈活的頭腦一路過關斬将,化解重重困難,一步步進階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貴妃的故事。
上映4天,累計播放量近4億,豆瓣評分6.8,摒棄“五彩斑斓”,摒棄“傻白甜”,這一次的于正劇,觀衆普遍反饋,“居然還不錯”,人氣與口碑皆低開高走,大有上升之勢。
反套路人設“很帶感”
“我天生脾氣爆,不好惹”。
在第二集,面對其他宮女的挑釁,女主角魏璎珞直接撂下狠話。
從《甄嬛傳》《芈月傳》到《深宮計》,觀衆閱盡千帆,已經看膩前半段隐忍,後半段複仇的逆襲橋段,《延禧攻略》中有勇有謀杠精附體,還擁有現代三觀的女主角人設反倒讓人眼前一亮。
僅在前十集,魏璎珞就送出了五殺,鬥赢了秀女烏雅,使其被逐出宮并連坐其父;讓無名宮女被繡坊除名;使宮女錦繡被杖二十,罰入辛者庫;設計讓方姑姑被杖四十,逐出宮;使宮女玲珑被杖八十,流放甯古塔。期間還屢次擊退高貴妃對皇後的陷害,化解珍珠粉調包危機,處理禦花園遇狗事件……
總之,憑借機智的反應能力和超高的執行力,魏璎珞在劇中屢次化險為夷反敗為勝。看慣了“白蓮花”逆襲,“黑蓮花”一路開挂的劇情,反倒讓觀衆看得“很帶感”。
除女主角魏璎珞人設新穎外,劇中多個角色都頗為“反套路”。
在傳統宮鬥劇中,多情且薄情的皇帝,是妃子們争搶的對象,更是妃子們宮鬥的工具。戲份少、形象單一,功能單一。而《延禧攻略》中聶遠飾演的乾隆,頭腦清醒,智商在線,接地氣且自帶彈幕體質。
選秀時,嫌棄秀女太瘦,就說:“今兒風這麼大,她站着應該挺費勁的吧。”嫌棄秀女太胖,就說:“這一日是要吃五餐嗎?”嫌棄秀女黑,就說:“這每天是頂着醬油曬太陽呢。”
這樣的“反套路”皇帝還擁有一個男性罕見特質:深情。後宮佳麗三千,獨寵皇後一人,就連告誡有孕妃嫔要好好保重,動機也是“以免皇後與你一同憂慮”,足見其用情之深。
由秦岚飾演的皇後,端莊娴雅,溫柔善良,不僅僅是皇帝的最愛。純妃追随她,女主角魏璎珞尊敬她,弟弟愛護她,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堪稱整部劇的團寵。她欣賞魏璎珞的聰慧機智,也欣賞其腹黑性格下的善良本性,她對魏璎珞長輩式的勸誡、包容,為這部宮鬥劇增添了一抹罕見的柔光。皇後與純妃的“暧昧”關系,一度成為觀衆熱議的話題。
女主、皇帝、皇後這三個角色的反套路設定,讓圍繞着他們開展的主線情節也随之煥然一新。不過該劇在反派的刻畫上,則相對薄弱,比如讓觀衆匪夷所思的高貴妃一角,不得皇帝寵幸,性格卻還能嚣張跋扈,宮鬥時的人物動機不太站得住腳,有“臉譜化”之嫌。
劇情緊湊,服化道精巧
除了在人設上的創新,在劇情上,除了延續于正劇一貫的緊湊節奏,這一次,《延禧攻略》在叙事上也頗為讨巧。主線延用傳統宮鬥套路,女主角因尋查姐姐死亡真相卷入後宮鬥争,一步步“打怪升級”晉升為貴妃,而在副線情感的刻畫上,則适當摻雜了“偶像劇”風。
比如女主角魏璎珞與皇帝乾隆之間的互動,在最新劇情裡,兩人感情上還沒有産生直接關聯,互相看不順眼的狀态,也頗有點歡喜冤家的意味。常把“很失禮”挂在嘴邊的男二号富察傅恒,與女主角的相處片段直接是偶像劇“附體”,這種“口嫌體直”的純情人設,一直是女性觀衆的心頭好。
在演員選擇上,該劇雖沒有一線流量明星撐場,但勝在有幾位路人緣不俗的演員坐鎮。聶遠、秦岚、佘詩曼,在娛樂圈沉浮多年,演技自不必多說,而此次第一次涉足網劇的演員譚卓,是最近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女主角,業務能力一直很能打,此前還曾獲得過戛納最佳女主角提名。
即便是啟用的新人演員,演技也在合格線之上。女主角魏璎珞扮演者吳謹言,曾出演過多部電影、電視劇,诠釋的壞人形象不在少數,盡管演技與顔值在劇中不算最出挑,但此次“挑大梁”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自開播以來,該劇的服化道就是觀衆熱議的對象。沒有被飽受诟病的韓式一字眉、阿寶色口紅、顔色跳躍的色塊,這一次,《延禧攻略》采用的低飽和度仿古畫風,頗受觀衆好評。
據百度百科資料顯示,為了真實還原乾隆年間的民俗風貌和吃穿用度,《延禧攻略》劇組用了5個月的時間來進行前期籌備,參考了大量曆史資料。
從該劇目前呈現出的視覺效果來看,在服化道上,雖仍存在部分非典型錯誤,但整體的确比以往的清宮劇曆史還原度更高。比如劇中小到宮娥大到妃嫔、太後,一衆女演員皆是“一耳戴三鉗”,與清代滿族習俗相符。
據悉,該劇美術指導栾賀鑫曾是《新紅樓夢》《我不是潘金蓮》《軍師聯盟》的美術設計,該劇配樂也曾是《金枝欲孽》的配樂,而佘詩曼的配音演員蘇柏麗,就是《金枝欲孽》中原爾淳的配音。
找準潮汐的方向
在業内,于正是飽受争議的人物,但大家都承認,他感知市場風向的能力很強。
此次,《延禧攻略》稱得上是市面上所有“爆款元素”的集大成者。
《甄嬛傳》裡的黑化“鈕祜祿”甄嬛,《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聰明灑脫的白淺,《淑女的品格》裡爆火的獨立女性人設,都在告訴于正,反套路、獨立且聰明腹黑的女性形象,才是市場最期待的。于是,酷似天蠍座、有仇必報的“黑蓮花”魏璎珞應運而生。
除此之外,劇中的反派人物娴妃的黑化之路,與《甄嬛傳》中的安陵容如出一轍,嚣張跋扈的高貴妃,也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因“賤人就是矯情”一戰成名的華妃娘娘,将“很失禮”挂在嘴邊的富察傅恒,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克己複禮”的趙大人,性格有着共通之處,皇後與純妃若有若無的“百合線”劇情,也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少年天子》裡的靜妃與花束子。
這些都是經過市場檢驗且頗受觀衆青睐的人物形象,再進行一次改良和創新,搭配上全新劇情,總有觀衆受用。
而在畫風上,自《琅琊榜》之後,宮廷古裝開始流行性冷淡色調,《延禧攻略》也據此做出了改良,《金枝欲孽》《甄嬛傳》講述了封建體制下女性群體的悲劇,《延禧攻略》也在這方面開始着力。
觀衆愛考究古裝劇“服化道”對曆史的還原度,于是,于正團隊為了這部劇參考大量史實資料,小到一耳三鉗、“小兩把頭”發型、绛唇妝,大到服裝設計、場景道具的陳設等。
總之,他知道觀衆想要什麼,并願用超強執行力将之付諸行動。這些經過精密計算的橋段,總是能幫助他赢得市場。這也是《宮》《美人心計》《陸貞傳奇》《笑傲江湖》,即使包括受群嘲的《鳳囚凰》在内,于正劇“熱劇”頻出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他還擁有讓從業者們羨慕的重要能力,找準潮汐的方向。在備受期待的《步步驚心》上映之前,率先趕制出《宮》先聲奪人,在《如懿傳》《巴清傳》一衆宮鬥劇水逆,市場空缺時,推動《延禧攻略》順利上線。
這種模式下炮制而成的《延禧攻略》,上線即擁有市場,也就不出人意表了。從目前已播出的劇情來看,整體看起來的确很爽,而與經典宮鬥劇《金枝欲孽》《甄嬛傳》相比起來,人性思考部分仍有所欠缺。宮鬥劇若想成為上乘之作,得在立意與深度上下功夫。這點上,《延禧攻略》還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