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馬猜想
費馬紀念郵票
1637年左右,“業餘數學家之王”費馬先生在閱讀丢番圖《算術》拉丁文譯本時,曾在第11卷第8命題旁寫道:“将一個立方數分成兩個立方數之和,或一個四次幂分成兩個四次幂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一個高于二次的幂分成兩個同次幂之和,這是不可能的。關于此,我确信已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 ,可惜這裡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
好一個“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終使無數後代數學家們前仆後繼。
歐拉、狄利克雷、勒讓德、拉梅、高斯的學生庫默爾、勒貝格、谷山豐等等開始接力猜想的證明過程。
終于在猜想提出350多年後的1994年由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Andrew Wiles)完成,遂稱費馬大定理。
當然,懷爾斯解決這個猜想本身就是一個精彩傳奇。
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
四色猜想
四色猜想的提出也頗具生活化。1852年,畢業于倫敦大學的格斯裡(FrancisGuthrie)來到一家科研單位搞地圖着色工作時,發現每幅地圖都可以隻用四種顔色着色。于是,他做了一個很自然地思考:這個現象能不能從數學上加以嚴格證明呢?
數學源于生活啊!
這個猜想若到此,也就不會激起再大的反響。恰恰是格斯裡的弟弟的導師正是著名數學家德·摩爾根,這位德·摩爾根有位好友數學家正是發明“四元數”的著名數學家哈密爾頓爵士。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位神童爵士到死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大家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數學家哈密爾頓
1872年,英國當時最著名的數學家凱利正式向倫敦數學學會提出了這個問題,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數學界關注的問題,于是又一個猜想引得無數一流數學家抛頭顱灑熱血。
數學家凱利
經過肯普、赫伍德等人的努力後,證明了一個較弱的命題——五色定理,即,對地圖着色,用五種顔色就夠了。這時,又到了一個瓶頸,越來越多的數學家絞盡腦汁,再無進展。人們也開始認識到,這個貌似容易的題目,其實是一個與費馬猜想相媲美的難題。
最後,在1976年6月,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兩台不同的電子計算機上,兩位數學家阿佩爾(Kenneth Appel)與哈肯(Wolfgang Haken)用了1200個小時,作了100億判斷,結果沒有一張地圖是需要五色的,最終證明了四色定理,轟動了世界。遂稱四色定理。
一枚紀念郵票,上面寫着“四種顔色就夠了”
有意思的是,這個問題的研究意外帶動拓撲學與圖論的生長、發展。
看似簡單的問題,真的不簡單。這本身就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個無限的謎。
至此,世界三大猜想已然解決了兩個,剩下最後一個哥德巴赫猜想至今尚未徹底解決。
哥德巴赫猜想
這個哥德巴赫猜想,與大文豪歌德無關,當然,亦非“西方近代音樂之父”巴赫所為,而是源自于一位與之同時代的德國數學愛好者哥德巴赫(Goldbach C.)。
這位富家子弟哥德巴赫喜歡結交數學家,與數學史上最偉大的家族伯努利家族結識,和大數學家歐拉是好友。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寫信給歐拉,提出了一個猜想:任何一個奇數,比如77,可以把它寫成三個素數之和,即77=53 17 7;又如461可以寫成257 199 5,仍然是三個素數之和。即發現“任何大于5的奇數都是三個素數之和。”
1742年6月30日歐拉先生給哥德巴赫回信了:這個命題看來是正确的,但是暫給不出嚴格的證明。同時歐拉對上述命題做了修改:任何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這個歐拉版本是現在常見的猜想陳述,當然,他到死也沒能給予證明。
大數學家沒能解決的問題,當然吸引人。1770年,英國數學家愛德華·華林(Waring Edward)首先将它公之于衆。于是,又一場新的數學追逐賽開始了。
研究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常見有四個途徑,其中殆素數(素因子個數不多的正整數)是個重要途徑。即常用“a b”這樣的形式表示如下命題:每個大偶數N都可表為A B,其中A和B的素因子個數分别不超過a和b,即N=A B。易知,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證明N可以寫成"1 1"。
200多年過去了,至今沒有完全解決。不過由此猜想帶來的數學新方法則層出不窮,從另一方面促進數學自身的發展。
我國最早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家是華羅庚先生。後,王元、潘承洞和陳景潤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上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目前最好的成果(陳氏定理)乃于1966年由中國數學家陳景潤取得,即所謂的 “1 2 ”。
數學家陳景潤的墓碑
或許,最後要摘下這顆數學上的明珠,還在等待新的數學新方法吧!
這三大數學猜想看似簡單易懂,一般人都能理解,但實則内涵深邃無比,不可輕易觸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