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學外語的緣故吧,對語言比較感興趣。嫁了個北方人後,聽了好多愛人那邊的方言。愛人是河北的,他們的方言有些感覺很有意思的,有些則挺考驗我的聽力。
1. 【倒穿襖】大家可以先猜一下這是什麼衣服。我剛聽婆婆說這個詞時,聽成了“大長襖”,很納悶兒,因為這種衣服也不是很大很長啊,更關鍵的是,這不是棉襖,而隻是單衣啊!
“倒穿襖”就是小孩子穿在棉襖外面的罩褂,一般在背後系帶。我家那邊管這種衣服叫“反罩衣”。
2.【透風鞋】這個“透風鞋”就是涼鞋,相當傳神哈。看到“透風”一詞,是不是就感覺到絲絲涼爽?
3.【拉鎖】我們說拉鍊,他們說拉鎖。孩子聽多了之後,竟然也習慣說拉鎖了。
4.【胰子】就是肥皂。這個詞主要是我婆婆說,我愛人他們一般也說肥皂。可能是婆婆他們那個年代的說法,她說習慣了,就像她現在管自行車叫“洋車子”。
5. 【幹(念一聲)】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字,意思是饅頭。他們不說“熱饅頭”,而說“熥(tēng)幹”。
起初聽到這個詞,完全一臉懵啊:啥?騰幹?
哦,對了,那會兒也不知道“熥”這個字。後來翻現漢翻出來的,再後來,在倪萍的《姥姥語錄》裡也見到這個字——意思是把涼了的熟食蒸熱或烤熱。
6.【糊塗】大概這麼個音,不确定什麼字,指的是玉米粥。我總覺得這個“糊塗”實在不好聽,喜歡說成“玉米糊糊”。
婆婆一家的飲食習慣是早上喝“糊塗”,晚上則喝小米粥。
7.【铛(chēng)】“你們這兒連個chēng也沒有!小紅他們家都有,烙餅很方便的。”聽了婆婆這話,我又是一臉茫然:啊?烙餅用秤烙嗎?不科學啊……
依然是勤奮地翻詞典,發現竟然是認識的一個字,隻不過之前隻知道它的另一個讀音dāng,而不知道這是個多音字,念chēng時指烙餅用的平底鍋。
8.【波羅蓋兒】初次聽到,腦海中反映的字是“菠蘿蓋兒”,然後皺着眉想:菠蘿有蓋嗎?
輸入拼音boluogaier,就出來了“波羅蓋兒”,再一百度,竟然也找到了解釋:指人的膝蓋,也稱作“波椤蓋兒”“大腿蓋兒”“哥拉拜兒”。
9.【過事】
剛聽到時有點震驚,忙問:“誰去世了?”
“不是,我們說人結婚,不是誰去世。”
尴了個尬……
百度後發現,竟然也有這個詞,其中一個意思就是方言,指辦婚事。
10.【結記】
之前聽成了“結氣”,根據上下文推斷出是擔心的意思。偶然一次在網上看到“結記”一詞,意思是挂念、惦記。
所以,我猜是自己聽錯了,應該是“結記”。
11.【圪蹴(gējiù)】婆婆每次讓二寶“gējiù,尿尿”,孩子就蹲下了。
我以為這又隻是個大概音兒,并沒有對應的漢字。誰知一輸入拼音gejiu,詞語“圪蹴”就出來了。
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删除。
@斐玉藍荷的夢想書房
你們聽到過什麼有趣的方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