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正月就要結束,美麗的農曆二月就要到來,這時我們就要迎來一個節日,也就是二月二龍頭節,有些地方還喜歡的把這一天叫作春耕節、春龍節等等,這天在民間很受重視,那麼二月二為何叫龍頭節?在這天需要注意什麼呢?
帶着這些問題,專門請教了經驗豐富的老人,老人就娓娓道來,下面我們就聽聽老人是怎樣說的吧。
一,二月二為何被稱為“龍頭節”?
老人說之所以把二月二稱為龍頭節,是和星宿有關,在東方有七個星宿分别叫作“角、亢、氐、房、心、尾、箕”,這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髒。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隐沒在北方地平線下。從二月二開始,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角宿首先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接着亢宿也就是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了。這就是“龍擡頭”的過程。
咱們中國是一個崇尚龍的國家,中華兒女也把自己叫作龍的傳人,為了表示紀念,就把二月二叫作龍頭節,從二月二開始,天氣漸漸變暖,雨水也開始增多,古代人民認為是龍在掌握雨水,雨水增多也就意味着龍開始活動,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認為二月二是一個龍擡頭的日子。
二,二月二要開展什麼活動才吉祥?
1,二月二剃龍頭
在咱們中國,古人認為正月是不能剃頭的,俗話說“正月剃頭妨舅舅”,經過一個多月的積累,咱們的頭發已經變得很長,到了二月二,就是一個理想的剃頭時候,俗話說“二月二,剃龍頭”嗎!在這一天給孩子剃頭,很吉利,這天剃頭,寓意有一個好的開頭,在新一年有好兆頭,而且一年會鴻運當頭,在我們這裡很多朋友都是選擇在二月二剃頭,理發店裡面是擠擁不動啊。
2,二月二龍擡頭,大戶小戶使耕牛
一個正月大魚大肉,節日不斷,人們是享福啊,但是一個勁的享福是不行的,到了二月,天氣變暖,就是咱們春耕的好日子了,所以在二月二農諺說“二月二龍擡頭,大家小戶使耕牛”。
據傳說從人祖伏羲開始,人們都開始重視在二月二開始農業生産,所以人們還把二月二叫作“春耕節”,在這一天人們還根據天氣預測今年的收成,在二月二如果可以下雨,說明龍剛好能夠擡頭,春季降水不少,收成也會不錯,所以還有農諺說“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
3,二月二,接女兒
在很多地方,二月二是出門的女兒回家的日子,咱們知道在咱們中國古代,正月的節日多,講究也很多,出門在外的女兒沒法回家,正月過去了,就是回娘家的好日子啦,所以中國民間又有“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的民謠,這句民謠寫出來父母對女子的思念和挂牽,也表現出父母盼女歸的心态。
在二月二很多地方春寒料峭,很多害蟲還沒有開始活動,這時也是消滅害蟲的好時候,在這天還有“二月二照房梁,蚰蜒蜈蚣無處藏”的民諺,啥意思呢?就是說此時蚰蜒蜈蚣等害蟲還沒有伸開手腳,正是消滅的好時候。
三,二月二要吃什麼美食?
咱們國家對吃比較重視,每逢重要的節日就要吃點什麼表示紀念,在二月二是龍擡頭的日子,那麼在這一天吃一些什麼呢?喜歡美食的朋友注意了,在這一天要吃的食物有以下這些。
1,吃餃子
二月二吃餃子,是因為餃子的形狀和龍的耳朵差不多,所以這天吃餃子也稱為“吃龍耳”,在二月二吃韭菜餃子是很多朋友的最愛,春季的韭菜特别鮮嫩,配上麻花和雞蛋,可口開胃,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2,吃春餅,吃面條
咱們都見過春餅,它看上去又薄又圓,看上去就像龍的鱗片,這一天吃春餅也叫作吃龍鱗,熱乎乎的春餅裡面卷入尤豬頭肉、土豆絲等等,葷素搭配一起吃,不但美味更是吉祥。
在二月初二還有吃面條的習俗,意為“吃龍須”,原因是面條又白又長,好像龍須一般,再者面條順滑爽口,有着“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當然還有一些地方講究吃爆米花,這還有一些典故,據說這和救老百姓的青龍有關呢,總而言之,在二月二咱們可以吃到各種美食,大家心動了嗎?
四,總結
在二月二還有一些忌諱,比如說人們在這一天不能穿針引線,以免紮傷了龍眼,再者在二月二不能洗衣服,以免傷了龍皮,在這一天要擡頭走路,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嗎,咱們國家地域廣泛,風俗習慣也不盡相同,朋友們,你們那裡二月二講究些什麼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吧!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會有不當,敬請各位朋友批評指正吧,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