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版《蘭亭序》
葉露盈繪 吳菲著
中信出版社 2020年4月出版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1600多年前,王羲之與衆友人相聚蘭亭,曲水流觞,“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創作《蘭亭序》 ,被後世視為書法史上的高峰之作,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是如何寫下《蘭亭序》的?他在《蘭亭序》中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态度?人氣漫畫家葉露盈曾獲第十三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插畫獎金獎、第二屆金風車國際青年插畫家大賽國内金獎等獎項,繼《洛神賦》繪本之後再次推出《蘭亭序》繪本,賦予傳統文化内容以全新的、現代的、年輕化的表達。書中以王羲之生平為線索,展現了他從小習字,最後成為一代“書聖” ,留下書法名篇《蘭亭序》的故事,浪漫而富有想象力。
《蘭亭序》流芳百世,要還原并演繹蘭亭雅集場面,可謂充滿挑戰。葉露盈表示,之所以選擇這一題材,是因為蘭亭雅集發生的地點在浙江紹興,而她以前曾在諸暨讀書,離紹興很近,對紹興也很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我對于王羲之處在什麼狀态下才能創作出這樣的神來之筆很有興趣,那是我很想達到的境界。我也很向往魏晉時代文人潇灑恣意的人生,想要體會那個春日午後一衆好友在山野之中郊遊雅集的真正的狀态” 。葉露盈說,讀《蘭亭序》 ,結合王羲之的成長背景和經曆,她覺得他創作時處于一種看似享受天地之大的快樂、但内心有一種對自己人生際遇的感歎的狀态,深沉而複雜,這一點很打動她,她在漫畫創作中和文字作者吳菲多次探讨王羲之創作時的心情,“我們希望傳達的是人生的短暫與藝術作品永恒的對比” 。
葉露盈的畫面中,他們或對弈或對飲或寫詩或跳舞,很是生動傳神。“動筆時,我想我要畫40多個男人真是太難了,這張要畫40多個人在喝酒,下張要換個角度描繪他們,後面他們又圍上來看《蘭亭序》 ,每個人的位置都要說清楚。後來慢慢畫下來,入戲很深,反倒覺得好玩,有的人在寫詩,有的人在下棋,有些人三五成群看帖子,一對夫妻在跳舞,還有人自己帶了酒來喝……我在裡面安排了多場戲,你可以在裡面找到很多細節,比如有個眼睛一直閉着的老者,在看王羲之寫的字帖時眼睛睜開了,還睜得很大。 《蘭亭序》比《洛神賦》的細節更微妙,畫完這幾張之後,我覺得我的能力也比畫《洛神賦》時更進一步了” 。
畫中雅集場景如同仙境,文人們衣袂飄飄,身邊有白象、仙鶴、玉兔等諸種千奇百怪的“神獸”出沒。葉露盈表示,這些動物熱鬧而有神采,是人物精神的外化。“在雅集中,我按照人物的氣場和身份來安排,看帖的人旁邊安排隻鳳凰,女性身旁安排隻蛟龍,自己帶酒來喝得東倒西歪的人,我可能讓他旁邊環繞一群魚……這都出于創作時一瞬間的感覺。畫這些動物是為了展現出賓客的氣質和氣度,這些精神可以幻化成動物而存在,最後我把它們畫進了雲裡,它們是每個人的‘氣’ ,人的身體無法永生,但我認為,這些氣質、精神層面的内容是可以永恒的” 。
有趣的是,繪本版《蘭亭序》的“主角”并非《蘭亭序》這部書法與文學作品,也不是王羲之本人,而是“水”這一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之母” ,以女性柔美的面容若隐若現貫穿全書。葉露盈告訴記者,她們希望找到一個特殊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起初水這個角色要不要變成人、要不要賦予性别都是問題,“老實說《蘭亭序》是個很man (男性化)的故事,都是風流倜傥、潇灑肆意的男性角色,總要有點柔美的東西去融合,就像電影裡總需要女性角色一樣,更何況水是生命之源自然之母,以一種女性視角來講述,讀者讀起來會更親切,與《洛神賦》也一脈相承” 。她指出,書中最大的一個伏筆是王羲之和水的對視。“王羲之小時候在水邊洗筆把水池染成了墨池,那張圖裡水和王羲之有一次對視,我視之為他小時候天賦秉然的表現。再一次對視出現在全篇結尾,在滄浪的天地之間,人的生命如滄海一粟,王羲之整個的人生長卷在水的眼中就化成了一個小小的光點,在這個光點之中,水和王羲之又進行了一次對視,這次對視是王羲之寫完《蘭亭序》以後再一次看到水。人的生命有限,但水的生命是無限的,王羲之用他有限的生命創造出可以傳世的作品之後,看到了無限的生命——水,這也寓意作品的生命無限。我覺得這兩次對視在這本書裡面意義非凡,可能需要讀者讀很多遍之後才會發現這個伏筆” 。
繪本後還附了漫畫小劇場“王羲之生平小故事” ,王羲之等文人們戴上了墨鏡,唐太宗翹着二郎腿比心,畫風輕松幽默,頗有趣味。葉露盈回憶道,記得高中時要求全文背誦《蘭亭序》 ,那時因為無法完全體會其中的人生含義,被折磨了一番才死記硬背下來。“這種離我們生活很遙遠的古代故事,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能會覺得枯燥、不感興趣,所以我在創作時,想訴說‘王羲之怎麼成為這樣的人,他寫出《蘭亭序》的那個下午到底怎麼樣’ ,把有關典故串在故事裡,努力不讓它成為一本教育性的圖畫書,不寫成說明文,讓它變成散文、抒情文。 ”
從《洛神賦》到《蘭亭序》 ,葉露盈一直在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努力,她表示,将傳統文化與現代趣味相結合從而實現它的創新發展這件事不需要刻意為之,隻要我們現代人去做傳統文化的題材,它就一定有新發展,因為每個時代的人的審美體驗、所見所聞都是不一樣的,“我個人其實并沒有在追求創新,隻是在追求我想要表達的内容。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比過去的人看到的更多,也知道的更多,所以我覺得這些創新是在我們抓住了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之後自然而然的展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