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為什麼會二世而亡呢?許多人肯定會把鍋甩給楊廣,認為他殘暴無道的統治就是隋朝滅亡的根源,然而實際上它是一個雄才偉略功蓋千秋的偉大帝王。
楊堅,第一個實現了中國大範圍内的多民族的統一;首次實行了一直沿襲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開創了科舉,結束了千年來官僚士族壟斷,制定了當時最先進的律法《開皇律》。不僅如此,他還建立了以隋朝為主導的東亞新秩序,實現了千古千古傳頌的“開皇之治”
強盛的隋朝:
①措施: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
②作用:這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恢複和發展,使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
二、開通大運河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2. 概況:溝通五大水系。(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不管從哪個方面,隋文帝楊堅的成就的的确确是中國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3.意義: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三、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1.原因:上層權貴壟斷官吏選拔權
2.過程:隋文帝初步建立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創立進士科,正式确立科舉制度
3.評價: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
(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隋朝滅陳後,疆域東起遼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 、南據交趾,大業元年(605年)又吞并林邑 ,國土面積達427萬平方公裡 ,不久林邑複國 ,後大業五年(609年),吞并吐谷渾 、伊吾 ,疆域達到極盛,國土面積達到467萬平方公裡 。攻占林邑
林邑地處今越南中南部多珍奇寶物,大業元年炀帝委任劉方為罐州道行軍總管,以尚書右丞李綱為司馬負責侵略林邑。之前劉方将軍已經把交趾(今越南河内)平了。
公元605年(大業元年)正月,劉方率舟師主力至海口(林邑人海處)。林邑王梵志派兵據險抵抗,被隋軍擊潰逃散。三月,劉方率軍進至黎江,林邑人據南岸立欄栅,意圖阻止隋軍渡江。劉方命令兵士盛舉旗幟,雄擊金鼓而進。隋軍旌旗招展鼓聲震天,強大的陣勢與軍威完全把林邑人驚懼了從而潰逃。劉方随即指揮大軍渡過黎江。行至三十裡,林邑人乘坐着大象,從四面八方圍聚而來,妄圖與隋軍決戰威震住隋軍。劉方忙命令士兵們用強弩射擊大象,大象被紛紛射中受傷而潰亂逃跑,林邑人的軍陣被受傷的大象踐踏沖亂。劉方乘勢指揮精銳之兵發起進攻,林邑軍潰散。隋大軍全線發起猛攻,大獲全勝,隻是抓着的俘虜就以萬計。此次戰役波瀾壯闊場面宏大,隋軍英勇善戰表現出無畏無懼的英雄氣概。劉方率大軍一路向南追擊,屢戰屢勝,戰無不勝。于是濟區粟,度六裡,前後逢賊,每戰必擒。隋軍進至大緣江,林邑人又據險為栅,又被擊破之,并追過了馬援銅柱以南。随後隋軍又向南追擊了八天,終于抵達林邑人的國都。夏季,四月,林邑王梵志被迫棄城奔逃到海上。劉方率隋軍進入林邑都城,繳獲林邑人都是用金子鑄成的廟主牌位十八枚。“獲其廟主金人,污其宮室,刻石紀功而還。”劉方命令刻石記錄了這次征伐的功績後班師還朝。
隋軍此次過于深入南方,作戰長達數月之久,從冬季打到夏季。班師回朝途中正處炎熱的夏季,隋軍士兵不适應南方悶熱潮濕的氣候,加上長途跋涉,士兵們很多染上疾病,有的士卒腳都腫了,死去十之四五。劉方将軍也染上了病不幸死在回軍途中。炀帝知道消息後非常痛心為之惋惜,下诏褒獎贊美劉方将軍。诏曰:“方肅承廟略,恭行天讨,飲冰湍邁,視險若夷。摧鋒直指,出其不意,鲸鲵盡殪,巢穴鹹傾,役不再勞,肅清海外。緻身王事,成績可嘉,可贈上柱國、盧國公。”
劉方将軍此次對林邑的征伐是曆史上中國軍隊在最南方的作戰,不僅挫敗雄壯的大象軍陣的攻擊,而且攻下了首都,征服了南海百蠻,從此對隋朝貢不斷。這是中國的輝煌,為中國的古代史争光。《北史》、《隋書》贊曰:“劉方号令無私,治軍嚴肅,克剪林邑,遂清南海,徼外百蠻,無思不服。”
馴服契丹
公元605年(大業元年),因契丹人侵擾營州,隋炀帝诏令通事谒者韋雲起監領突厥兵去讨伐契丹。突厥啟民可汗派二萬騎兵,聽命于韋雲起指揮讨伐契丹。韋雲起把兩萬突厥騎兵分為二十營,分四道一同進發。每營相距一裡,不得交雜。聞鼓聲而行,聞角聲而止。韋雲起命令沒有公事派遣不得馳馬,行軍途中一個突厥纥幹違犯了韋雲起的軍令,被韋雲起斬殺并持其首以示衆。從此突厥将帥拜見韋雲起,皆膝行股栗,莫敢仰視。
曆史講究一個客觀公正,那麼提及隋朝的曆史地位,也離不開“統一、富強、文明”這三個關鍵詞,如果不讀這套叢書,很難把短命的隋朝和上面這幾個詞關聯起來。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先說統一,隋朝的大一統是真正建立在大範圍民族融合基礎上的,将北方少數民族與漢人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樣的統一,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上都超過了秦朝。
再說富強,所謂富強至少包含經濟和軍事兩個指标。古代的經濟狀況通常與人口和糧食兩個要素挂鈎:隋朝人口約五千萬,接近西漢末年水平。光說數字可能大家不太敏感,所以做一個類比:要知道中國人口自西漢以後因連年戰亂開始走下坡路,西晉衰落到隻有一千六百萬,南北朝末期也不過三千萬,而隋朝隻用了三十年時間将國家的可控人口擴大至了五千萬;糧食方面呢?隋朝有六大糧倉,儲存的糧食夠政府吃用五六十年;另外因為大運河的修建隋朝的物資流通也極為便利。
軍事實力方面,隋朝解決了突厥問題,重新建立起了以隋朝為中心的東亞新秩序。
最後說文明,隋文帝創建了科舉制,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該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末年,也極大地影響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此外政治方面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在強化皇權的同時兼顧社會公正,該制度也被沿用了一千多年,可謂“功不在當代,利在千秋”。
制度革新
“唐承隋制”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蒙曼在書中說到“唐朝保留了隋朝所有的好制度,隻是增加了一條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深刻認識而已”。那麼隋朝都有哪些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制度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三省六部制,隋文帝上台後第一件事是改革中央官制,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什麼是“三省六部制”?
其中三省即尚書、門下、内史三省。其中内史省負責起草诏令;門下省負責審核诏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所謂六部,則是尚書省下的吏、禮、兵、都官(後改為刑部)、度支(後改為民部)和工部六大行政部門。門下省和内史省是最高權力機構,類似現在的全國人大;尚書則是最高行政機構,類似國務院,而六部則類似于國務院各部委。“三省六部制”與傳統的“三公九卿”制度有何不同?
中國宰相制度的發展,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第二階段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第三階段是明清時期廢除宰相,實行内閣或是軍機處的替代體制。“三省六部制”與傳統的“三公九卿”制度有何不同?
第一,宰相由具體的個人變成了機構負責人,原先三公體制下的太尉、司徒和司空是宰相,皇帝先任命三公做宰相,而後他們組建宰相府,管理全國政事;而三省制度下,三省長官共同構成宰相集團,将對個人對依賴轉變為對機構對依賴,有助于防止宰相專權。
第二,三省制意味着決策與行政的分離,内史和門下負責決策,尚書負責行政權,将決策權與行政權分離,分割了宰相對權利,同時提升了皇權的集中。
第三,三省制意味着決策的程序分工,一個诏令,在皇帝的領導下,在宰相形成基本意見後,需要經過内史省起草、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這三個步驟才能生效,意味着決策的審慎化,減少了行政失誤。
地方制度
隋文帝在地方官制方面,将原先的州、郡、縣三級行政體制簡化為了州縣制度,同時改變高門大姓把持地方的局面,地方官也由中央任命,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将地方官制簡化為州縣兩級,提升了行政效率,同時大幅降低了行政開支,對于老百姓也是一件好事。
法律制度
隋文帝在法律制度方面遵循了三條基本原則:一是法律條文從疏、從簡;從疏主要是突出法律重點,讓老百姓更容易掌握真正的法律精神;從簡則是便于法律執行和理解,安撫人心,也讓社會規範更寬容;第二個原則是量刑從寬、從輕;第三個基本原則是維護君主專制、維護等級制度。
無論是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還是法律制度,都是整合了南北朝時期制度發展優秀成果的産物。
隋炀帝:徒有歸飛心,無複因風力
他是一個有魅力、有功業,但有重大道德缺陷、自負、急功近利的暴君。
魅力體現在哪裡呢?第一個魅力是志存高遠,從即位之初,便樹立了要超越漢武帝、創建千秋大業的偉大志向,他的一生都在東奔西走、很少在都城連續居住半年以上。精力之充沛、足迹之廣闊都透出一股理想主義的魅力。第二個魅力是風流倜傥、自诩隋朝第一詩人,他的詩歌中無不透着熱情與浪漫的理想主義色彩。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将月去,潮水帶星來。”
如果說隋炀帝是實實在在的昏君,顯然不夠客觀,因為他是有功業的,具體體現在哪方面呢?首先是治下幅員遼闊,手中的地盤比三代的盛世都要廣闊,北方少數民族紛紛來使納貢稱臣;經濟方面也創造了巨大的财富,在短短的統治時間内創造了無比繁盛的局面。除此之外,還做了好幾個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大作為——工程方面,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修長城;作為方面,巡江都、巡塞北、巡西域...
一共統治了十四年,從出征高句麗開始,國内建設基本停滞,因而上面的大部分功業都是在位前八年完成的。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驚歎。
接着再說第三個評價——有重大道德缺陷。這個缺陷在于恃才傲物、有才無德,隋炀帝的一生過于自負,自負到隻把自己堪稱英雄,而衆生皆為蝼蟻。無論是官或是民,都隻是貫徹他命令、服從他的意志,斷不能有自己的任何主張和個人權力。
有道是“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一個人如果隻有功沒有德,開始階段走得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想要一直走到最後且走得好,幾乎是不可能的。隋炀帝就是典型的例子,急功近利的他最終被親信所殺而亡國,為後世所唾棄。
在人生的盡頭處隋炀帝吟下“徒有歸飛心,無複因風力”,何曾想到好大喜功的暴君也會有此等無奈。
隋朝國力之強,與漢唐大帝國相比,可謂不遑多讓。
隋朝三征高麗時,能夠發動113萬大軍。隋朝人口達4600餘萬,也達到了相當高的高度。
隋朝的動員能力也相當強,七八年間,動員超過3000萬人次的役夫,開鑿了大運河、擴建了長城。
國内儲積也十分封厚。隋朝在各大都會的附近設置了許多國有糧倉,位于洛陽以東洛河入黃河河口處的洛口倉,共有糧窖3000個,每窖存糧8000石,合計存糧達24000000石,約合25.44億斤。隋朝滅亡後,經過曆次義軍與百姓的洗劫,據唐朝人估算,仍能持續供應五六十年。隋朝,從581年建國到605年炀帝接手達于極盛,才短短24年。其财富積累的速度遠遠超過曆代大王朝。中國古代是非常單一的農業自然經濟,通過農業生産積累财富的速度是一定規律的,所以其他朝代從創業到鼎盛都在六十年左右。隋朝這麼快的積累,顯然不正常。奧秘是什麼呢?
根子在隋文帝,作為開國皇帝,他的性格十分偏狹,做事有時非常偏激。隋朝開國後關中經常遇到饑荒,因為地狹人多,這一問題隻能依靠調撥關東糧食解決。
後來就有人借此提出,國家有災年有豐年,應當把豐年的糧食拿出一部分來,由國家牽頭建設義倉,把百姓的糧食放進去,待荒年拿出來救災。
這個建議的初衷不錯,但是隋文帝把他搞歪了。起初百姓願意響應号召存糧入倉,反正都是給備荒。隋文帝卻給百姓定了存糧标準,上等戶每年交一石,中等戶每年交七鬥,下等戶每年交四鬥。絕對量雖然不多,但架不住年年交。而且這是正賦之外的硬性攤派,不交不行。後來交着交着果然變了味兒,朝廷把義倉管了起來,沒有皇帝的诏旨一律不準使用。這就等于侵吞了百姓的财産。隋朝短短二十多年積累起天文數字的存糧,其實就是從農民手中硬搶起來的。本來民間依靠豐年的儲備,還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結果被隋文帝連續二十多年硬搶,老百姓都被搶成沒有積蓄的窮光蛋,一有水旱災害,馬上就會出現大面積的饑荒。而隋文帝卻偏偏不讓随意放糧,導緻民間越來越窮。
而隋炀帝當政時,還不顧民力幾乎枯竭的實際,大興土木,開鑿運河,大修宮室,修補長城,三征高麗。搞的民衆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走投無路的百姓,隻好揭竿而起了。
曆代王朝,因饑荒暴發農民大起義,往往都是在王朝後期,唯獨隋朝在開國三十多年就暴發,而且規模極大,力量極強,都是對國家橫征暴斂政策的極端反應。
如此死攥着糧食不撒手的做法,也叫隋王朝嘗到了苦果。待到隋末農民戰争爆發,起義烈火燃遍天下,那些見證了隋朝“富庶”的各地大糧倉,更給短命隋朝送來神助攻:各地反隋大軍的重要戰略目标,就是搶奪糧倉:著名的洛口倉和回洛倉,成了瓦崗軍的囊中之物;黎陽倉成了窦建德的重要家底;而永豐倉卻是唐高祖李淵取天下的關鍵本錢。這些“糧滿倉”的倉庫,非但沒成為隋朝的基石,反而做了亡國的火藥桶。
甚至,各地的反隋大軍,一個常見的拉隊伍套路,就是“開倉大赈饑民”。瓦崗軍“開倉資民所取”,羅藝“開倉以赈窮乏”,唐高祖李淵“開倉大赈饑民”,“人氣”也就迅速聚斂起來——隋朝一座座緊鎖的糧倉,斷送的正是天下民心。
對照如此情景,雖然後人常津津樂道馬周那句“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但他這一段論述裡,另外一句話,才更有警示意義:“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蓄積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