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學巨著百科全書?《典籍裡的中國》劇照《典籍裡的中國》上新,8月7日晚,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第六期《孫子兵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兵學巨著百科全書?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兵學巨著百科全書
《典籍裡的中國》劇照
《典籍裡的中國》上新,8月7日晚,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第六期《孫子兵法》。
在前五期節目《尚書》《天工開物》《史記》《本草綱目》《論語》中,觀衆已經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農本思想、仁愛思想及科學精神、實錄精神等。本期節目則聚焦軍事典籍,讓觀衆了解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
節目把《孫子兵法》中的智慧與孫武著書立說、定國安邦的故事巧妙融合,讓觀衆沉浸式感悟古代兵法中“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的深刻道理,進一步理解我們“以和邦國”“以和為貴”的血脈傳承。
司馬遷《史記》中有兩位“孫子”,著述《孫子兵法》的到底是誰
關于孫子生平的記載,最早見于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據《史記》記載,在兵家中有兩位鼎鼎有名的“孫子”:春秋時期,見吳王阖闾的“孫子”為孫武;孫武以後百餘年的戰國時期,齊國田忌向齊威王引薦的另一位“孫子”則是孫膑。
但是在古代,對于《孫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誰存在争議,有學者認為是孫武所作,有學者則認為是孫膑所作。
随着疑古風氣的發展,北宋就有學者懷疑《孫子兵法》不是孫武所寫。比如被譽為宋詩“開山祖師”的梅堯臣就注過《孫子兵法》,他認為其書是“戰國相傾之說”,既然是戰國之說,那肯定就不是出自春秋時期的孫武之手。錢穆則在《先秦諸子系年》中經過考證,認為孫武和孫膑其實是同一人,《孫子兵法》則是戰國時期的孫膑所著。
為什麼不斷有人懷疑《孫子兵法》的作者不是孫武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獻中關于孫武的權威記錄比較少。關于孫武的生平事迹,主要見于《史記》及後來的《吳越春秋》《越絕書》等文獻,但是也往往隻是隻言片語的記載。從常情來推測,對于孫武這樣一位當時名震天下的軍事家,其事迹卻少之又少,難免讓後世學者在研究的時候産生疑惑。另外,《孫膑兵法》失傳,人們見不到《孫膑兵法》,所以就懷疑《孫子兵法》或許就是《孫膑兵法》。
那麼,這個懸了千年之久的曆史公案是怎麼破解的呢?這多虧了考古學的發現。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一座西漢墓葬裡出土的竹簡,解開了《孫子兵法》作者的千年之謎——證實了《孫子兵法》《孫膑兵法》各有其書,而《孫子兵法》為春秋時期的孫武所作。
對此,國防大學薛國安教授解釋道:“因為東漢末期,《孫膑兵法》就已經失傳了。孫膑被龐涓挖了髌骨之後,發奮著兵書,1972年山東臨沂發掘出來西漢的竹簡,讓《孫膑兵法》得以重新面世。戲劇裡邊提到‘而擒龐涓,故曰,孫子之所以為者盡矣’,這段話是《孫膑兵法》裡邊的,講的就是龐涓被孫膑的謀略調動得團團轉的故事,這證明了《孫子兵法》《孫膑兵法》各有兵書,懸疑千年的一個謎案迎刃而解了。”
2500年前,中國就出現了《孫子兵法》這樣的經典之作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已有2500年曆史,曆代都有研究。《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産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一點是學界公認的,那就是《孫子兵法》的出現是時代的産物。
《孫子兵法》在産生以前,應該經曆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孕育過程。促成其出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春秋時期的戰争,為《孫子兵法》的出現提供了時代背景;其次,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兵書兵學理論成果面世,如《軍志》《軍政》《司馬法》等,為《孫子兵法》提供了理論上的先行;同時,春秋戰國是中國曆史上思想和文化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自春秋末年以來,中國的思想得到一個極大的開放,呈現出一個百家争鳴的局面”,這成為《孫子兵法》形成的文化土壤,尤其是這一時期的齊國文化崇武尚智,更是直接促使《孫子兵法》出現在齊國。
其實,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孫武的家族一直崇尚軍事。孫武其實不姓孫,而姓陳,祖上是齊國的貴族陳完。自從齊桓公之後,陳完的後代不斷壯大,成為齊國政治軍事的重要力量。後來他們改姓田,孫武的爺爺本來叫田書,是齊國著名的将領,因為戰功被齊景公賜姓孫。
據說孫武幼年就把家族珍藏的各類軍事理論書籍學完了。而他的爺爺又是一名軍事将領,在實踐上給了他很多教益啟發。
理論加實踐,孫武必然會成為一名成熟的軍事理論家。換句話說,孫武的天賦與努力,則是《孫子兵法》産生的主觀因素。
或許,上述因素正是《孫子兵法》之所以産生于中國而不産生于外國,之所以産生于春秋而不産生于其他時期的主要原因。
從齊國到吳國,讓《孫子兵法》大放光彩
公元前532年夏,齊國發生“四姓之亂”,由田氏聯合鮑氏,趁執政的舊貴族栾氏、高氏宴飲方酣的時候,突然包圍了他們。經過激戰,栾氏、高氏戰敗,其主要人物架施、高強兩人逃往魯國。
孫武為了避開複雜動蕩的環境,離開了故土齊國,來到了新興的吳國居住。孫武到吳國後,潛心隐居起來,繼續研究兵法。
無論如何,孫武的光芒都是遮不住的。發現孫武這顆明珠的,正是伍子胥。
伍子胥本是楚國人,因楚王聽信費無忌之言,殺害了伍子胥的父兄,他被迫也逃到了吳國。伍子胥過昭關一夜須發皆白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逃往吳國的途中。
伍子胥到吳國後,與吳國公子光結為好友。公元前514年,公子光成為吳國國君,即吳王阖闾。具有政治膽識的阖闾廣納人才,任賢使能,勵精圖治,經文修武,立志使吳國擺脫長期以來受周邊國家欺淩的屈辱地位。伍子胥自然成為他富國強兵所仰仗的重要人才之一。
一日,吳王登高台仰天長嘯、然後歎息。群臣不知何故。隻有伍子胥明白,吳王之所以登高台而長歎,是為找不到具有文韬武略、能夠定國安邦的良将而苦惱。
所以,伍子胥連續7次向吳王推薦孫武,就這樣孫武進入了吳王的視野,正式登上了春秋末期的曆史舞台。
于是,吳王阖闾任命孫武為将,常常與其探讨軍事及政治問題,都能獲得滿意的答案。
公元前508年,吳國采用孫子“伐交”的戰略,策動桐國,使其叛楚。十月,吳軍乘楚人不備擊敗楚師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吳軍采取孫子“因糧于敵”的策略,最後在孫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揮下,以三萬之師,千裡遠襲,深入大國,五戰五捷,直搗楚都,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迹,為吳國立下了卓著戰功。
孫武和他的軍事思想享譽古今、蜚聲中外,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在世界軍事史上亦有着極高的地位。他的《孫子兵法》被國際上認為是“聖典”。
《孫子兵法》既是“兵學聖典”,也是“哲學寶典”
曆代軍事家對此書推崇備至,唐太宗李世民曾歎服稱“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諸葛亮也評價說“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我們今天常用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等經典語句,就是出自《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雖然是兵書,卻有着明确的“慎戰”“止戰”思想。
早在春秋時期,我們的先人就認識到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所以《孫子兵法》閃現着“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慎戰意識。
換句話說,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軍事思想是建立在仁德之上的哲學智慧。正如唐代詩人杜甫在詩中所寫:“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孫子兵法》反對輕易用兵,特别強調對戰争要慎重從事,多次提醒明主和良将要“慮之”“修之”“慎之”“警之”,明确指出“主不可以怒而興師”。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消弭戰争、珍愛和平”的精神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中。這才是真正的兵家之道。一戰後,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在荷蘭避難時,曾讀《孫子兵法》,當讀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的時候悔恨不已。
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别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時,特别提到《孫子兵法》中的“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義是慎戰、不戰,幾千年來,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裡。
作為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影響力堪稱深遠。除中國外,幾乎整個東亞都在流傳。到了十八世紀,《孫子兵法》還被翻譯成法文、俄文、英文;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上許多軍事院校都在學習這本産生于2500年前的中國經典。“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寫在《孫子兵法》開篇的這句話,無疑是其核心思想。如果,世人能從中體悟出“慎戰”“和平”的哲學思維,則善莫大焉!
與其說《孫子兵法》是一部兵書,不如說它是給予我們智慧的“哲學寶典”。對于今天的人來說,《孫子兵法》因其樸素而深刻的辯證思想,成為具備大智慧的“哲學寶典”,早已突破軍事範疇走入了外交、經濟、生活等各個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