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面配上蒜,一頭牛也不換!”
說起焖面,河套人最有發言權!它是存在于無數河套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美食記憶。
每天中午,在臨河熙城國際二期西門的“焖膳坊”焖面館裡,桌上的客人唠着家常,手裡扒上幾頭蒜,為接下來的大快朵頤做好準備。
在焖膳坊吃焖面有一件奇怪的事,無論是哪種口味的焖面,每個人的飯量總會比平時多一到兩碗。店老闆高東介紹,過去,河套焖面以油大肉大味重耐饑的特點深受喜愛,如今,人們尊崇健康飲食的觀念,不習慣油大,卻還是偏愛這一口。如何既控制好焖面的油量,還能不失傳統的味道,高東在焖面的做法上下足了功夫。
為了探尋兼顧健康和美味的新做法,高東特意到鄂爾多斯、包頭等地學習取經。“走出去才知道,原來外地的焖面館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咱河套人開的!後來我又找到幾位做河套菜肴的老師傅,向他們請教後,又融合我們自己的做法,才有了今天的焖膳坊。”高東說,“别看一鍋焖面平平無奇,我反反複複嘗試了很多做法,但總感覺缺點什麼,最後才發現,原來家的味道,才最讓人忘不了。”
走進後廚,蒸騰的熱氣中穿梭着一個個忙碌的身影。隻見廚師在鐵鍋中加入底油後旺火燒熱,滾燙的熱油與排骨碰撞,充分激發出豬肉的香味,将排骨煸炒至變色,加入準備好的調味料和土豆、豆角配料,再添上用整雞和大骨熬制的高湯,蓋起鍋蓋,開始另一個重頭戲——和面切面。焖膳坊采用正宗的河套面粉,經過反複和制後面條勁道有韌性,覆在土豆和肉上,半焖半煮,水幹面熟,最後把這鍋層層疊疊的美味調拌在一起,便是一道色香味美、地道濃郁的河套鐵鍋焖面。
“焖面香不香,關鍵是油、肉和面,焖膳坊的每一味食材都是産自河套,隻有家鄉的好食材,才能成就正宗的家鄉好味道!”焖膳坊的焖面沒有名貴的配菜、佐料,簡簡單單的食材就能夠制作出不簡單的美食來。一鍋親切的河套焖面,總能帶給客人們的舒服和溫馨的味道。
開店之餘熱心公益
在焖膳坊店内,一個透明的愛心捐款箱放置在門口的醒目位置,裡面的零錢和硬币滿滿的鋪了厚厚一層。
從2009年初入社會,高東在家中長輩的影響下開始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初中時認識的好友,家庭很貧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高東的工資是和這個朋友一起花的,現在這位朋友也在臨河開了一家小餐館,高東還會時不時去幫忙。
近幾年,高東給金川學校、隆勝學校學生和曙光學校的貧困生捐贈14500元助學金;給金川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捐了2000元服裝費;2018年六一兒童節時捐贈的1131本圖書共計7351元,後來還為烏蘭淖爾學校捐贈價值18000元的圖書……高東不僅自己做善事,還帶妻子、兒子、店裡的工作人員和身邊的人一起加入。開店以來,他每個月要拿出店裡收入的百分之一捐給貧困學生和孤寡老人。
說起一路走來的經曆,高東感觸頗深。“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沒讀幾年書就走上社會謀生計。”提起往事,高東回憶,自己在開店前也幹過不少行當,不論是哪一行,每當自己遇到困難時都會有貴人相助。“當我掙了錢想要回報當初幫助過我的人時,他們沒有一個收下過我的禮物,都告訴我,一定要把這份幫助傳遞給身邊需要的人。”
想參與公益宣傳的餐飲企業
可與巴彥淖爾日報社王莉霞聯系
13848848858(微信同号)
17262712431(微信同号)
來源:巴彥淖爾晚報
巴彥淖爾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艾彥/文
圖片:楊曉軍
視頻:吳昊 丁甯 王哲 苑曉棠 劉昕和
主播:苑曉棠 劉昕和
編輯:喬鴻 校對:陳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