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臘八節了。有民謠:“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為了來年有個好兆頭,一碗暖胃的臘八粥不可少,但你知道關于臘八那些習俗嗎?
一、臘八節的傳說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據傳說當年還沒有成為皇帝的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盡苦痛,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無奈之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等很多種五谷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用水煮了煮熬成了一大碗“五谷粥”,恰好那天又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五谷粥”為“臘八粥”。
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艱苦又特殊的日子,于是他把那一天定為“臘八節”,又把自己那天吃的“五谷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也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後經曆代演變,才逐漸成為如今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相傳釋迦牟尼出家修行六年毫無收獲,靜思太過,餓暈在菩提樹下。一個牧羊女路過看到,便以乳糜給他吃。釋迦牟尼吃完乳糜後氣力恢複,繼續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後,終于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紀念釋迦牟尼成佛,表達像佛祖那樣艱苦修行的決心,各地佛寺在臘月初八舉行浴佛會誦經,并用谷物果實等熬粥供佛,贈予門徒和信衆以紀念佛祖。這就是臘八節由來的另一種傳說。
二、臘八節的風俗1、 祭祀
從先秦開始,臘八節就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的習俗。而且,臘八節還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節日。所以,在臘八節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靈、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頭。
2、喝臘八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于佛教。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到了宋代,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并延續至今。
在我們老家北方,臘八粥熬好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産或者少産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3、 臘八醋 臘八蒜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名“臘八醋”。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淨淨之意,蘸臘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其實,臘八蒜與“臘八算”諧音,意為臘月初八算賬。一家人把一年的收支、盈虧計算清楚,該還債的準備還債。
4、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5、臘八豆腐
在安徽省黟縣地區,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将這種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幹,即成臘八豆腐。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松軟,味鹹帶甜,又香又鮮。
6、臘八面
在陝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臘八面以面和各種豆類為原料,面需做成韭葉面備用,豆子提前泡一晚,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豆子熟透,中火煮面。同時熟油将蔥花爆香,面煮好後将蔥花油潑入鍋中。
據說,人吃了“臘八面”,福壽、康樂,平安;雞吃了,愛下蛋;羊吃了,愛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兩個牛犢子……因而,莊稼人特别敬重臘八節的“臘八面”。
臘八将至,年味漸濃。春節即将來臨也祝福普天下人人平安、美滿。幸福、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