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
邏輯故事:
從前,楚國有個人在大街上賣武器,矛和盾。
他誇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能刺破所有的盾。”大家半信半疑,沒有人理他。他見沒有人理他,就把矛收起來了,拿出了一塊盾牌又說起大話:“我的盾很堅固,沒有任何武器能刺破它......”
這時候,路上的行人路過,開始有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無堅不摧的矛,來刺你堅不可摧的盾,結果又會怎樣呢?”那個賣武器的人聽了這番話,覺得自己吹牛吹大了,隻好滿臉尴尬地走開了。
無堅不摧的矛,和堅不可摧的盾,不可能同時存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過于誇張,而且不能前後抵觸。
還有一些古人的話,聽起來意思是矛盾的,比如:笨鳥先飛和槍打出頭鳥,那究竟誰對呢?
這就要看前提條件了,雖然看起來這兩個詞自相矛盾,但是在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它的合理性。
笨鳥先飛,前提條件,指的是我們學習和做事的時候,為了更快達到目标,更積極更努力,就可以更早一點行動。
而槍打出頭鳥,指的是在有風險的時候,過于張揚就容易招緻危險。
這兩個詞,指的範疇不是一回事,是不同的領域,看起來自相矛盾,實際上并不相關。
所以決定是否正确,還要看前提條件。
媽媽課堂:
自相矛盾是比喻一個人說話和行動前後抵觸,也指同夥間的相互争吵或沖突。
我們在與人溝通的時候怎樣不會自相矛盾呢?說話的時候要盡量說完整句。比如:公園裡的指示牌上寫:“老虎往左邊,獅子往右邊”,一個省略句就會把别人搞糊塗。
不僅說話要盡量說完整句,而且要盡量使用肯定句,這樣别人能夠直接搞清楚你的意思。
還有雙重否定句的使用也要慎重。比如表達“我喜歡你”,如果用雙重否定,這句話就變成了“我不是不喜歡你”,大家覺得這兩句話哪一個含義更直接呢?當然,肯定句表達含義更準确、更直接。但是我們在說話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對象,再選擇适合的語言風格。
雙重否定句的确在表達具體含義時不如肯定句直接、準确,但是它有它的妙用。雙重否定句有時候表達含義更加委婉,所以不直接有不直接的好處。
小朋友在社會生活中會經常與人溝通,我們不但要會說話,而且要表達準确。比如對待科學理論要用肯定的語言,在生活溝通中就可以适當運用語言的技巧。
邏輯萬花筒:
有這樣一句話:“增強鬥争的無比力量。”大家仔細揣摩這句話是不是自相矛盾呢?為什麼?試着把這句話改一改吧!
(未完待續,下節預告:兼容并蓄)
本文原創公衆号:心夥伴(ID:xhbe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