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可以買到商品的交易場所,叫做渠道。
現在,我們需要對渠道有新的理解。渠道不僅僅意味着銷售,還融合了營銷推廣、品牌塑造等職能。
過去講銷售渠道,本質上是在經銷批發和零售的整個商貿流通環節。過去交易的場所都是确定的,類型相對單一,規模和數量較大。
這裡面的供應和需求之前,大衆傳播和渠道分銷,是分開的,是分離的,銷售部門忙銷售的事情,品牌部門忙品牌和傳播的事情,大家各司其職。
互聯網的出現,讓交易的邏輯發生了一次本質的改變。過去,是廣告傳播,門店交易交付,貨不動,人動。
現在是線上傳播、線上與線下都可以虛拟互動,虛拟交易,變成了人不動,貨動。移動支付讓任何能夠和用戶産生信息交互的地方,都可以産生交易。
渠道的高度碎片、細分化。
渠道的多樣性,讓用戶的交易極其方便,同時也帶來一個很重要的挑戰,用戶的交易觸點充滿了不确定性。
但可以确定的是,信息和交易之間的鍊路越來越短,交易後的用戶運營越來越重要,市場部門和銷售部門的邊界也越來越模糊。
人們的信息獲取有可能是線下實體店,也有可能是社群讨論,還有可能是互聯網的信息,然後關注,搜索,交易,分享,購買行為變得不可預測。
用戶是誰,在哪裡,什麼方式可以和用戶建立深度緊密的關系,成為運營的核心。
三種消費行為的透視。
即時性消費。
基于用戶生理行為發生的需求,用戶時間敏感度很高,需要立刻得到。比如說渴了、餓了、累了、困了,需要立刻補充能量,肯定不能等到快遞三天後送到才消費。
所以用戶一般會選擇主動購買,這類商品,單次,小批量,複購頻率會比較高。
計劃性消費。
用戶的時間敏感度不高,不需要立刻買的商品,用戶對價格的敏感度會很高,牙膏、洗衣粉、衛生紙、調味料等都是這類。
因為價格敏感度高,所以有便宜的商品,用戶會有囤貨習慣。這類商品波次性購買的概率會比較大,所以我們看到雙11、618這類的活動,品牌商為什麼要做大促銷了。
沖動性消費。
用戶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内容、情緒或場景下沖動購買的行為,這類的行為,用戶價格和時間敏感度都不高,随機購買性比較強,品牌的複購率會較低。
基于以上行為角度,如果用戶對某類商品的時間敏感度較高,人會主動找貨;如果用戶對價格比較敏感,他會通過計算找到全網最便宜的渠道;如果消費者對價格和時間都不敏感,就要想辦法讓用戶沖動性購買。
劉潤老師把用戶的行為分成了主動性購買,内容影響性購買和社交影響性購買三種。
消費場景不管怎麼變化,從人與貨的關系來看,中間的需求和場景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找”。
要麼就是人找貨,要麼就是貨找人。
從大的趨勢來看,即時性消費品類,短時間内仍然還是以人找貨為主,即線下的零售場景為主要的消費渠道。
計劃性消費品類,目前看基本上都會過渡到貨找人,即找到流量大的地方,想盡一切辦法說服消費者囤貨性購買。
而沖動性消費,從發展的趨勢看,将來會以人貨匹配的模式為主,也就是說,未來抖音、天貓和線下零售,這三種平台代表了三種零售模式。
注:本文轉載自大商品運營成長營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修改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企業觀點
歐睿數據關鍵詞:
數據智能決策,決策智能化,智慧需求鍊,oIBP算法,供應鍊管理,上海歐睿,需求驅動時尚業供應鍊數據智能服務,FMDS,,歐睿智慧供應鍊,Sa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